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多势众八王党(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全做人十分公道,当年康熙继承皇位,福全作为兄长,他从来就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怨气,反而是竭尽全力的辅佐康熙;在征讨噶尔丹的时候,大阿哥胤褆在他背后打小报告,福全却为胤褆的过失承担了责任。康熙有时候反观自己的这些儿子,为争夺储位尔虞我诈,落井下石,甚至想置对方于死地,未免唏嘘不已!
康熙对兄长向来就非常的尊重,福全说的话很有分量。福全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前,康熙曾多次前往探望,关怀备至。福全在临终的时候,向康熙揭发了内务府的不法行为和太子胤礽的种种劣迹,把矛头直指索额图和太子党。同时,福全又向康熙推荐了胤禩,说他“心性好,不务矜夸”,“有才有德”,并建议将胤禩册立为太子。
福全的话对康熙触动很大。他相信自己的兄长在临终前说的这些话必定是有事实根据的。在福全死后不久,康熙便下令锁拿索额图,太子胤礽的失宠也由此而起。虽然康熙心里未必同意福全设立胤禩为太子的建议,但在“太子党”的倒台中却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只可惜的是,福全死得太早,这使得胤禩在争夺储位中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朝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国舅佟国维,他对胤礽和胤禩的观点,与福全也是惊人的相似。佟国维是康熙生母孝章皇后的幼弟,其兄佟国纲在征战噶尔丹中英勇殉国。要算起来,佟国维不仅仅是康熙的亲舅舅,而且还是康熙的岳丈,因为康熙的第二个皇后佟佳氏就是佟国维的女儿,也是康熙的表妹。因此,佟国维的地位在朝中可谓是举足轻重。与福全一样,佟国维也认为太子胤礽“失尽民心”,坚决主张废掉胤礽,改立胤禩。
康熙的大舅佟国纲死后,大儿子鄂伦岱接替其世袭职位,他开始本和大阿哥胤褆交好,但胤褆被永久圈禁后,他站到了叔叔佟国维的一边,也主张改立胤禩为太子。鄂伦岱和他的父亲一样桀骜不驯,曾经多次顶撞康熙,但康熙看在佟国纲在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英勇殉国的份上,对这个大表弟始终是宽容有加。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开始的时候也是支持大阿哥胤褆的,后来胤褆出局,由于家族的关系,也成了八阿哥胤禩的支持者,只是此人不像他家族里的人那样刚直暴躁,其为人相对圆滑,善于见风使舵,因而在后面的政治斗争中也是变幻不定,几起几落。
持同样观点的朝中大臣还有大学士马齐、工部右侍郎揆叙、理藩院尚书阿灵阿、户部尚书王鸿绪、贝子苏努等人。马齐是明珠与索额图倒台后的朝中重臣,具有很高的威望;揆叙是已故大学士明珠之子,明珠是当年反“太子党”的领袖,他本是支持胤褆,后来也向了胤禩的一边;阿灵阿是十阿哥胤礻我生母温僖贵妃的弟弟,十阿哥胤礻我和胤禩、胤禟关系很好,大概出于这个原因,阿灵阿也成为了八阿哥党的一员;王鸿绪是当年的一甲进士,曾任《明史》总裁官,时任户部尚书;苏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锗英的曾孙,他们也都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看来,大阿哥胤褆倒台后,胤禩获得了他不少的政治遗产)
就连皇子里面,支持胤禩的也大有人在,譬如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和十四阿哥胤禵,连大阿哥胤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支持胤禩的,虽然胤褆自己也想夺取储位。在这些阿哥里面,九阿哥胤禟和胤禩关系最铁,可谓是胤禩最坚定的支持者。

胤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比胤禩小一岁,从小就和胤禩的关系最为要好。胤禟的母亲宜妃郭洛罗氏,生了三个阿哥,即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后夭折),郭洛罗氏为人大大咧咧,性格直爽,康熙对她“眷顾最深”,是所有妃子里面受宠时间最长的一个。
胤禟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却精力旺盛,喜欢上蹿下跳,也最容易被人当枪使。康熙在的时候,对这个九阿哥没报什么希望,无论是封爵还是赏赐,这个九阿哥总是落在和他差不多年龄的阿哥后面,更别说得到重用了。但是,这个九阿哥虽然不太聪明,但却喜欢对人说什么自己生时“妃娘娘曾梦日入怀,又梦见北斗神降”,又说自己幼时耳患疮毒,昏迷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巨响,整个殿梁间全是甲神围满,后来他的病就好了。胤禟说,这都是我的瑞兆,但他却“心甚淡”。胤禟又曾对人说:“外面的人都说我和八爷、十四爷三个人里头,有一个立皇太子,大约在我的身上居多些。我不愿坐天下,所以我装了病,成了废人就罢了。”
胤禟似乎是想给人一个印象,自己其实是有机会去做太子的,但只不过是他很清高,自愿放弃了机会。其实,胤禟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是不可能做太子的,原因很简单,康熙既不喜欢他,也不看好他。终康熙一朝,胤禟除了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外,也就给嫁到蒙古后去世的八公主送过葬,给已故的大学士温达祭过酒,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但他一再和人说什么祥瑞征兆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不知道是出于自我安慰还是别有用心。其实这也说明胤禟这个人并不聪明,在明知道自己没有希望做储君的情况说这些犯忌的话,难道他就不怕未来的皇帝找他麻烦?
胤禟虽然无才无识,好酒好色,但他有个优点,那就是他很现实。他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去做皇上,所以他要为自己的未来投资,那就是扶持某个可能做皇帝的兄弟,以求将来能安安稳稳的做个亲王,继续维持他的权力和奢靡淫逸的生活,就像康熙后来骂他的,成天指望胤禩或者胤禵做了皇上,自己可以舒舒服服做个快乐亲王。
胤禩也知道胤禟是个庸才,但这个九阿哥倒颇有经济头脑,在这些阿哥里面,胤禟最有钱(他通过与明珠的姻亲关系,搞到不少钱),也最善于搞钱(胤禟大概想,既然皇上每次赏给我的银子都比别人少,那我也就只好自力更生了)。胤禩到处结交三教九流,财力上需要这个老弟的支持。
胤禟搞钱的手段很多,据说他在户部安插了人,专做公家的生意;另外,胤禟还有项业务就是派人从东北向内地走私人参,这块业务帮他揽不不少钱。胤禟还与原明珠府上的管事安三联手,在南方做盐生意,也发了大财。胤禟还经常跟下面的人敲诈勒索,巧取豪夺,连自己老婆的娘家都不放过。这个人见钱眼开,有一次勒索河南知府李廷臣,连一百二十两都要抓在手里。当然,胤禟的经济效益是很突出的,在康熙末年据说他已经拥有现银四十余万两,田产房屋折合银子三十余万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