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归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先在保定城内住下,我帮你运作一下,不要太心急了。”
“多谢老总,我出来十余年很少回家,我乃不孝只身,不得不先回徐州看看家母。”
虽然现在的徐树睁与徐母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徐树睁原先的记忆告诉他徐母对这个儿子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他又亏欠了母亲太多太多。徐树睁虽然没有当个孝子的想法,但他知道想在这个时代生存,必须装成孝子,无论是今天掌权的袁世凯,还是历史上的那个蒋介石,他们本身也是孝子。在这个年代可能像这两位当权者可能比较普遍,但在后世一定会被媒体吹捧为“当代孝子”的楷模,他不得不也做出一副孝子的嘴脸来,何况历史上他徐树睁就是利用回家探母的机会,前往安阳拜会袁世凯的。
“这个应该,当年你投到我的门下后,为我出谋划策,我却极少关心你的家人,令尊令堂都没有前去拜会过,后来有将你送到日本一呆就是五年,如果你说是不孝之身,那我段某也有责任呀。等回到保定,你和弟妹先回徐州,一月后再来保定与我相会。”
“多谢恩公。”徐树睁向段祺瑞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扑通”一路颠簸的徐树睁,一进家门就跪倒在正堂之中,嗷嗷大哭不止,哭的旁边本来没有眼泪的哥哥和邻居都开始擦拭自己的眼睛了。
“不肖子孙,还不跪下。”妻子厦鸿筠和长子徐宪已经跟着跪下,只有年仅四岁的徐道邻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
“你吼什么,道邻他知道什么,不要吓着我的小孙子。”徐道邻是徐母最小的孙子,本应在徐家最得宠的他,却从未与奶奶见过面,还因无人照顾而从小落下残疾,慈爱的奶奶此时怎能再让他受定点委屈呢?
原来当他走进徐州萧县醴泉村时,村口正在田里的几个本家兄弟见到他,就抢先在村里吆喝开来,顿时间消息的一家老小和村里的大部分成年人都已经站在了离徐家新宅外不远的地方等待。徐家从父亲那代开始,成为了村里少有的读书人,此时徐家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望族,何况今天是全村第一个留学生归来的日子,村里的农民虽然对出国留学知之甚少,而且对外国人天生的恐惧和反感,但是能到洋人哪里生活几年,不要说在这十里八乡,就是整个徐州府也是少见的,有了这个机会,怎能不出来看看热闹。
“你回来也不先捎口信,也好让你哥姐去接徐州接你呀。”徐母用那首枯燥的双手抚摸着拜倒在地的儿子那张还算英俊的脸,动情地说。
徐树睁有两个哥和六个姐姐,虽然两个姐姐从小夭折,但是作为9个人中最小的,又是最聪明的小弟弟,从小受到的宠爱自然不用说。在回家的归途中,徐树睁多次回想起这些,令独生子女出身的李建新羡慕不已。
“母亲,大哥、大姐,又睁离家十年,不是好好的吗?父亲呢?”徐树睁边说边在人群中寻找那位严厉但不古板的父亲。
“这……我们还是回家再慢慢说吧?”
徐树睁抬头看着母亲,他惊呆了,在母亲慈祥的目光中,他看到了一种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涌动,十年前他离开家门时,都没有看到母亲眼眶中的眼泪,虽然后来妻子告诉他当他远走之后,母亲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可是在孩儿面前他还是如此的坚强,现在一种不祥的感觉用上心头,他极力地回想来自后世的记忆,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哪本书中介绍过徐树睁的父母,他现在对这位老母亲的一丁点好感还是来自于历史上这个真人的记忆。

“父亲病了吗?到底怎么呢了,大哥你说话呀?”看到大哥已经在抹眼睛,喜欢看煽情剧的徐树睁当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可要成为他表演的机会了。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三姐是否在家中,三姐夫李辅京拜袁世凯的三哥袁世廉为师,而李家和袁家更是世交,当年投靠袁世凯时,高傲的徐树睁没有好好利用这层关系,但是看惯了尔虞我诈的电视剧的李建新,可没有这么清高了。
“怎么,不听为娘的话了,回家你就知道了。”徐母虽然慈爱,但是作为一家之主,话语中仍然透露着不可质疑的威严。
徐树睁随母亲哥哥哥姐姐们回到家中,看到正堂当中悬挂的遗像,已经有了心里准备的徐树睁立即跪倒在地,放声大哭,撞头顿足,悲痛欲绝,多少个人都拉扯不足。
一路上徐树睁已经将电视中所有还能想的起来的哭法在脑海中过了一边,所以正堂中的徐树睁可谓是苦的死去活来的,就差没有将《三国演义》中哭周瑜的那段台词给搬过来了。
正堂中的表演在后世看惯好莱坞大片的人面前可能显得有点嫩了,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徐树睁还真认为自己可以去好莱坞发展了,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好莱坞是个什么样子的,过段时间去打听一下,这个枭雄并起的年代,自己根本没有玩转中国的能力,有机会到美国拍电影也好,至少不会有杀身之祸。
“别哭了,三年前你爹爹过世前不让家人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诉你,生怕扰乱你的志向。希望你在外面好好学习,学成回国,光耀门楣,报销国家。你能这样,他也就心安了。”徐树睁狼哭鬼叫般的哭声带动了整个徐家跟他一起表演,就连徐道邻也被吓哭了,徐母一看小儿子的哭声渐渐小了,赶紧出来劝导,生怕他再来一次。
“又睁对父亲的感情真深呀原来是老先生不让说,还以为又睁真的跟着那些洋鬼子学的不精父母了。”
“徐老二,当年这些的不是,还不都是从你哪里传出来的。”一位长者看了一眼说话的中年男子,有些不肖地说。
“村长,那时候我也是听别人说得。”中年男子有些委屈得慌
“听别人说得,我记得就能嚷得厉害。”
“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说洋毛子不敬祖宗,不败父母吗?又睁当了大官,还去了洋毛子的国家。结果他不仅没有守孝三年,连家都没有回,我还以为他被那些洋毛子给妖化了呢?谁知根本没有告诉他。”
“你总有理,你想想看,他在洋毛子的国家里,怎么告诉他呀?他能赶回来吗?就会跟着别人犯嘴,自己也不好好想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