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康熙无奈废太子(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额图死后,坐在火山口上的太子胤礽居然浑然不觉,依旧是我行我素,不但没有任何收敛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平时的生活中,胤礽经常因为小事殴打臣民,他的侍从们也仗势欺人,胡作非为,几乎激起公愤。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康熙是恨铁不成钢,气得直咬牙。
时间长了,矛盾迟早有一天要爆发出来。十八阿哥的死,其实就是一个导火索,据说康熙训斥胤礽“毫无兄弟之谊”后,胤礽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忿然发怒”。自己挨了骂后,胤礽跑出去后竟然挞辱随行的侍从和大臣出气。
这时,途中又发生了一件“帐殿夜警”的事,更是让事态火上浇油。原来,太子胤礽挨骂之后,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有点不祥的预兆。由于心情紧张,他便派出自己的亲信去侦察康熙的日常起居,其本人也曾在夜间偷偷到康熙帐前,扒开帏幄的缝隙,鬼头鬼脑地窥视里面的动静。不巧这事被其他皇子看见,这事便被捅了康熙面前。
康熙听了,大为震怒,随后便召集了所有的随从大臣和武将,并令将太子胤礽和其他皇子全部拘来。康熙当着大臣们的面,痛骂这些无情无义的儿子们,特别是对皇太子胤礽,康熙更是新帐老帐一起清算,痛骂道:“你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平日里就不听教诲,目无法度,我包容了你二十多年,你不但不改悔,反而愈演愈烈!你平时奢侈无度,比我的花费还要厉害,倒也算了,派你去南巡,你竟敢向当地的官员索贿纳贿,胆子也大过天了!连外邦进贡的物品,你都敢贪入私囊!”
康熙想到最近发生的事情,越说越气:“你幼弟十八阿哥病危,我日夜照料,焦虑万分,你身为兄长,竟然可以无动于衷,你这样毫无孝悌的人,怎么能当太子?你还在深夜里向我的帐殿窥视,难道你是想看我死了没有吗?你的亲信日夜监视我的一举一动,到底用意何在?”
康熙喘了喘气,又痛骂道:“这几日来,你每天都在我帐幄周围窥测,弄得我整夜不能安宁,时时刻刻都得戒备,真不知道是今天会被你毒死,还是明天被你所害!”
说到这里,康熙痛哭流涕,对这些儿子伤心不已,一度还昏倒在地。最后,康熙宣布:“胤礽废去太子名号,他这样的人不能继承祖宗的家业!”
康熙下令废太子后,命大阿哥胤禔一路监视胤礽回京师。随后,康熙又下令将索额图的儿子格尔芬、阿尔济善和追随胤礽的苏尔特、萨尔邦阿等六名党羽立刻诛杀,以绝后患。回到京师后,康熙将胤礽囚禁在上驷院旁边的毡幄之中,交由大阿哥胤禔、四阿哥胤禛和九阿哥胤禟负责看守。

从整个过程来看,康熙显然是把它当成是一场未遂的政变来看了。废黩太子这么大的事情,他甚至等不及回京师祭拜天地和自己的祖先就在路途当中匆匆宣布,可见其心中的焦虑和恐惧。在废太子的同时,康熙的潜意识认为,“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结果,他又将索额图的余党加以诛杀。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索额图可能是和胤礽私下里谈论过继位的事情,但以笔者推断,决不可能发展到要篡位的地步:一来他们没这个实力,二来他们也没这个胆量。以康熙当时的威信,是谁也不能取代的,因而太子党没有胆量、也没有必要去发动这样的政变。至于太子胤礽当时为什么会在深夜围着康熙的帐幄转,也颇为可疑,后来康熙的解释说胤礽“似受魔障”,但与其说胤礽中邪,倒不如说他过于的精神紧张所导致。
因为一件意外之事,导致康熙的突然之举,这其实也反映了康熙对太子长期的不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已经忍了胤礽二十多年,怒火终于瞬间爆发。应该说,康熙也有感情用事的一面,后来他又主动给胤礽找借口说他中邪才会有如此“狂易之事”,半年后又复立胤礽为太子,这说明康熙对胤礽虽然痛心,但还是抱有希望的。只是可怜索额图的儿子格尔芬那几个人,他们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莫名其妙的被诛杀,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康熙回到京师后,便召集朝中大臣,说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祖训,惟肆恶虐众,暴戾YIN乱”,“若以此不仁不孝之人为君,必至败坏我国家,戕残我万民而后已!”在列举了胤礽的种种罪状后,康熙又说,“朕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
由此,废太子之事便昭告天下,康熙随之又亲自撰文,并派人前往太庙、社稷祭奠,以告天地祖先。康熙在文中说,历史就是这样,“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只可惜他“虽有众子,远不及他”。最后康熙下了死命令:“诸皇子中,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贼,法所不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