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庭州折栋梁 黑水金剑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徐珪年未及弱冠,即投身行伍,燕州军军前效力,屡与流贼战,骁勇争先,泯不畏死。累功自什长,队长迁至校尉,都尉,威德二十三年调吴州军任总兵,时倭寇跳梁已十余年矣,徐玉纲凡大小二十余战,战无不胜,吴州倭患遂平。威德二十六年晋将军,任吴州军统领,二十八年,领西路行军府副督,出镇庭州,不出二月即小立声威。盖其人出身部伍,体爱士卒,简朴自廉,故每战部属皆奋死以战。及至黑水川之败,一世英名尽付东流矣。范允文曰:其人自是薛高殷烈一流人物,惜失之粗疏少文。此论公允。
——《国朝史鉴》卷第六十七
威德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归利长荣率领西台军主力返回了行辕。
山子兴带着文武官员出营迎接。归利长荣一眼见到突跋,登时满腔怒火,跳下马来,径直走到突跋面前,二话不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鞭子,突跋双目紧闭,咬着牙不闪不避,不一会,他已是满头满脸的鲜血,众人谁也不敢来劝,个个都是一声大气不敢出。归利自己倒觉得下手太重,不由得扔了鞭子,恨恨地道:“这就算是罚过了,我饶了你了!”话音刚落,突跋咕冬一声,已是昏倒在地。
归利也不多看他一眼,直往自己的大帐走去。走入大帐,几个十余岁的侍女低头立着,没於氏倚在他平时处理军事政务时坐的大榻旁,见到他进来,勉强站起来笑道:“大王回来了?奴婢这几日身子不大舒服,没有出来迎接大王,真是死罪呢。”
归利紧皱的眉头登时舒展开来:“说哪里话,既然身子不好,就该好好休养的,不必出来迎我,你要是病加重了,又该教我心疼了。”说着握住了她的手,细细地打量她的脸,见她病中憔悴,比平时更多了三分动人,不由得道:“爱妃,跟着我在这野外几个月风吹日晒,也真是苦了你了。”
没於氏眼圈一红道:“我不苦,跟着大王在哪里我都是高兴的,只是有一件事,下月初该是母后的寿辰了,听副丞相说这仗急切间不能完结,咱们是不是先回大兴城去呢?”
归利在大榻上坐下,眉头又皱了起来:“母后的生日么?我竟给忘了,这一时间我不能回去,我尽起西台部精兵,三个月了连个庭州都拿不下,又怎么牧马中原呢?我派人先送你回去罢,一来给母后祝寿,二来你也可以好好养病。”
两人正在情意绵绵,文武官员们这时都已走入大帐,归利不耐地挥挥手:“我今天没有心思和你们说话,且都退下去罢,对了撒马特,你明日安排一个千人队,护送我的爱妃回都。”那叫撒马特的大将应了一声,也随着众人退了出去。只有山子兴仍旧站在大帐里一动不动。
归利望着他,怒道:“你怎么还不走?”山子兴不慌不忙道:“回大王,我有一件要紧事要与您说。”说罢,看一眼没於氏,欲言又止。
没於氏笑道:“你必是有了什么好主意,让我这个女人知道了就不灵了?”说罢,让那几个侍女搀扶着她,退出帐去了。
归利问道:“是什么事,这样神神秘秘的?”山子兴微微一笑:“就在昨天,有几个汉人乔装打扮来到行辕,带来了一件机密的好消息。”
归利奇道:“来了几个汉人?他们是什么人?”“一个是什么王爷的属官,其余的是护送他的侍卫。”归利沉吟道:“你去把那个什么属官叫来罢。”山子兴道:“回大王,我已经叫那人在帐外候着了。”说完走到门口掀起帐幕:“你进来罢。”登时走进一个人来。
归利冷眼瞧着那汉人,三十来岁年纪,穿着一身胡人装束。那人躬身行礼道:“今日得见大汗天颜,实是三生有幸!下官乃是东唐帝国西昌郡王府上长史官景长清,此次不远万里前来,是为了我的主公要送一件礼物给大汗。”
归利沉声道:“我并不认得你的主公,那个什么西昌郡王。他为什么要送礼物给我?这礼物又在哪里?”景长清微微一笑:“礼物自然是有的。不过冒死敢问大汗,此次用兵,似乎是不怎么顺利?”归利脸上杀气陡现:“你敢情是来嘲笑我的吗?!”
