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节 秦某人,也有几句话想说【四千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方有一件惊艳至极的作品在等待……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这种心境了!
无论是雕刻传统技艺小镇,还是雕刻秦始皇兵马俑木雕群,秦淮都胸有成竹,把一切细节安排得明明白白。书 书 网
没有出乎意料大道至简的温润惊艳。
只有呕心沥血穷尽技艺的大气磅礴。
而在这一次全新的创作中,
铜液会沿着地形流淌,飞溅……
它们将以最自由的程度,凝固出自然之形。
秦淮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份不期而遇的惊喜!
由于亢奋,连托着盛器的手腕,都微微颤抖!
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提前进入分泌状态!
第二步是倾倒铜液。
首先要急剧倾倒,让粘土模型中的铜浆汇聚成一池‘水洼’,这样使得铜液不至于迅速凝固。
这一小步。
相当于雕刻中的雕粗胚。
难度不算七分。
而接下来,就是将高温铜浆,从高处倾倒,让它们与铜液池中的铜浆撞起‘浪花’。
每一次撞击,秦淮都会在心中计算成百上千次,从而尽可能的引导浪花朝自己想要的形状凝固。
否则。
铜艺作品会乱七八糟,变得十分抽象。
然而秦淮可不想玩花里胡哨的抽象作品。
他的艺术思想建立在五千年的底蕴上。
哪怕抽象,也是秉承‘太像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与不似间’的原则。
当然。
想要控制这些变数,往往需要殚精竭虑。
每一次撞击激起的铜浆浪花,都充满着不可控性,激起的浪花也会充满变数。
故而每一次撞击,秦淮都会根据前面一次撞击留下来的浅浅痕迹,随机应变的调整铜液倾倒的姿态与角度。
一朵一朵的浪花,无序形成,却有井然有序的凝固。
就像天道秩序。
有无相生。
一切看似无序的混乱中,其实抽丝剥茧可以找到永恒的规律。
而在秦淮的手艺中永恒的规律是永恒的变数。
他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可能会失败,可能会绽放更美丽一朵浪花,这些都不得而知,秦淮唯一要做的,便是将那转瞬即逝的浪花推向最惊艳。
一遍一遍的惊艳累积起来,就是绝世的作品!
这一步。
近乎苛刻!
秦淮一次又一次的屏住呼吸。
控制着心脏跳动,将手腕死死钉在空中,同时计算好角度、计算好倾倒的液体多寡……
再根据前一次浪花凝固的形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将一朵朵浪花推向惊艳的极致。
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一旦铜液落下,就是不可更改!
而且铜液流动性极高,
一旦撞击到熔浆池里,瞬间就会融入其中。
秦淮必须掌控力度,于浪花形成的电光火石间,让它凝固!
难度之高,让秦淮身上布满汗水!
因为需要不断的敛神屏吸,氧气供应不足,到了创作的后期,秦淮眼前一片漆黑。
最后。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秦淮放下盛器,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他知道中华家有起码十位雕刻大师,十年如一日的在科研机构,为导弹雕刻某些部件的细节。
那些细节,需要精确到0.02毫米。
机器无法胜任,只能让人来,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爆炸。
在那种工作环境下,雕刻大师们必须屏住呼吸,长年累月,供氧不足,导致这些大师的头发全部脱掉了……
秦淮有些心悸。
他玉树临风,英姿潇洒,风流倜傥,要是秃顶了,可怎么办呀?
秦淮闭上眼睛。
【厉害了,我的宿主,这种技艺也亏你能想得出来,非人哉。】
系统情不自禁跳出来夸了一句。
秦淮置若罔闻。
他实在是精疲力竭,故而躺在椅子上才几分钟,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天黑。
秦淮站起来,撬出这件作品,满怀期待的将它洗得干净,然后,于细节处不断抛光、完善,力图释放每一朵凝固浪花玉碎时的悲壮美。
让那些屈指可数的浪花,映衬出一片海域的波澜壮阔。
可是。
秦淮失败了。
两平方米的面积中,出现的浪花有三十朵,虽说每一朵浪花的凝固,都极尽心血。
但秦淮并非神,他会犯错,一个错误可能并无大碍,但三个,四个,甚至是十个失误,便会给一件作品带来灾难。
秦淮极其不满意。
他想要的铜艺作品,绝不能容许如此之多的失误,而且,作品根本没有表现出他想象中的意境。
只是凝聚了三十朵铜液浪花,却并未抓住海的神韵。
起码秦淮观赏这一件铜艺作品,感觉不到明净的沙滩,感觉不到海鸥翱翔在蓝天,感觉不到潮起潮涨……
还差了一些火候。
不过。
今天是无法继续创作了。
……
第二天。
秦淮痛定思痛,没有继续创作,而是不断优化创作方案。
高强度的创作方式,肯定会出现差错,创作到最后供氧不足、头晕目眩,怎么办?
