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瞄准匈奴先锋【一更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拓跋子归的商队被匈奴兵劫掠,手下武士也尽数战死,听闻霍天三人前往王庭的打算,决定结伴同行。
拓跋子归不仅精通汉语与匈奴语言,而且外表粗豪,穿上匈奴牧民的衣装,则与匈奴人没有明显分别。六月草原,依然不时有季风刮过,飞沙走石,因此,霍天三人以布巾蒙面,就算与匈奴牧民迎面而过,也没有露出破绽。
前行三日,霍天四人遇到小股牧民,拓跋子归立刻上前与他们交换食物饮水,顺便打探些消息。
霍天对曹陵说道:“近几日见到行色匆匆的牧民不断增多,气氛越发的压抑了,有些奇怪啊!”
此时拓跋子归与匈奴人攀谈之后回来道:“霍兄弟果然敏锐,听这批匈奴人说,匈奴王庭的正规军已经开始往龙城开拔了。最前面的先锋部队就有数万人,军鼎盛,极为精良,而且为了减少物资的拖累,他们持有单于金令,沿途从各部落征调物资,行军速度比以往快出几倍。据说,这是匈奴王庭里汉人军师所谓的‘以战养战,兵贵神速!’。他们经过较大的部落,就征调物质,于是就有大股的牧民逃离他们的必经之道。”
霍天指着拓跋子归从匈奴人手上搞到的地图说道:“我们最初的十余天迷失了路径,实际上走了许多冤枉路,从这地图上看,此处距离龙城,若走直道,不到五天的路程就可到达。”
公孙敖说道:“匈奴部队的前锋部队军容就达数万人?从这几日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在陇西三郡前的大股军队并没有撤退。他们一日不退,李广将军就没办法从三郡抽调主力支援龙城。”
曹陵接着说道:“龙城如今的守军,就是李广将军亲自率领的一万多人,可是对方前锋就有几万人,大部队岂不是更疯狂?龙城攻下不足半月,城墙防御根本就不可能完善,匈奴大军攻城器械齐全,龙城不可能守住!”
公孙敖叹道:“:难道龙城回归汉土不足半月,就重新归于匈奴?”
霍天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我们有最后的机会,只要挫败匈奴先锋的锐气,他们一定以为龙城的防御居然深入大漠,表明龙城防御早有准备,这样,他们的大部队前行就会谨慎许多,而且,一旦先锋兵败,消息必然远扬。沿途的匈奴部落一定以为汉军的新胜之军远征大漠,周围的部落一片慌乱,匈奴军这种沿途补给的美梦也就破碎了,等到大部队赶到龙城,恐怕要多耗费十余日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李将军修缮龙城与从陇西三郡调兵了!”
拓跋子归叹道:“这计划确实不错,可是我们只有四个人,如何挫败匈奴的几万先锋兵呢?”
霍天指着地图上最近的一处水源说道:“我们唯一的机会就在这处水源。从我近期观察,匈奴周围部落为了避免征调物资,都慌乱迁徙,因此,先锋军不可能象计划中那样配齐足够的食物与饮水。从地图上看,方圆两天的行程之内,只有此处有维持几万大军的水源,因此,匈奴兵一定会来到这里!那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霍天随后为四人分工,由自己与拓跋子归打探匈奴兵的行军进度,公孙敖与曹陵在水源‘阔水潭’寻找有利地形。
霍天与拓跋子归二人沿着匈奴人迁徙方向往回寻找,果然在黄昏时分见到了匈奴大军。
霍天与拓跋子归跟随一队牧民与匈奴军王庭先锋交错而过。匈奴兵虽然凶悍,可是对于自家牧民,倒是没有烧杀抢掠。
霍天仔细观察对方军容,发现果然是一支精锐骑兵。士兵们有着天性的强悍,马匹都高大雄壮,而且在全军休整之时,马匹都没有四处溜达亦或者高声嘶叫。
拓跋子归从周围牧民那里打听到,这支王庭军队的主将乃是左王伊稚斜座下的第一勇士挞凛。其人刚猛无比,手下儿郎自有一番锐气。
霍天二人在军阵周围观察了许久,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霍天脑内行成。霍天对拓跋子归说道:“按这支军队的行程,明日晌午,军队就会到达‘阔水潭’,你通知曹陵二人就在那里动手,至于我,我已经找到了混入这支军队的方法!”

