第八章 道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牙西移,张小石盘膝而坐,开始炼气化神,练起每日必行的功课。既然赢政那老匹夫不敢在世俗世界动手,那张小石也乐意多些时间修炼,养精蓄锐,待明日出发,也好认识认识所谓上仙。
张小石所修炼的是家传的道法《长生诀》,从张小石八岁那年开始,日复一日,就从没有中断过,除了在第四军一些特殊日子。为什么说八岁那年开始呢,因为张小石失忆了,八岁以前的记忆空白如纸。
而张小石也正是凭着这份《长生诀》,才屡屡从死神的手里逃了出来,这也是张小石最大的秘密,连救过他性命的王当山也不清楚,只是隐隐知道一点他修炼的不是武者的法门。
这份《长生诀》早已深深的烙印在张小石的脑海里,每一字,每一句,如珠儿般都时时在他心里打转,此时运转《长生诀》,灵台一片清明,体内道力在奇经八脉中行走,徐徐图之,先从冲脉开始,若细水缓流,温养经脉气血,经任脉、督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最后行于头顶百会,与天地大力沟通交合,说来玄奥,就像玉兔向月吞食月华一理,只是没有那么神秘。
修道者的修炼其实比武者艰难困苦多了,外功武者多是炼体,只要肯吃苦坚持,多少会有所成;软功武者,多是练气,气血运行于十二经脉,强壮脏腑,养精藏神,非三年五载,不得小成,此后还须多年苦修,反复练习,期间不可浮躁,否者走火入魔,轻则重伤,重则有性命之忧,若是一朝打通任督二脉,达先天三花之境,可谓大成。
修道者不同,道者的修炼乃是逆天改命,引动天地之力,他们不仅要和天地大力沟通交合,增进道力,还要内外双修,强身健体,这样用道力引动天地之力时,身体才不至于崩溃。所以他们的时间非常少,绝大多数时间都会用于修炼。
而在修炼道力的时候,更是要小心翼翼,来不得半点马虎,如若出了半点差池,那后果可能是魂飞魄散,在世间再不留半点痕迹。因此,道者苦修三四十载,道力的增长也可能只是微乎其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道者在修炼过程中,还要反复打磨道心,只有道心提高,境界才会提高,道心的坚韧关系到道者以后的成就。
道心才是道者修炼的核心,在修炼道力的时候,道者的心魔会和天地幻象结合,使得心魔的威力要大上十倍或是百倍。修炼的过程之所以不能被随便打扰,关键就是怕打扰到道心的磨炼,一旦道心不稳,道者的修炼道路就可谓前途渺茫。

而道心越是坚韧,道力的进展就会越快,然而道者急于求成的心境又很容易受心魔控制,所以多数道者穷其一生,可能都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道心不坚,受心魔打扰,境界无法提高,道力也就无法累积更多。
如果道者的道心只是被心魔打扰那还罢了,若是让心魔所控制,那后果只能用不堪设想来形容,轻的只是一味的杀戮,变成杀戮的机械,或是成为木人,不闻不动;重的就如前面所说的,魂飞魄散,在人间再不留半点痕迹。
由于道者修炼的主要方向是增进道力,因此多数道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天地大力沟通交合,以及反复磨炼道心上,而很少在炼体炼气方面下功夫,这就造成多数道者在初期修炼的时候都战斗力不高。
其实在现今道者的世界,道者分为六个境界,分别为筑基,开光,灵虚,辟谷,心动,金丹。这也是道者与武者的具体不同之一,道者在最开始的时候,首先必须筑基,这是几乎所有道者的必经之路。
所谓筑基就是找些天材地宝或是特殊材料服食,再以特殊法门(如以道法秘诀加以引导),在头顶百会**和脚底涌泉**打通一条天地之线,从此以后就可与天地大力沟通交合。最初,只有一丝细细的微感,若不细心感应,是无法体会到的。所以道者非体慧者不可学。
筑基过程有长有短,短则一二个时辰,长则不定。
筑基完毕后就进入了开光期,开光期的修道者没有什么明显的突出地方,这个时期对道心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战斗力也只相当于初期武者。他们与武者相比,优势在于一个字——快,回复力快,表现在受伤时没有一般武者预想的那么严重,伤愈也快。学习快,招式的运用,融会贯通,还会触类旁通,有些战斗方式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这一时期的道者多数在炼体和心,道力增长较缓慢。
道者与武者拉开战斗力的开始阶段在灵虚期,这一时期的道者道力增长较快,他们接近软功武者的大成期,或是相当于大成期。对道心的要求也相当严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境要保持在空灵太虚的一种境界。通常道心坚定的道者只要努力苦修,都较容易突破这一关,到达辟谷。
辟谷期的道者实力与武者就开始有天差地别的差距了,辟谷指的是这一时期的道者几乎可以不用通过饮食而生存,借助秘宝法器就可凌空飞行,取人首级于千里,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相差不远了。这才是区别道者和武者的最显著标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