那景长清夷然不惧:“非也!胜败自古乃是兵家常事,大汗天纵英姿,神武非常;下官只有景仰,岂敢嘲笑?只是那韩屺、徐珪并非寻常之辈,想来大汗一时之间,也还奈何不了他们,眼下却有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令大汗一举成功!”归利不禁问道:“是什么机会?”景长清微笑道:“这就是我方才所说的礼物了。”
此时归利心中已有几分明白,将身子往大榻上一靠:“你家主公想要什么呢?”景长清笑道:“我家主公什么也不要,只是有一件,就是将来若有机会与大汗相见,能与大汗结成异姓兄弟。”
归利拊掌道:“好,我答应你!”景长清望着他:“口说无凭,大汗怎样才能让我相信呢?”归利皱眉道:“我们草原上的英雄好汉,话既然说出口,就是用刀子砍掉了头,用箭射穿了心窝也是不会反悔的!你既不相信,那么我与你击掌为誓罢。”景长清喜道:“如此甚好。”真个伸出手来,两人遂击掌为誓。
归利又将自己随身配带的一把一尺五寸长的金丝宝刀解下递与景长清:“这个你拿去与你的主公,就说是我的信物。”
一直不出声的山子兴轻咳一声道:“景先生,现在你可以把你的礼物给我们大王了吗?”
景长清望着归利,缓缓说道:“韩、徐二人赴任庭州不足二月,朝廷中已有议论,说二人到任后逡巡徘徊,糜费银粮,却不敢与敌正面接战。乃使局面至今未有根本之改观,皇上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心中也有些疑惑,不日即将召二人回京述职,那传旨的使者,想来这几日就会到安西了!”
归利腾地从榻上站起来:“此话当真?那真是太好了。”他双目发亮,“山子兴,咱们雪耻的机会就要来了!景先生,今天你一定要陪我好好喝一顿酒。”
景长清平静地道:“多谢大汗,只是我家主公在京师翘首企盼,等着下官早日回去复命呢。下官不敢多耽误,这就辞了大王,星夜赶回了。”归利道:“这样?那我不留你了。副丞相,赏黄金十斤。景先生,那么咱们后会有期。”景长清又施了一礼,转身出去了。
归利转向山子兴:“你怎么看?”山子兴道:“大王,这自然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是若要万无一失,咱们得倾全国之兵,力争一战成功!”归利点头道:“你说得是,不过这西昌王为什么要送这么大的一份礼物给我呢?”
山子兴微微一笑:“因为他想做皇帝。”
却说徐珪自西海原一把火烧了敌军前锋大营之后,率军返回噶尔草滩,这一日召集军中校尉以上军官开会,商议攻打和城之事;王钰、任雨轩二人因战功卓著,也被特命与会,军官们知道这二人深得主帅宠爱,也不以为异。
正说得热烈,传令兵领着旗牌官进帐禀道:“韩大人遣人传信来了。”说罢,那旗牌官将书信与公函递与徐珪,徐珪撕开看罢点点头,取印信盖上,交与来人,道:“回复韩督帅,说我即日启程。”
总兵纪成道:“督帅召将军回去么?”徐珪点头道:“正是。都督说召我回去有要事商议。这攻打和城之事,待我从安西回来再作打算。另有一事,”他望着王、任二人道:“兵部的批文已经到了,王钰、任雨轩因军功卓异,特晋校尉军阶,擢升巡检之职,即日生效。韩大人书信上说,命我带你二人一同返回。恭喜你们二位啊,这么年轻就升做巡检了,本帅做到巡检时是二十八岁,在座诸位总爷,你们只怕也没有他们早罢?”几位总兵都笑了起来。
徐珪领着二人赶回安西府,顾不得休息,径直赶到都督衙署。到得节堂,只见韩屺正与两个幕僚议事,这两个幕僚一个是行军司马费正,另一个是行军长史陈疆达,都是刚刚赴任不久,行军府中原来两名幕僚,韩屺嫌用着不趁手,都已打发走了。
韩屺见到三人,笑道:“恭喜得胜而归!徐将军,在外征战辛苦,今晚文总督设宴,要好好与你贺喜呢。”徐珪淡然道:“我与他素无往来,他请我做什么?”韩屺道:“不是请你,是请你我两个,他是与我们饯行呢。”徐珪一愣:“饯行?这又是怎么说?”
