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贩中的奇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10天前杨朗让他们出去找演员回来,他们就一直没露过面。“哪儿去了这几个?”杨朗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也没太在意,还是下了线。
10天的游戏生活让摘下头盔的杨朗觉得疲惫无比,只想好好的睡一觉。虽然一直泡在游戏里不消耗什么体力,可是却一直在动脑子。脑力劳动才是最累的呀。设定了闹钟,杨朗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就在杨朗刚刚下线不久,《新世纪》中第一次响起了全范围的系统公告:“风云突变,新大陆最大部族——高索部受到异族攻击,新大陆陷入战乱,部分族人逃亡。具体情况请玩家自行探索。”
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杨朗挣扎着坐了起来,他最崇拜的一个人说过: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斗争胜利的杨朗又拿出了头盔,他觉得自己快着了游戏的魔了。
这次进入游戏后,杨朗没有选择直接进入电视台,而是来到了街上四处逛逛。自从进入游戏以来,杨朗一直忙着电视台的事情,还没有机会好好逛逛呢。《新世纪》的风格是无限接近真实,所以,街上的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大体一致。
漫步在街头,杨朗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休息够了,杨朗便开启了自己的观察术,打算在大街上找寻些演员。他的自动剧本机还没用过呢。
在《新世纪》的东西大陆中,由于观察术是不可传授的,所以这项技能也就成了个稀罕玩艺儿。除了拥有观察仪的一些玩家之外,很少有玩家能够掌握观察术。
杨朗这次找演员,技能是其次的,外表才是重要的。像王小强那样外形的,也只能拍拍励志剧,而现在最为火爆的偶像剧他却拍不了。拍了也没人看呀。有了自动剧本机的杨朗打算量产一些“俗”题材。这些题材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架不住观众喜欢看,看不腻。
青春偶像剧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演员的外形就很重要。《新世纪》里的人物属性设置有一个特殊点,就是“外形”这一属性。每个玩家都有这个属性,而且属性值不同。属性值越高,那么玩家的外形就越好,而且,当玩家升级时,还可以把属性点加在“外形”上。这也满足了一些玩家想变帅哥美女的需求。
杨朗现在的观察术已经升了级,不仅能观察到技能,还能观察到技能的等级。之前杨朗他们就是吃了无法观察出等级的亏,才招回了像鲍得利那样的人。
“厨师1级,拾荒3级,美发2级,酿酒1级,”看着身边各式各样的人和各式各样的技能,杨朗不仅感叹起了《新世纪》职业种类的庞杂。“怎么什么都有呀?”杨朗一直不明白其他玩家都是怎么加入到游戏中的。是和自己一样?还是有别的方法?
而且,玩家职业的确定难道都是抽扑克牌?可是扑克牌总共才54张,按现在职业数量的情况看,即使是抽麻将牌恐怕也不够用的。那他们都是怎么确定的呢?还是说,只有少部分职业是直接确定的,其他的都是进入游戏后自行学习的呢?
“城管来啦!”随着一声大喊,街道两旁的小商贩以最快速度收拾好东西向外跑去。有的商贩竟然一边收拾还一边和买东西的客户砍着价,跑出去了还不忘大喊:“大姐,5块钱你要买就拿走,等着我,我一会儿就回来!”
曾经也做过小贩的杨朗看到如此熟悉的情景不仅感慨了一下,而他也不忘看了看小贩们的技能。“靠,贩卖3级,怪不得这么敬业呢。”杨朗望着那个跑出去还不忘砍价的小贩喃喃到。不知道为什么,杨朗总觉得和这个小贩似乎很熟悉。

等城管们赶来的时候,小贩们已经跑的差不多了。慢了一拍的城管队员骂骂咧咧的离开了,而一些小贩也很快就折了回来。那个不忘砍价的小贩就在第一批“归潮”中。
“大姐,怎么样?想好了没有?5块钱,不能再少了。”看着小贩一边摆好摊一边继续谈价钱,杨朗笑了起来。抱着双臂走到了小贩的摊位前。
“就3块钱吧,我买50个呢可。”中年妇女依旧坚持还价。
小贩脸一绷:“大姐,您这就没意思了。我这可是冒着危险回来跟你做买卖的,您不能老念叨着您那3块钱,是不是?我可是从10块一路给您降到5块了,拦腰斩呀这可是。我这些鞋垫可都是我辛辛苦苦自己做出来了,跟我自己孩子似的。您说,3块钱,我可能卖您吗?”
中年妇女明显被小贩忽悠迷糊了,放弃了自己的3块钱,一边点头一边掏钱。小贩兴高采烈的给她装好鞋垫,接过钱后还不忘嘴甜一把,把中年妇女夸的是喜笑颜开。
杨朗站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不由得佩服这个小贩的口才,而那种熟悉的感觉也越发强烈了。“兄弟,要点什么?”小贩开始招呼起杨朗来。
“呵,我刚才看你卖东西,口才不错呀。”杨朗和他搭起了话。
“咳,这哪儿叫口才呀。就是能贫加脸皮厚。”小贩还挺谦虚。
“想没想过干点儿别的?”杨朗发问。
“我要是能干别的早干去了。现在天天累死累活的,还挣不着什么钱,”小贩显然满肚子委屈。
“我这儿有个工作,你看看有兴趣不?”
听到这话,小贩抬起了头,认真的打量了杨朗一遍:“什么工作?”
“电视台业务员。平常的工作就是跑跑居民区,动员动员他们和电视台签约。还有就是拉广告,总之就是动嘴皮子的活,但待遇绝对比你现在要好。”杨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贩沉默了一阵,杨朗也不说话,等着他开口。“你是电视台的?”小贩问到。
“YL电视台,我是台长杨朗。”杨朗伸出了手,两人握了握。
“我叫浦方,你们那儿待遇怎么样?”小贩问到。
杨朗微微一笑:“按月发薪水,一个月暂定5000,以后可能会调。业务员签订一个收视区得到收视费的百分之五作提成,广告也一样。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这事儿吧,”浦方咂吧咂吧嘴,样子有些为难,顿了顿道:“我看行。”说完,笑了起来。
杨朗告诉他电视台的地址,让他明天去报道。浦方也收拾好了东西,抗着一兜子鞋垫离开了。
颇有收获的大台长也是心情大好,又逛了一阵便回到了电视台。放回去休整的人员竟然还没有回来,杨朗暗下决心以后不能轻易给他们放假。
杨朗正苦恼着,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游戏外面叫自己。慌忙退出游戏,藏好了头盔,杨朗小跑出了房间,和母亲差点撞满怀。
“妈,您叫我,”杨朗笑了笑,掩盖了自己的慌张。
“郑伟刚才来电话,让你过去一趟。就去那个酸奶店,”母亲微笑着,仿佛在说:你不用慌,妈不问你干吗呢。
“那我去一趟。有事儿您打我手机。”杨朗换上鞋便出了门。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