秦淮十分为难。
坐在餐桌上,一边照顾两小只,一边思索。
“老公呀,跟你说一件事情,今天江陵玉雕厂召开了第二次发布会,刚才看到视频,有许多业内人士在刁难他们。”
秦淮眉梢微皱。
“怎么回事?”
“大概是江陵玉雕厂最近利润暴涨,让人眼红了呗。
我看了一下金陵玉雕厂的工序构成。
仅仅打磨抛光环节,选用的工匠都是技艺熟练度超过三十年的老工匠。
这些老工匠年纪不小了,没有精力来雕刻一整件玉雕作品。
不过林栎懂得物尽其用,直接高薪让这些老工匠掌管抛光工序。
这些老工匠积攒了几十年的眼力,抛光技艺不是小年轻可以媲美的。
于是。
江陵玉雕厂每一件玉器的抛光,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至于雕刻环节,也是选用顶尖工匠。
所以你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优秀,生产的玉雕销量和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秦淮颔首点头。
千人一工使用得当,确实不错。
“所以这个模式给江陵玉雕厂带来了巨额利润,然后有工匠眼红了是吗?”
秦淮摇头笑了笑。
当初年轻轻轻,一腔热血的林栎召开会议,呼吁业内一起寻求变革,可是那些顽固派一阵嘘声,画地为牢,对林栎冷嘲热讽。
而如今。
看到江陵玉雕厂蒸蒸日上,又开始攻击诋毁。
竟然跑到江陵玉雕厂的发布会上去了?
这些家伙,不应当称为顽固派,应该称作搅屎棍,不愿意进步就算了,还千方百计阻挠别人的进步!

“今天还在开发布会吗?”
秦淮眼神微凝,问了一句。
“距离发布会召开还有半个小时。台下已经集结了一批工匠,虎视眈眈,等着继续攻讦林栎呢。眼红病真是可怕啊。”
商雅摇头慨叹。
‘千人一工’模式是当初商雅当初提出来的。
林栎拿去推广实行。
不过林栎资历尚浅,压不住那些倚老卖老的工匠。
那些工匠一直认为林栎资历浅薄,资历不够却赚得盆满钵满,怎么可能不眼红呢?
其实。
如果让秦淮主持实施该模式。
那些工匠肯定屁都不敢放一个。
别看秦淮奶爸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真要出面,那肯定是‘以德服人’。
谁敢说个不字?
“我出门一趟罢。”
秦淮起身,换上外出的衣物,腰杆挺直,眉头微蹙:“我倒要看看,这些人怎么刁难我徒弟。”
……
一个小时后。
秦淮来到金陵城会展中心。
打了一个电话,林老爷子立刻从会展中心内屁颠屁颠的出来迎接。
“秦老弟……是来救场吗?”
林老爷子颇有些激动,那些被触碰了利益的老东西,像一条条恶犬,任谁都扛不住的。
这是红了眼的利益之争!
江陵玉雕厂生产的玉器,口碑如日中天,抬高了玉雕收藏家对玉器质量的要求,而且,江陵玉雕厂几乎横扫了中高端玉雕生活用具市场。
其它玉雕师,必须绞尽脑汁创新,才能争夺市场。
这就导致其它玉雕师创作的难度和周期被拉长了,也不敢粗制滥造,他们如何不恨?
明明之前可以偷懒,可以抄敦煌,可以抄红楼梦,可以抄汉唐。
但现在,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抄了,要动脑筋了。
这让无数玉雕工匠恨得牙痒!
该死的江陵玉雕厂,硬要标新立异,把玉雕行业搅得乌烟瘴气!
秦淮跟随林老爷子走入会展中心。
首先。
非常低调的、安安静静的坐在林老爷子和江老先生中间,默然观看。
台上。
林栎稳重多了。
面对攻讦,表面上稳得一塌糊涂。
一位年过半百、脸上褶皱横生、大腹便便的玉雕工匠站了起来,咧开嘴笑。
拱手。
向四面八方行礼。
就像沐猴而冠一般,虚伪得一塌糊涂。
“各位玉雕界的同仁,我举个实例来说明江陵玉雕厂的危害!