韩屺示意费正捧起一份圣旨交与徐珪,他忙接过来,展开一读,脸色顿时变了:“这又是一干小人在背后嚼舌头了!”
韩屺苦笑道:“六部五寺,人多心杂,风言风语也是在所难免。皇上还是圣明的,你我回京面圣,有什么话都可对皇上说的,况且咱们连打了两个胜战,捷报这会子该呈到京师了,说不定你我回京途中就会接到勉励的旨意呢。”
费正道:“既如此,督帅副帅索性在路上拖着慢慢地走。既可观望朝廷的风声,又可相宜处理军务。”徐珪却连连摇头:“这样不好。都督,依我看咱们还是尽早赶回京城面圣,把战事都跟圣上说清楚了,也教他放心,咱们回来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大干一场。”
韩屺点头道:“就是这样,咱们明日就动身,那归利长荣受了这番重创,一时间是不敢有什么妄动的了。咱们都走了,这军务——”
他正在沉吟,陈疆达说道:“要么副帅暂留安西?”韩屺道:“胡说!这不是抗旨么?这样,我看几个总兵之中,朱承之是最老成的,各处军报一式二份,分别发往黑水关和行军府,庭州军务由朱承之暂为署理,陇州军务由高统领相宜处置。这里就由费文端主事,你每日都遣人将军报抄送与我们。”
待他说完,费正也已挥笔写就,韩屺看过点点头,取印钤了。
韩屺这才看着王、任二人笑道:“还未恭喜你们两个呢!一个是庭州军第一猛将,一个是陇州军中第一。几时若能看你们俩比试武技,那才叫有趣——这番火烧敌营,一个斩杀番军万户长,一个率先破营,一刀砍翻中军大旗;又比了个不分高低!徐将军,驻守安西城的是武铭旗下的一个旅罢?如今巡检空缺,由一个团练署理着,我看就叫王钰做了这个巡检,镇守安西城罢。说起来,国家承平日久,兵备废弛,各军中武官都缺员得厉害。如今除了朱应部,其他各师巡检、团练官都有空缺呢。若按当年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定下的军制,各军齐装满员该有四万人,如今天下九州军马,就连羽林军和中州军在内,哪一州军马不是只有三万出头?”
徐珪点头道:“何尝不是。记得当初我初到吴州行省,通一省军马只有二万一千多人。待我做了统领,才慢慢有了二万七千来人。”韩屺便看着任雨轩笑道:“停云,眼下我却要让你做个空头巡检,你回去准备一下,选几个士兵,护送我和徐将军进京。”任雨轩躬身领命。
七月二十六日,西台汗国大将野利绂率三万人马开到黑水关城下,昼夜攻城不歇,西台汗归利长荣却亲率六万大军绕开黑水关,沿腾格里山北麓昼伏夜进,悄悄开至黑水川峡谷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朱应率领官兵守在城头,目不交睫日夜抗敌,一面遣人向安西城和噶尔大营报信。
这日韩屺一行人方进入陇州地界,在肃北关内歇息。晚饭后,守城的巡检官张常胜亲自端着邸报送到韩徐二人所住的馆舍:“都督,这是这几日的邸报,送来交您过目,这是京城范侍郎与您的书信,刚从驿站送来的。请各位大人好生安歇,末将告退。”说罢退了出去。韩屺忙将书信拆开来看:
峭峰吾兄如晤:

