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节 开创新流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多十五万。 ”
三七分油头的店老板苦口婆心的诉说各种交易风险,倾倒苦水。
最终将价格定在了十五万。
老罗无比满意,近乎欣喜若狂,垃圾堆里捡来十五万啊!
这和网上看到的捡漏一模一样。
何况,他没有花一分钱,相当于白捡!
老罗亢奋的离开。
轮到店主人亢奋了。
他手执放大镜,观察青铜油画的做工。
“奇怪了,乍一看,完全没有古代青铜器那样精湛的做工,甚至有些粗制滥造。
但这些铜结晶,却排列得疏密有致,自然而然,看上去完全不觉得违和,有一种自然舒卷的美感。
简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是用机器?不不不,机器无法赋予这份温润。”
店主人点起一根香烟,目光落在两件青铜油画上,在烟雾缭绕中沉吟思索。
首先需要确定的一点是这两件作品能做的文章不小。
他决定将它们直接送到法国,交由一位在法国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掌掌眼。
让两件青铜油画在该艺术家的小圈子内流传。
如果能得到一些高名气艺术从业者的赞赏。
那么这两件青铜油画的价值,会立刻飙升。
以青铜油画的品质,再加上宣传炒作,再送到顶尖拍卖行拍卖,价格绝对不会太低!
店主人摩拳擦掌。
不知为何。
他总有一种奇特的预感,貌似这一次能血赚?
这份预感无根而生,却萦绕不散,让店主人煞是迷惑。
不过。
也坚定了店主人为之冒险的决心。
……
一个星期后。
青铜油画从中华,辗转来到巴黎。
它们失去了原本的身份。
而是以一位艺术家的遗作,出现巴黎一位铜艺师的工作室。
与它们相伴的,是一封信。
信中讲述了一个灰色调的故事,一位被编造出来的艺术家巴特。
巴特从小学习绘画,喜欢用强烈的色彩刺激感官。
但是。
巴特的作品一向无人问津,这让巴特抑郁绝望:
‘我觉得我像一条粗野的大狗。
只会踩着湿漉漉得爪子走进屋里,只会妨碍所有的人,甚至还不停的大声狂吠。
我的导师,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哥哥,都不喜欢我,甚至我以前的妻子,也弃我而去……’
这是巴特二十三岁以后的真实状态。
他在寻常人眼中就是一个怪人。
但是孤独,也让巴特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创作。
接下来一年。
巴特尝试更饱满,更富有诗情画意的调色。
因为那样能赚更多钱。
但是。
他再一次溃不成军,他的作品中总有一份阴郁。
就像他在田野间看农民割麦子。
总觉得那些小麦才是真正的人,被镰刀无情的收割者。
这种思想,让巴特一直失败,社交圈也越来越狭窄,性情也越来越孤僻。
在三十岁时。
巴特第一次接触到铸造铜器,于是爱上了铜浆那散发着致命温度的滚红液体。
‘我觉得生命也该如此,活时滚烫如岩浆,死时枯寂如山石。’
巴特这样认为,甚至一度到了疯魔的程度。
他以为自己是铜液,于是用手深入滚烫的液体中,结果左手重度烧穿。
现在您所看到的作品,都是巴特用一只手创作出来的。
非常遗憾,不少作品都被巴特融化了,就像卡夫卡,一怒之下烧毁自己的《变形记》。
如果不是好友抢救,恐怕我们看不到那部经典。
相较于卡夫卡。
巴特非常凄惨,在自杀前,没有朋友会挽留他销毁自己的作品……
仅存的两件青铜油画奉上,请莫夫先生过目。
……
莫夫先生浏览完信件,神态平常如初。
很多凄苦的人往往把自己想象成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但真正有才华的又有多少呢?
关键,还在于作品。
莫夫先生打开包裹。
取出里面的立体青铜油画。
眼神微微一凝,长满络腮胡的脸浮现惊讶的神色。
他年少时,就学习临摹、素描、静物油画,看过的经典不计其数。

但看到那一瓶盛开的向日葵时,竟然有一种看到3d版《向日葵》的既视感。
薄薄的一张油画,被这位巴特铜匠延伸出了厚度。
向日葵上光影斑驳、有阳光在花瓣和瓷瓶上流转,而色彩,虽然都是黄色,但其中有五种细分的金黄,层次感极强,再加上光影的附加效果,实际上是有十几种金黄的颜色在跳跃。
仅仅是这些,就是大师级手笔了!
何况,这件铜艺作品,还使用了一种光怪陆离的锻造方法。
不是范模法,也不是失蜡法。
乍一看,好像每一处都是如此的自由散漫,充满着不受束缚的力量感与反叛感。
但实际上,若是仔细品鉴,会发现,其实每一处,无形之中,都遵循着一种独特规律!
莫夫先生研究了两天,越研究越是一头雾水。
最终只能叫来同行好友一起研究。
“我在观察时,只觉得我时常变成了阳光,时常却变成了花瓣,时常却变成了花瓶……像是在看电影,视角不断切换。
尽管如此魔幻,可我却完全没有察觉到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违和,这种透视法,不属于梵高,不属于任何人,他就属于巴特!”
一位短发蓄着胡须的画家非常亢奋,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或许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几位艺术家面面相觑,显然都是受到了震撼。
同时。
一股压抑的气氛,在几人中间蔓延。
因为巴特先生在作品出名前,自杀了……
世界痛失一位大师!
想到这里,几人扼腕叹息,慨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
当天夜晚。
莫夫先生写了一封回信,感谢店主人的发掘,并希望店主人将巴特的地址告诉他,他好给予巴特的家庭一些帮助。
店主人直接拒绝了帮助!
委婉的暗示莫夫先生,希望能给巴特办一个展览。以此彰显巴特的艺术成就,让所有人知道巴特!
于是。
莫夫真的就给巴特的两件青铜油画筹备了一场展览。
短短两个星期。
青铜油画《向日葵》和《星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惋惜的故事,火遍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知道有一位右手伸进铜浆中,结果被烧穿的巴特先生。
有许许多多的公民,都在欣赏过两件作品后,自发的向别人介绍。
眼看热度越来越高。
三七分油头的店主人做梦都在笑。
这两件作品,如果放上拍卖行,恐怕相当于他一个季度的利润!
三天后。
巴黎的某古堡艺术馆,将青铜油画请入馆内展出。
紧接着。
青铜油画被许多文章,视频软件报道。
还有名气响彻巴黎的油画家、雕塑家公开称赞:
我曾仔细观察过《向日葵》和《星空》,里面的细节令人赞叹。
我称之为时间女神裙摆的涟漪。
每一条小小的起伏,都是时间女神洒下的性感。
让人想要顶礼膜拜。
这是一种新的美学、视觉与艺术概念。
青铜油画。
俨然有开创体系的趋势。
巴黎艺术界,被投入了一枚炸弹。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铜油画,关注巴特的悲惨故事……
一个新的流派,在艺术之都缓缓升起。
店主人乐得合不拢嘴。
他才是最大赢家!!
十五万收购的青铜油画,竟然能走到开创流派的地步!
他有时候都会怀疑……
是不是那群艺术神棍们炒作过头了?
然而现实告诉他,绝对不是。
已经有十几位富翁隔空出价,给出的价格,极其惊人。
店主人心潮澎湃,终于将两件青铜油画投入拍卖行。
然后坐在包间中。
叼着一根雪茄。
陷入沉思。
令他费解的是,两件青铜油画的作者,究竟会是国内哪尊佬?
竟然将如此珍贵的艺术品随便扔掉!
这也太不把钱当一回事了吧?
简直是丢掉了一座小型矿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