拓跋子归看着霍天那标准的大汉男儿的面容,说道:“以你的长相,混入匈奴人之中,一定会被发现的。”
霍天也不与他争论,将具体计划告知拓跋子归之后,就让他率先向‘阔水潭’赶去。
当天夜晚,霍天就悄悄离开那队牧民,在匈奴兵驻扎地附近潜伏。第二日清晨,霞光微露,匈奴兵正在朦胧中警戒心最弱的时候,霍天潜入匈奴兵大营。
潜入的霍天并没有呆在任何一个行军方阵之中,避免被十夫长发觉,毕竟每一个十夫长对附近百余人都是比较熟悉的。
这支王庭军队与互不相识的杂牌联军并不相同,因此,一旦军阵中发现陌生人,很快就会引起警觉。可是霍天观察良久,发现了潜入这支军队的唯一漏洞。
想要在这个军队里不被人怀疑,那么你的职务必须是流动的,因为你不固定在某一个营房,因此,那个营房虽然觉得你眼生,也会习以为常。
匈奴军阵之中,长期移动的职务有两种,其一是传令兵,传令兵除了传达主帅军令,而且几万人的军队,各部之中,相互协调,都是传令兵的指责。可是传令兵不仅要熟悉匈奴语言,而且有着繁复的指令与手势,霍天盲目冒任,一定会弄巧成拙。
除了传令兵,另一个长期移动的职务,就是负责饮水调度的后勤兵。大漠行军,有着铁律,那就是,每个士兵都只能携带几水壶的水,一旦饮水告竭,并不能私自离队取水,而是需要将水壶交给在军队中来来往往的后勤兵。
军队中除了每个士兵自己配水之外,后勤兵还会配备几百个大桶,随时为士兵取水。那么这些负责从各个匈奴兵手中取过水壶,打完水之后送回去的后勤兵,就如同后世送外卖的一样。
在极度饥渴难忍的大漠行军中,根本就没有人怀疑一个‘送外卖的’是否眼生。以霍天给数十个百人队送水的高流动性,人们都觉得不熟悉一个送水的后勤兵很正常。
可是没有人发现,霍天不断的帮队列中的人补充水份,他自己却是逐渐前移,由为中段的几个百人队补充水份,到前面的几个百人队,最后,开始为主帅附近的几个军阵分发饮水。
挞凛等高级将领的饮水自然有随从亲兵负责,霍天难以靠近。可是这些随从亲兵却是没有人伺候的,只能向普通士兵一样,高扬水壶,让勤务兵过来补充饮水。
霍天慢慢地开始为主将挞凛与其他几个跟随的匈奴将领身边的勤务兵补充饮水。等到军队饮水告罄,从而行军‘阔水潭’的时候,亲兵们已经逐渐习惯了有些‘邋遢’的霍天频频在主将的军阵附近出现。
大漠之中,水源稀缺,所谓的‘阔水潭’,并非深潭,顶多只能算作几个浅浅的水洼子连为一线。
‘阔水潭’由十来个凌乱排布的水洼子组成,每一个水洼,都不过及腰深而已,胜在是大漠中的淡水源,同时面积辽阔,因此,数万大军才会在此地取水。
晌午时分,拓跋子归,公孙敖,曹陵三人已经在‘阔水潭’对岸埋伏了许久,终于见到了匈奴兵的身影。
尽管这是一支极端精锐的匈奴骑兵,可是无论是人还是马,都无法逃脱生存的命脉。一个人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突然见到水源,那种兴奋,那种即将虚脱的放松感,无论多强的强者都无法避免。
匈奴兵在见到水源的瞬间,军阵就开始凌乱起来。因为此地距离龙城急行军还有五六天的路程,因此算得上是匈奴腹地,那些将军们见到士卒渴急了的模样,也就只是稍加管束,避免相互践踏而已!
匈奴兵以及座下马儿,都开始散乱的在一个个水洼子上饮起水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