二月前与兄初初一会,又成远别,吾兄身肩国危,远赴绝域,实为我辈之楷模。欣闻吾兄立威边关,初战成功,心实喜之,料之番小伏首,为期不远矣。今闻吾兄不日将返京面圣,窃以为徐兄乃兄之臂膀,亦国之干城也,方此烟尘未靖之际,二兄万万不可同离庭州!若吾兄归京,徐兄绝不可同行,当镇庭州以防不测。或曰圣命不可违,然事虽有理,亦有权变,兄岂不知哉?二兄同来,庭州无首,或有异变,则措之无及!愿吾兄思之。弟在京师,翘首以待,期与兄抵足夜谈,人生大快事耳。即祝
大安
弟允文手书于七月十八日
韩屺看罢,暗自出了一身冷汗:“是我大意了,此事非同小可,既如此,徐玉纲当得赶回庭州。”看着徐珪正与任雨轩陈疆达说话:“高统领这人,那一路神威枪法是使得极好的,就是胆子太小!龟缩在金城府里,一步也不敢西进,每次发文命他率部与我会合,他总有理由搪塞——”
韩屺正要说话,那张常胜一头撞了进来:“二位大人,行军府费司马有军报送到,说是十万火急!”韩屺脑袋轰地一声:“果然来了。”忙忙地接过来一看,心下稍安,递给徐珪道:“你看一看。归利遣帐下第一大将野利绂攻打黑水关,总兵朱应告急。”
徐珪看罢说道:“我不能随都督回京了,我马上启程,赶回噶尔大营。”韩屺定神道:“我也正有叫你赶回去的意思,你回去率领人马赶赴黑水关,沿黑水川进军,这一条路是最近的,我发文给安西城的王钰,命他随后跟进,做你的后应。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动身罢!”
任雨轩忙道:“督帅,请让末将随副帅一道回去!”徐珪却道:“停云,你留下来护送韩大人,”他转身对张常胜道:“你点一营人马,送我去噶尔大营。”
徐珪赶回噶尔大营,立即点起纪成、冉文焕两师人马,星夜驰援黑水关,因武铭部在大营只有一旅骑军,徐珪便命他驻守大营,不可轻出。不一日援军已赶至黑水川,前锋来报:“发现番军小股斥候,已经逃了,我部正在追击。”徐珪便命:“大军加速追上去。”纪成道:“副帅,小心有诈。”
徐珪摇头道:“黑水关已经被围了八天了,承之那边吃紧得很,咱们不可迟缓。”说罢一夹马肚,向前而去。大队人马跟着他进了峡谷。
那峡谷宽达六十余丈,中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河床,河水宽不过丈余,水极清浅,缓缓地流淌着。徐珪也无心看风景,打马疾奔,却见前锋部队的官兵都立在前面,他问道:“怎么回事?”
为首的成团练迎上来道:“副帅,那群番兵留下一件奇怪事物逃散了,属下们不敢处置,正等着您来呢。”
徐珪心下奇怪,分开众人走上前去一看,乃是一个长宽约二尺,高一尺余的银箱子,便吩咐:“将它打开。”几个士兵上前将箱子撬开,只见四五只鸽子扑棱棱飞出,四散飞走了。
徐珪登时醒悟不好,立即下令:“各军结阵!立四方大阵,护住中军大旗!传令兵,速速赶回去见王巡检,命他加速进兵,务必赶来与我会合。”这时只听得四面“呜——呜——”两面的山上,涌出无数西台军士兵,一片呼喝鼓噪之声。顿时箭如雨下。
东唐军毫不慌乱,立刻张起大盾,结成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四方阵。这时峡谷两个出口,一队队的西台军列阵逼近,冉文焕喝道:“放箭!”一阵箭雨射过,两边的敌军一阵骚乱,丢下几百具尸体又退了回去。
纪成忽道:“副帅快看。”徐珪依言望去,只见峡谷东北面的出口处,一面白毛大纛,上书四个黑字:大西天王。徐珪深吸一口气:“竟是归利长荣亲来了!”