前一段时间,我们玉雕界出现了许多雕刻**的玉雕师,他们专门为暴发户雕刻不着寸缕的女性,凸显胸部和臀部,贩卖色情,极其恶俗!
但这些玉雕,竟然风靡一时,许多二流玉雕师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时不时很可笑?”
老者讥讽的笑了几声,指责林栎的意思不言而喻。
“经历过那一段时期的玉雕工匠都知道。
当时的玉雕界,有多么的混乱不堪!
苦心练习技艺的玉雕师被恶俗的*****玉雕师踩在脚下,作品挤压在家中。
穷困潦倒,
吃不饱饭……
最后只能悲哀的离开玉雕界!”
老者说得痛心疾首,话中掺杂刀剑枪棒。
期间。
甚至数次用目光引导所有玉雕工匠仇视林栎。
“有了前车之鉴,我们更应该抵制劣币驱逐良币!江陵玉雕厂请自重。”
老者的言论,迎来了一片喝彩。
林栎脸色难堪。
偷换概念真是行云流水啊。
看来平时没少唇枪舌剑,抨击别人。
“首先。
江陵玉雕厂的玉器都是生活用具,譬如花器、茶具、香炉……
恶俗从何而来?
拿我们跟*****玉雕比更是无稽之谈!
我们的玉器,每一件都是经过认证许可的,连收藏家们都爱不释手。”
林栎一字一句的解释道。
……
“呵呵呵,收藏家的喜爱?收藏家的喜爱不代表一切!”
另一位胖工匠猛得站起来,指着林栎,面目惋惜痛心:
“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第一要义不是赚钱啊!
而是向藏家和民众传递审美,传递何为五千年的底蕴!
就像****玉雕,收藏家爱不释手吧?
可是呢?
*****玉雕就是恶俗,再多收藏家喜爱都是恶俗!
江陵玉雕厂产出的玉器同样归类于恶俗一类,它们不能传递审美,只是强行拉低收藏家的审美,让玉雕失去文化核心,变得媚俗!”
林栎哑口无言。
他说不过这些经常玩文字游戏的老家伙。
这些老家伙,恐怕一生的功力,都在颠倒黑白上了。
林栎默然。
还未出生辩驳,就有另一位玉雕工匠站起来。
这位工匠看起来十分和善。
起身的动作也不慌不忙,颇具仙风道骨。
“我来说一句公道话吧。”
闻言。
林栎眼前一亮。
终于有明白人了?
就连在后排坐着的秦淮,都讶异的挑了挑眉。
“是你们厂安排的托?”
林老爷子和江老先生摇头,他们根本不屑于安排卧底。
这就是在历练林栎独当一面的能力。
“既然不是安排的托,那看他怎么说。”
于是。
几人的视线落在这位仙风道骨玉雕工匠身上。
“玉雕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技艺。
慢下来,感受千年以前,东方先辈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精雕慢琢一件具有中华精气神的匠心之作。
手艺人的重心永远实在工艺上,
一丝不苟的将玉之美体现出来,让玉的温润在手工雕刻的温度下缓缓绽放。
这才是匠人的‘慢工出细活’,只有仔细到了极点才能够无愧于自然万物。”
……
‘哗哗哗哗’
掌声雷动。
仙风道骨玉雕工匠微微一笑,笑得颇为儒雅。
只是下一刻。
他话锋一转,直指江陵玉雕厂。
“可是江陵玉雕厂却能一年生产一千六百件玉器!
这是慢工出细活吗?
我想最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证吧?
所以还请江陵玉雕厂作为业内领袖,身先士卒的去重视玉雕艺术品的质量。承诺一年生产的玉器不得超过两百件,才是一个玉雕厂该有的匠心!”
林栎脸色铁青。
好一招阴奉阳违,釜底抽薪。
直接以质量强压江陵玉雕厂。
让玉雕厂强行承诺,一年只生产两百件玉雕!
其心可诛啊!
可是面对这一群倚老卖老的前辈们的施压,林栎真的毫无办法。
他们只需要一张嘴,就能三人成虎的诋毁江陵玉雕厂。
那可是大半个玉雕圈的玉雕师啊!
秦淮缓缓站了起来。
“秦某人也有几句话想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