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节 我的审美标准,就是国际通用标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
秦淮受邀出席朱老先生的铜宫。
博山炉的抛光处理,则往后稍稍推迟一天。
商雅为秦淮挑选了一件纯净白色的衬衫,简简单单,但却衬托气质,显得高冷帅气。
纯净的感觉就像初恋男神。
这真是艺术家的模样。
心动的感觉!
“帅呢帅呢。”
商雅细细抚平秦淮肩膀上的皱褶,满意得一塌糊涂。
撩了撩长发,凑近秦淮,在秦淮嘴唇上咬了咬。
“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好的。”
秦淮温和一笑,转身出门。
朱老先生的铜宫在苏杭城。
和金陵同省。
接近中午时分。
秦淮来到了朱老先生铜宫的建造地址。
朱老先生******,笑盈盈的迎接秦淮。
这就是当初赵老爷子家中,围绕在一圈开会的十四位佬。
因为朱老先生住在苏杭城,故而秦淮与朱老先生的交往不算频繁,但朱老先生依旧是秦淮敬佩的老前辈。
朱老先生。
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雷峰塔、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峨眉山金顶等都出自他。
乃是国内最具世界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同时。
朱老先生一样注重古文化的保护。
他是著名的‘运河三老’之一。
曾与八十二岁的古文物专家罗哲文、九十一岁的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共同提出了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创意。
于是国家启动了保护京杭大运河的计划。
这一位老先生,同样高瞻远瞩,而且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
“我听说了秦老弟的《正视我》在京都博物馆展出,引起他们抗议了?”
“嗯,抗议无效。再过几天就要运到大都会去展览,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我要人尽皆知。”
秦淮淡淡一笑,语气温和,但却锐利如剑。
他直接让京都博物馆方面签高额赔偿金,京都博物馆看中了利润,承受不了亏损,就不得不费尽心思保全作品完整。
虽然是冒犯了激进分子。
但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情。
赔偿一个亿和得罪一些游行的乌合之众,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到西方展出时,西方国家也不会让东瀛游客破坏《正视我》,毕竟秦淮还是会要求巨额赔偿金。
“秦老弟真凶啊,不过我喜欢!
我有个建议,我们国家关于抗战时期的烈士纪念碑,老兵的统计、保护、嘉奖力度还不够。
你多多向上面提些建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些英雄、烈士的一切保护下来。
英烈们倒下了,是为了让我们站起来……我们不能寒冷烈士的尸骨。”
闻言。
秦淮重重点头。
这倒是提醒了秦淮,保护烈士纪念碑,也是对历史、对先烈的最大尊重!
秦淮决定回去就提一个草案。
他希望有朝一日。
‘在国难纪念日或是清明节……
每一个人都会在碑前静静伫立。
抬头,仰视由衷的敬意。
低头,沉思人生的真谛。
或是在碑前幡然醒悟。
或是在碑下毅然奋起’。(注:)
我们崇拜英雄,我们崇拜祖先。
这些烈士,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祖先。
将来会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务必要好生保护起来。
“秦老弟肯定明白保护起来的意义。这种事情我老了,做不过来。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咯。”
朱老先生拍拍秦淮的肩膀,拉着秦淮进入铜宫。
每一件作品。都指给秦淮看,让秦淮品鉴,有些是他儿子的,有些是他孙子的,也有些是他徒孙的。
觉得还算满意,就都放了进来。
秦淮言简意赅的点评两句。
朱老先生非常满意。
拉着秦淮来到一圈人中间。
其中有一位穿着蓝色长直褂,头戴一顶小土绅帽,皮肤黝黑,脸上有火烤红的痕迹,两撇长胡子,身材饱满服气,手里拿着一杆极富历史感的老式悍烟枪,但没有点燃,只是时不时干抽一口过过嘴瘾。
特征颇为明显的一位小老头。
“金永才。滇南人,乌铜走银技艺第六代传人,做出来的铜器非常有意思。”

“秦先生果然是才貌双全,这模样,真俊俏啊,风……流倜傥,啧啧啧。”
金老先生吧唧吧唧抽来抽烟杆。
满眼都是赞赏与惊艳。
“哦……你好。”
秦淮与之握了握手,面露思索。
乌铜走银……
“上次有一位宾客给我寄来一封信,问我会不会乌铜走银技艺,想必就是金老先生罢?”