归利长荣金盔皮甲,骑着一匹白马,立在大纛之下,一名千户长跑来禀报道:“大王,合围已成,敌军已经被我们团团围住了。”归利点头道:“很好,传我的令,开始第一次冲击。”他身旁的号手“呜——呜——”地吹起号角,大将阑木驾地一声,打马率着一个万人队冲了过去。
这支万人队冒着箭雨冲破了第一道阵线,冲进阵中四处砍杀,庭州军以什为队,持刀砍马,以枪刺人,一场混战下来,西台军渐渐支持不住,又退了回去。归利手一挥,第二个万人队又冲了过去。峡谷西南面的出口,也有一支万人队冲了过来,这一支是步军,被庭州军的箭雨压制得前进艰难。那万户长喝道:“拿大盾来!”士兵们忙张着几十面大盾顶在最前面,向庭州军阵缓缓逼近。
过得一个时辰,东唐军射出的箭越来越稀,西台军轮番冲击,弓手骑马绕着军阵,射出一支又一支箭。连掌旗的副尉也中箭身亡,徐珪跨过尸体,擎着大旗大声喝道:“中军大旗决不能倒!旗在,人就在!徐某出身行伍,做到一方节度,深受圣恩,今日就是战死在这里,也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众将士含泪道:“我等誓死追随将军!”
归利爬上士兵们刚搭好的箭楼,看着战况,回头对身边的突跋道:“敌军死伤很多,但是阵形不乱,这个徐珪,算得上是一条好汉子。你败在他的手里,应该心服的。”突跋被他用鞭子暴打了一顿,伤还未愈,裹着满头的白布。这时一名百户长赶来道:“大王,正北面有一支敌军杀了过来。”
归利不动身色:“是他们的援军来了,撒马特,去给我拦住他们,要是放了一个人进来,你就自己砍掉脑袋好了!”撒马特应道:“是。”率领人马迎了上去。
赶来的正是王钰,他接到传令兵冒死传来的口讯,不禁心急如焚,立即带着部队疾速赶来,到得峡谷北面,无数的西台兵拦住了去路,王钰抽出那柄阔口重剑,第一个杀了过去,见一个杀一个,将士们紧随着他,奋勇冲杀;眼看离峡谷愈来愈近,又一支敌兵拦了过来,王钰冲向那为首的千户长,格开他的长矛,一剑将他刺个对穿,第二名敌将又赶上前来,砍了他一刀,王钰忍痛深吸一口气,一剑将他右臂砍下,再一剑结果了他性命。
跟在他身后的团练见他身上已有五六处伤,忍不住道:“巡检大人,敌兵太多了,咱们暂且退一退罢。”王钰厉声道:“不可,副帅中军大旗仍在,我就是死也要杀进去!敢言后退者,斩!”说着,一剑将一个百户长刺倒,这一旅人马离峡谷出口愈来愈近。眼看就要杀透重围了。
归利在箭楼上遥遥看见,惊叹道:“这个将领真厉害!好本事,好汉子!这些汉人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有本事的,可惜野利绂不在这,不然一定叫野利绂和他会一会。”
突跋识得王钰手中那把剑,不由得一股怒火窜上来:“大王,请你允我下去,和那个汉人杀一场,如果我胜不了他,我就把自己的拇指割掉!”归利摇头笑道:“不必。”说罢张弓搭箭,对着王钰一箭射去。
王钰正杀得性起,突然一支狼牙箭破空而来,正中他面颊,王钰立时从马上摔了下来,两名团练一见大惊失色,拼死把他抢了回来,一看他气息微弱,不由得慌了手脚,忙领着队伍退走了。归利转身道:“传令,全军冲击!”顿时,西台军潮水般涌向庭州军阵,双方的士兵绞在一起,红着眼睛互相砍杀,四方阵越杀越薄,什长倒下了,队长倒下了,游击倒下了,团练倒下了,巡检倒下了,总兵也倒下了——
威德二十八年八月初三日,黄昏时分,黑水川峡谷中的庭州军已经被全部歼灭。徐珪身中十箭,倒在中军大旗旁,时年三十七岁。
他倒下之时,那面已经残破的大旗,尚在风中飘扬。纪成、冉文焕两名总兵也都战死。一万八千官兵,无一降敌。
王钰被部下救回噶尔大营后,也伤重不治而亡。朱应等不来援军,只得率军突围,弃城而走,撤回噶尔大营。因惧归利长荣兵盛,朱应、武铭放弃了噶尔大营,退守安西。西台军这一仗虽是大胜,却也是惨胜,一万一千名官兵战死在黑水川——
韩屺立在肃北关城楼之上,极目西望,可是眼前就只有那一片平展展的大漠,他的目光,似是要看穿这千里大漠,直看到那将士们拼死冲杀的战场之上,直看到下属们的那一双双眼睛。陈疆达与两个旗牌官远远地随在他身后,不敢过来打搅他。
任雨轩走上城楼,看看陈疆达,陈疆达苦笑道:“大人已站了一个多时辰了。”任雨轩暗叹一口气,走上前去。韩屺也不回头:“是停云么?军报你可看过了?”
