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台湾就抚《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澎湖决战,基本上摧毁了郑氏统治集团的军事力量。鉴于此,总督姚启圣即奏请立刻攻取台湾。他认为:澎湖一战,郑军惨败,所有精锐,尽行斩弱,所有船只,尽行焚毁,郑军几成全军覆没,故应乘胜直捣台湾,似不宜迟,倘若让海贼将台湾隘口收拾坚固,使后日骤难攻克也。
施琅仍坚持出征前提出的作战方案。他认为台湾本应乘胜进剿,但攻克澎湖后,大小战舰损破甚多,需要修理制造,新附投诚兵众未便遽用,而征兵名额不足,也须移咨总督选凋精壮陆师官兵前来补用,尤其是台湾港道迂回,南风狂涌,深浅奠辨,似应少待八月或十月乘顺北风进剿,方为万全。同时,施琅更考虑到澎湖为台湾咽喉,既得澎湖,他当即分拨船兵在八罩、将军澳、南大屿、龙门港、吼门与吉贝屿等岛,倍加巡嘹,以抑其吭。这样,残孽败遁之余,眼见清军逼临门庭,就会不战自溃,内谋自应,乘敌危亡之际,急令招徕,实现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如不成,继之以军事征剿。
康熙皇帝接到姚、施的澎湖捷报之后,就谕令户部、兵部:不拘何项饯粮,尽见在者,准其动用,毋致贻误。为了鼓励将士,忧血兵丁,康熙还给进征台湾的官员兵丁按照进剿云贵事例,从优加级赏赉。但他考虑到以兵力攻取台湾,则将士劳瘁,人民伤残,他同意施琅的意见,特发诏令招降郑克爽。
经过澎湖海战,台湾的军事力量已基本被摧毁。继而施琅又实行优待俘虏与恤民政策,他严禁乱杀战俘,下令戮一降卒抵死,对受伤的降卒,给以米粥酒肉,另派医生为他们敷药包扎,遣送部分战俘回归台湾,让他们去同自己的父母妻子团聚,施琅还特地召见遣返的战俘说:朝廷是不得已用兵的,你们既已投诚,所有罪行就统统赦免了。你们回去后,要告诉台湾人民,务必速速来降,少缓则为澎湖之续矣!由于施琅妥善地安插投诚,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台湾兵民闻风俱各解体。
这时,郑氏政权内部就降与守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作为台湾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并左右着台湾政局的关键人物刘国轩,自澎湖败纫,心胆俱裂,更鉴于清师逼临门庭,台湾兵民群情汹汹,魂魄俱夺,众心摇动,处此危亡之际,他认为台湾惟有投降才是惟一的出路,于是,他力排异论,首创降议。
建威中镇黄良骥认为澎湖失守,台湾势危,主张取吕宋为基业。中书舍人郑德潇当即呈上吕宋地图,也陈述吕宋可取事宜,他们的建议很得郑克爽、冯锡范两人的赞同。刘国轩则竭力反对说:今澎湖已失,人心怀疑,苟辎重在船,一旦兵弁利其所有而反目,后果不堪设想。郑、冯二人只好放弃前议。接着冯锡范提出分兵死守。刘国轩则予以驳斥,他明确指出:众志瓦解,守亦实难,不如举全地版图以降,量清朝恩宽,必先赦宥。他又竭诚劝导郑克爽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当请降。

正在郑氏集团关于降与守的争议未定之时,施琅已派遣原刘国轩部属曾蜚前来招抚。刘国轩要郑克爽命礼官郑平英等到澎湖军前请降,郑克爽思虑民心已散,谁与死守?浮海而逃,又无生路,惟有投降了。刘国轩就让郑克爽立刻调郑明等登岸,拨兵监守郑氏子孙,严防他们漏脱遗祸。
康熙二十二年(1683)闰六月初八日,郑克爽差协理礼官郑平英,宾客司林维荣带了降表和给施琅的信,刘国轩派朱绍熙、曾蜚同行,他们一起到澎湖见施琅。郑方要求剃发称臣,仍居台湾,永为朝廷屏翰。施琅果断地加以拒绝,声称:若果真心投诚,必须刘国轩、冯锡范亲来澎湖军前面降,将人民土地悉入版图,所有投诚官兵,遵旨削发移入内地,一概尊听朝廷安辑。若不从,立即督军进征。总督姚启圣也立即转奏请颁赦招抚。
康熙得到台湾愿意归降的奏报,马上下了一道诏谕给郑克爽、刘国轩和冯锡范等。诏谕称:尔等倾心投诚,率所属军民官兵悉行登岸,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倘仍怀疑,犹豫迁延,大兵一至,难免锋镝之危,倾灭身家,噬脐莫及。又上谕差往料理台湾兵饷的工部侍郎苏拜、郎中明格里说:若郑氏来归,即令登岸,善为安插,务俾得所,勿使余众仍留原地,此事甚有关系。
同年七月十五日,郑克爽差兵官冯锡硅、工官陈梦炜,刘国轩遣胞弟刘国昌,冯锡范遣胞弟冯锡韩,同曾蜚、朱绍熙赉送降表文稿再到澎湖施琅军前缴纳。他们恳请施琅发给告示,张谕削发,俾得遵依。次日,施琅遣侍卫吴启爵、笔帖式常在同冯锡硅、陈梦炜、曾蜚、朱绍熙带安插告示往台湾晓谕。吴启爵等一到达台湾,郑克爽率刘国轩、冯锡范等文武官员齐集海埏迎接。之后立即将安民告示在各处张挂。郑克爽令全体兵民遵旨剃发。
然而,刘国轩却担心台湾新附,人怀危疑,担心出现动乱。于是,他一面差红旗官巡缉密布提防;一面遣曾蜚等去澎湖催促施琅速来台湾弹压。随后,施琅就部署部分兵船留守澎湖,自己于八月十一日统率舟师向台湾进发,十三日到达台湾。
这时,郑克爽遣礼官郑斌率领父老,乘坐小船,出鹿耳门迎接,自己亲率刘国轩、冯锡范等一批文武官员齐集海埏恭迎。清师随着郑船徐徐进入鹿耳门。郑克爽、刘国轩、冯锡范等文武官员于十八日全部剃发,清方按清制逐一分发给他们不同等级的袍、褂、外套、靴帽等。随后,施琅命广贴《谕台湾安民告示》,劝谕台湾地方官员、百姓、土番人等,各宜乐业,无事惊心,收成在迩,务农毋荒,贸易如常,垄登有禁,官兵违犯,法在必行,人民安上,事勿自缓。之后,施琅亲至延平王郑成功庙告祭,历数郑氏开发台湾功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