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上 宋燕商议军事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已经达到348,依照承诺二傻加更一章,明天早上发
———————————————————————-
正月初五,宿松代表燕方与苏节代表的宋方在凌口大营进行了会面,苏节此行只带了书记官两人,其他的随从一个也没有,显示了极大的诚意。宿松看到了这种场面也不禁思考大宋真的如他们国书中所写“睦邻友好,互帮互助”。宿松请苏节入帐坐下,奉了茶水,闲聊了几句,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无非是感谢大宋的帮助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苏节也不插话,一言不发的听宿松说完。
苏节端起茶碗,用碗盖拨弄了两下水中的茶叶,吹口热气,轻轻的喝了一口,放下茶碗,道:“宿大人,您公务繁忙,我也不与您多做无用的饶口,很直接的跟你说吧,我是来将凌口渡**还于贵国。说句实话,这次来帮你们伐元,不求一点回报只为睦邻友好是句空话,说给别人听的。我想宿大人也明白,之所以不求回报是因为一旦凌口落在元军手中,那大元数十万铁骑就可挥军南下渡河击宋,到那时,大宋国内一马平川,抵挡起元军来可就困难了。”宿松心中纳闷这苏节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怎么和自己说起这个来,但口中还是应着道:“是,是,苏大人远见。”
苏节喝口茶水,接着道:“不是我有什么远见,宿大人想必都已经知道了,三十晚上元军就已经踏冰渡河了,天幸我大宋早有准备,使元军中了埋伏,大败而逃。否则…说句宿大人可能不愿听的话,否则今天你我二人就不能坐在这凌口大营里聊天了。”苏节话虽带刺,但宿松这样一贯在朝野里被人瞧不起懦弱惯了的后脸皮也并不觉得太难听,当下道:“苏大人说的是啊,我也掏心肺的跟苏大人说句实话,我大燕虽是一国,但地少人薄,此次元军来袭也是损失惨重啊。”宿松的意思是你苏节跟我绕了大半天,无非是想要些好处,我先给你哭穷,等会儿好还价,将来皇上那边也好交代。
苏节看着宿松,摇摇头笑笑,说:“宿大人理解错了,我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我大宋不会要你们燕国一分一毫的。诚然,如你所说,燕国地少人薄,兵微将寡,若是元军再次来袭呢?这凌口不就危险了吗?再说句不当听的话,凌口丢不丢我们不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元军能不能、会不会找到地方攻宋。宿大人可知,凌口以东黄河渡口皆在我宋军手中控制,元军水军不敌宋军,想要渡河只能从陆上寻一处来。凌口此处离元朝最近,河道又窄,最是理想不过,若元军再来,我大宋为了自保是不是又要兴兵一次啊?”
宿松被苏节一番话弄的摸不着头脑,不知苏节到底想要说什么,于是开口问道:“苏大人说的有理,请教苏大人如应如何啊?”苏节嘴角微微闪现一丝笑意,开口道:“很简单,我们把凌口还给你们,一切还如同你们过去一样,只不过我们大宋要在凌口常年驻兵,与你们一起防御元军来袭,当然,你们的税收、政务、军务我们一概不插手也不过问,只要帮忙供养军队就可,战时临时的指挥权在你们手中,可以说我们把军队卖给你们,你们雇佣我们的军队保护我们双方利益。”