任雨轩只得低声应道:“看过了。”韩屺转身看着他,任雨轩只觉得都督大人一下子老了十岁:“停云,你可知道,我朝自开国以来,极少有过这样的惨败。上一次大败,便是你父亲在北海川了——那一回是燕州军迟疑不进,致使你父亲孤军深陷重围,后来燕州军统领潘定因贻误军机被处死。这一次兵败黑水川,罪责在我。是我料敌有误,陷大军于死地,有负圣恩啊!是杀是剐,都是我该当的。范大人提醒我不可大意,是我没想到这一层。徐将军,是我害死了你啊!”说着,已是双目含泪。
任雨轩知道他心中愧疚难受,只得安慰道:“督帅,你不要太过伤心了,保重身子要紧。”韩屺摇摇头,不再说话,任雨轩也只得默默侍立一旁。想到徐珪对自己的赏识,想到王钰匹马当先的英姿,也是暗自伤心。
过一会儿,韩屺又道:“停云,我此次带你进京,原本也是有一点私心。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本想带你去见见范大人,他这人思虑深远,才华卓绝,乃是我朝第一流的人物,又最是慧眼识才,他见了你,必定是十分喜欢的。”
任雨轩心中一酸:“多谢大人抬爱,停云十分感激,不过停云的前程乃是小事一桩,末将丝毫也没放在心上——”
韩屺摇头道:“朝廷之中,忠奸混杂,实心为国的,其实并不多,社稷黎民,都很需要象你这样的人。至于西路,朝廷必会另遣能臣前来主掌,徐兄,你英灵不远,当佑我大军早日驱逐番贼!”说罢,走到陈疆达几人之前:“朝廷的处分想必过几日就会到,咱们也不必在此地候着,还是启程赶路罢。”
一路上,这几人都是满面愁云,一腔心事,这一路走得沉闷之极。韩屺便和任陈二人吟诗作对,说些风花雪月之事。这一日走到黑山驿歇脚,亲兵刚给韩屺端来热水让他洗脚,驿丞走进来尴尬地道:“韩大人,朝廷的使者到了。”
韩屺平静地道:“这才到么?请稍候,我即刻就出去接旨。”说罢换上朝服走了出去,定睛一看,前来宣旨的乃是中书省秘书郎韦锦,原先也是极相熟的,于是拱手道:“绣华兄一向可好?罪臣已经准备好了,这就请宣旨罢。”说罢,朝着西京方向跪了下去。
韦锦昔日与他同殿为臣,如今却也不敢多说,于是展开圣旨读道:“制曰:原西路行军都督府都督韩屺,骄矜自伐,轻敌冒进,以致丧师辱国。实负天恩!即着革去官职,枷回京师,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详谳其罪,此谕。”说罢,早有随行官差走上前来,剥去韩屺官服纱帽,用一副大枷枷了,韦锦这才道:“峭峰兄,你也不必太过消沉。皇上圣明,断不会轻罪重处的,朝中诸位大臣,也正联名保奏大人的。”
韩屺知他是怕自己寻短见,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韩某断不会做那自轻自贱之事的。”韦锦一时也不便多说,只是微微一笑:“你我一路返京,说些诗书,我也不寂寞了。”韩屺笑道:“这是自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