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
站在大道上,脑中关于杭州的记忆纷纷涌现。
杭州曾数易其名,最早的记载为,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西湖尚未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佛教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为隋王朝建立后的开皇九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改置为余杭郡。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又改为杭州。长庆二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
本朝建炎三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杭州很大,人很多。而我,已经迷茫了,本来我就不清楚师父让我到杭州做什么,师父甚至只告诉我到杭州,没有告诉我到杭州做什么或者找什么人。现在一下子面对跟以前相差那么多的人和物,真是有点不知所措。我讨厌这种摩肩接踵的地方,还有,我发现我似乎跟周围的人完全独立起来。
自从前面一次昏迷以后,我的记忆就象被一把不知名的大力再次弄混的本来已经有点澄清的河水,把河底的泥沙和所有沉入水底的东西都翻到水面上重新让太阳照耀一番一般。很多已经忘记的东西都毫无条理的从我脑海里面涌现出来。
无论什么时候,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生存,我也不例外,下山一个多月,我已经知道现在对我最重要的不是吃,不是住,是钱,有钱就不愁其他的东西,而和尚刚好教会我一种办法何以弄到钱。正如孔夫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面前刚好迎来一个急匆匆的胖子,衣着光鲜,那是上好的丝绸,富态逼人,看样子就知道,这一顶是个有钱的主,我打定主义,目标就是他了。现在道在我这里,财在他身上,我正面迎上了他,接着跟他撞在一起。虽然我现在道力有限,而且也从来没有练习过,不过我的动作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看清的,现在财已经在我身上了。
只不过,做事可不能太过于专注,由于我并没有考虑其他的问题,结果,就象现在这样,我被撞倒了,这简直是对修真者的嘲笑。
“哎呀,这为兄台,你没有事把,都怪我没有注意前面,急匆匆的把你撞倒了。”小胖子急忙走到我身边拉着我的一只手把我搀起来,想不到这个富贵的小胖子那么有礼貌,一般的有钱人似乎都是骄横跋扈的吧。不过你那话什么意思,我可以理解为嘲笑么。

“不妨事,竟然可以忽略兄台。”我小小的讽刺了他一把,“可能是因为我太沉迷了吧,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么繁华的地方。应该是我向兄台道歉才对。”我想随便说几句就赶快离开了,不过。
“哦,兄台是第一次到杭州来?”小胖子的话里面除了疑问完全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那可要好好的游览一番,不如这样,”他停顿一下,接着道:“今天就让我带着兄台游玩一下这里的景致怎么样,就当是我的赔罪如何。”
喂,小胖子,我偷你的钱包跟你带我游玩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啊!不用,不用,看兄台刚才急匆匆的样子,肯定是有什么急事了,怎么能够再给兄台添麻烦呢?”
“不麻烦,不麻烦,来,兄台且跟着我来就是。”小胖子一下子拉着我的手就要带着我走,我只能亦步亦趋的在后面走着,心里不禁忐忑,难道着小胖子是什么高人,知道了我拿了他的钱袋,现在是打算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修理我。
路上,小胖子一直在指着路边也没有看清楚小胖子是怎么转的,反正到正午的时候,他把我带到了一间宽敞的茶楼。“走了那么久,我们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迎面一个伙计走了过来,“哎呀,林少爷,你可来了,还是老地方吧。”看来这个林小胖子对这里挺熟悉。
“少废话,今天我带一个朋友过来喝茶,去叫老李过来煮茶。”这个林少爷没有一点儿骄横,在前面带路的时候还跟伙计调笑着。看来我遇上怪胎了,在俗世,钱财就像修真者的实力,就如在修真界一切以实力说话一般,俗世里,钱财就是实力,所以和尚在分别钱才会特意的告戒我先要弄点钱,以免遇上麻烦。
茶楼里面插着一些花,门口正面挂着一幅画,画的是荷塘采莲的景致,转过弯来,前面有一道楼梯,上面跟下面的摆设差不多,只是桌椅之间的距离大了很多,林小胖子带着我在靠在窗边的位置做了下来,向外望去,豁然开朗,窗外是一湖的绿水,湖岸栽着绿柳,湖水荡漾,在阳光下微微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清风不时拂来几枝柳条,也带来了一阵阵清新的气息。
桌上已经摆上紫砂茶具,边上正有一个四十左右的老者在摆弄着,看来就是小胖子口中的老李了。
“来来来,兄台……哎呀,看我这记性,到现在还没有问兄台怎么称呼,我姓林,林武,家里排行老二,所以也有人叫我林二。”林小……嗯,林武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恍然大悟。茶楼里面的客人不少,但是一直感觉都是静静的,所以林武的声音也不大。
“我叫开心,你就叫我开心好了。”
“这个……我好象记得没有姓开的吧。”林武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看来林武还是一个单纯的人,心里藏不住话。
“哦,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我并没有姓氏。”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特殊情况,是因为师父省的麻烦忘记取了,给我的理由是,名字只是一个称呼,不用在意那些表象的东西。而且我也不知道师父叫什么名字,所以我一直没有姓氏。
“啊……名字只是一个称呼。”林武尴尬的笑了一下,接着道:“来,到了杭州就一定要喝茶,而喝茶就不能错过西湖龙井茶,老李可是远近闻名的冲茶师傅,他冲的茶绝对的好,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喝到。可惜现在不是春季,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於僧客。僧客接茶后,不能立刻饮下,而是闻香、观色、再品茶,而后方可评论茶品;再谈经论道。那时游人密集,还可能喝到灵隐寺性空大师冲的茶,那又是一绝。”听林武半文半白的说话就知道这肯定是从哪里道听途说过来的。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老李已经完成了整道泡茶的工作,在他泡茶的过程中,我就一直观察着,从烫壶开始,老李就一直专注着手上的工作,完全没有被我们影响到,过程中,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都一丝不苟的完成。从手艺上看是无懈可击了,当茶分进杯子里面的时候,周围一阵忽然弥漫着一阵茶香,沁人心脾。
“哦,既然性空大师冲的茶那么好,怎么不见你去,反而跑到我这里来磨蹭啊。”老李分茶之后没有走开,反而径自坐了下来,优游的说道。看来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