“是。”
金老先生腆着肚子哈哈一笑,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我觉得秦先生天赋异禀,不如来学一下乌铜走银技艺,我虽然没多少造诣,但一定倾囊相授。秦先生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如果秦先生愿意来,我愿意倒贴学费什么的。再给秦先生几件我的珍宝当礼物。”
金老先生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笑呵呵的,一看就比较实诚。
旁边的朱老先生立刻笑了几声:“秦老弟啊,别人拜师都要交学费,你去学习,师父还给你倒贴。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淮笑笑:“金老先生缺徒弟?还是说学习的年轻人不多?”
金老先生摆摆手:“学习乌铜走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但我蹭蹭秦先生的光嘛。秦先生一直是学一行,就火一行,譬如核雕、玉雕、木雕,现在铜器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了,尤其是香炉、茶则、壶器,小型雕塑……”
“是吗?”
秦淮倒没多少感觉。
他也没拍卖过任何一件铜器啊。
难道已经强到可以隔山打牛了吗?
“是啊,秦先生跟我们创作完全不同,我们是创造作品,而你是输送审美。让收藏家了解到什么叫做美,激起他们的购买**。于是……整个行业就变得繁荣了。”
一位老先生笑盈盈的接话。
这位是钟桦,非遗铜錾技艺传承人,也有一手好技艺。
秦淮只能淡淡一笑。
面对这种吹捧,秦淮已经能够轻车熟路的应对了。
保持优雅就行。
这边聊得火热,凑过来的工匠也越来越多。
都在看秦淮和一群大师谈笑风生呢。
这么年轻有为,简直是羡煞旁人。
多少人一辈子奋斗,就想有朝一日能成为秦核舟这样的佬!
聊着聊着。
场面就成了秦核舟指导后辈。
讲些理念。
讲些方法。
讲些审美。
讲些意趣。
秦淮一开口,总是滔滔不绝,如甘洌清泉流淌在青石板上,知识点紧凑,全是真知灼见,让人听起来
而且往往一语中的,显得十分深刻。
“秦先生能不能讲一讲比较虚无缥缈的审美。我总佩服秦先生引发潮流的能力,关于审美,有一定标准吗?或者说秦先生心中一定有一杆秤来衡量?”
一位年轻人高声询问道。
秦淮瞥了一眼。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审美。
创作者赋予给作品的灵性与内涵,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叫审美。
普通学徒的审美,只能说差强人意。
一般名师的审美,已经登堂入室。
而秦淮的审美,那是冲出国际的。
十八世纪以前,东方还未没落,各种艺术品席卷西方。
这也是冲出国际的审美。
而这种审美,应该如何确定呢?
秦淮多看了这位年轻人一眼,意思是还不错,有前途小伙子。
“关于审美,我有一套国际通用标准。”
这句话。
就连朱老先生眉梢都挑了挑。
国际通用标准?
这个有点狂啊。
哪怕国际著名的奢侈品牌,都不敢说掌握一套国际通用标准。
难道秦核舟真的掌握了精髓?
这难道就是秦核舟接二连三掏出顶尖作品的原因?
一瞬间。
无数道炙热的目光落在秦淮身上。
他们都很想知道,国际通用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个人的审美标准,就是国际通用标准。我认为该如何达到最美,就只能如何达到最美。”
秦淮淡淡的阐述了一句。
平静的注视着四周。
众人:“……”
一脸懵圈。
一脸不觉明厉。
一脸恍惚。
我的审美标准,就是国际通用标准……
这话说的……
竟然是无言以对,无语凝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