苏节一番话惊的宿松目瞪口呆,两国外交还可以这样?好半天宿松才道:“如此大事我做不得主,需得上奏我朝圣上才可。”苏节道:“早已料到,这是我国皇帝亲笔国书,还望宿松大人一并呈上贵国皇帝陛下。”说完从袖口里拿出一份黄色丝绢裹着的国书递给宿松,宿松接在手里,苏节又道:“还望宿大人在奏折里多多美言玉成此事,将来必定有重谢。”说完苏节靠近宿松身边,悄悄的对宿松说道:“提醒宿大人一句,此事若是办成,可会对大人的仕途大有帮助啊。”这句话一下子说到宿松心眼里了,苏节站起身来一拱手,道:‘宿大人,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我也不久留,告辞了。”宿松将苏节送出寨外,就回营琢磨着怎么写这份奏折了。

大燕都城玉梁,十二月十二日,林谦的尸首就被押送到了宫城门外,早有小太监报于皇帝田如海,时田如海正在瑶姬处,太监段亘也在一旁伺候。田如海听说,不知那里心血来潮,要去看看,瑶姬与段亘也跟着去了。
来到宫门前,就见到一辆破牛车停靠在路边,车上拉的应该是林谦的尸首,用一副草席子盖着。旁边还有一尊棺木,想来是盛放传旨太监的尸首。田如海等人走上前,田如海命人揭开草席,道:“揭开这席子,我到要见识见识,这胆敢勾结外贼里通叛国的贼子到底长的什么样!”左右侍卫走出来一个,将草席一掀,吓的田如海瑶姬等人连退好几步。
只见那林谦尸首,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完整的衣甲,露出的肌肤已经发黑。眼睛睁的大大的,瞳孔已经散开,但结合紧紧咬住的牙关,满脸显露出的恨意一目了然。双手握的紧紧的,已经是血肉模糊了,身体硬的像石头,全身上下插满了箭支,一根根竖在那里给人一种悚然的感觉。明明是个死人,但放在那里周边都产生一股愤恨的气势,这一天玉梁正好大雪,洁白的雪花从天飘落,一阵阵凄凉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田如海看了一眼就吓的不敢再看了,心下还是恨恨的。段亘看了干脆就没什么反应,除了是个死人,已经看不出什么了。唯有瑶姬心中充满了震惊,带有丝丝惊讶与淡淡的悔意。
田如海心有不甘,被一个死尸吓到,一摔龙袍衣袖,道:“来人,给我将这个乱臣贼子的尸首挂在宫门示众,以儆效尤!”说完就往宫里走,段亘在一旁伺候着,瑶姬浑浑噩噩的跟在后面,像是丢了魂魄一样。
一直到晚上,田如海发现瑶姬心不在焉,于是开口问道:“爱妃,可是身体不舒服?我看你今天都有些不精神。”瑶姬不语,良久才道:“臣妾在想今日看见的那具尸首。”田如海撇嘴道:“爱妃想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作甚。”瑶姬道:“既是不干净的东西,陛下还将他挂在宫门上干什么,好不吉利!别人看了像什么事嘛。”田如海想了想,道:“爱妃说的是,我这就叫人取下来,鞭打虐尸泄恨,如何。”瑶姬摇摇头,道:“我才不放心你嘞,交给你指不定想出什么不好的叟点子呢,交给我吧,我差人去办理,你就不要过问了。”田如海问道:“这种事交给你?”瑶姬嗔道:“不要你管!”田如海忙哄道:“好,好,好,就依你,朕不过问总可以了吧。”瑶姬这才回嗔做喜。
第二日,瑶姬拿出自己的俸银,叫来几个心腹小太监,把钱交给他们,命他们再城外寻一块好地,将林谦尸首好好整理干净,买上好棺木,换上好寿衣,好好的安葬了。小太监问着墓碑怎么写,瑶姬原本准备随口答“大燕荡寇将军林谦之墓”转念一想不好,就准备说“荡寇将军林谦之墓”,后来想这林谦惨死不一定愿意要这“荡寇将军”的封号,于是对小太监道:“就写‘林谦将军之墓’吧。”小太监走后,瑶姬将当日高全所送的财物统统封于一个大箱子内,藏于床底。
夜里,心腹小太监们回来,禀告瑶姬,在城东郊觅了一块地,已经将林谦安葬了。瑶姬寻了一日空闲,让心腹小太监领路,来到东郊林谦坟前,烧纸祭拜。瑶姬对着林谦的墓碑道:“林将军,小女子当日不该贪恋财物,听信贼人之言害您,本以为只是教你丢官流放,还有一条性命,没想到害你一家丢了性命。小女子悔之晚矣,只能每年来祭奠一下林将军,了表愧意,不求林将军原谅,但求个自己安心。”
瑶姬的一时悔悟,保了她一世的富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