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血战台儿庄(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池凤臣和黄道立两位师长就等着新38旅开口呢,秦延昆的电话打到池凤臣的师部。
随即,池凤臣和黄道立就拿起电话对自己的部队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两位师长都是一心想要打仗的,尤其是揍小日本鬼子,那更是没话说,虽然只是掩护攻击,可这仗打的痛快。
不憋屈!
“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从开战以来,就没有熄过灯,通宵达旦那是家常便饭,李德邻,白健生这样的高级指挥官更是轮流值班,保证有什么重要情况,战区司令长官部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以及迅速的做出决断。
“报告刘长官,新38旅发动夜袭,炮袭了日军设在刘家湖东树林的炮兵阵地,炸毁日军火炮三十一门,缴获五门,炮弹九千枚,枪支弹药一批,还有电台……战果辉煌。”接电话的刘为章呆住了。
“炮袭!”刘为章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很快就反应过来,经验的问道,“罗旅长,你们跟日军进行炮战了,还是在夜间?”
“是呀,我们一个山炮营和一个野炮营,共计二十门大炮,对日军的刘家湖炮兵阵地发动突袭,打了日军一个毫无防备,措手不及。”
“你们怎么知道毁伤效果,还有,你们怎么还有缴获,难道你们发起反攻了?”刘为章吃惊的问道,如此规模的反攻,怎么没有上报战区司令长官部就私自行动呢?
这新38旅也太自由散漫了吧,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了。
“报告刘长官,我们派了一支小分队在炮击后突袭了日军的炮兵阵地,我们的毁伤效果和缴获都是这支小分队统计和获得的。”
“……”刘为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知道了,罗旅长,仗打的不错,我马上汇报德公和白副总长。”
李德邻的书房还亮着灯,这个时候他是不会睡觉的,每晚都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以后,早上没有在六点以后起床的。
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不仅仅是李德邻,司令长官部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紧张的忙碌中,电讯室内的呼叫声几乎没有停止过。
电话不停的接进来,打出去,接线员的连方便的时间都没有,生怕溜掉一个重要的电话,那将会让前线的将士付出生命的代价。
“刘长官!”
“德公在吗?”
“在的,我去给您通报一声。”侍从副官韦志明道。
没等多久,韦志明就从里面出来:“刘长官,李长官请您进去。”
刘为章点了点头,随韦志明进入李德邻的书房。
“德公,我刚接到新38旅的罗雨丰旅长打来电话,他向我报告,今晚他们发动了一次对日军的行动,目标是日军设在刘家湖一带的炮兵阵地……”
“仗打赢了?”李德邻惊喜的站了起来。
“仗是打赢了,不过这样的行动,他们居然没有任何请示汇报,这是不是太不把战区司令长官部放在眼里了吧?”
“一次小规模的战斗而已,难不成,下面的部队长打仗都要请示不成?”李德邻不以为然的道。
“若是一般的行动也就算了,可这一次动静太大了,会牵扯到整个战局的……”
“为章兄,你多虑了,不过是端掉日军一个炮兵阵地,这算什么,又不是对日军发动全面攻击,罗雨丰调动多少兵力了?”
“听他说是两个炮营和一个小分队。”
“那就是说连一个团的兵力都不到,这样的战役难道还需要向司令长官部请示?”李德邻道,“那还要下面的部队长做什么?”
“可是……”
“罗雨丰是台儿庄前敌总指挥,他有这个权力指挥部队,下达这个作战命令,无需请示汇报。”李德邻道,“我说为章兄,你这是怎么了,打了胜仗你还不高兴?”
“我不是不高兴,我是担心,如果前方的部队长都像他这样,不听从上峰的指挥,我们在台儿庄的布置就可能付诸流水。”刘为章的确有些焦虑,好不容易把日军引进来了,下面稳扎稳打好了,这个时候要是刺激了日军,就会横生变数。
一个汤克勤就让五战区的头头们头疼了,现在如果再出现一个罗雨丰,还是处在台儿庄关键的位置上。
那是稍有不慎,全局都要崩盘的。
台儿庄之重,那现在可是整个第五战区的轴心。
“为章兄,你言重了,罗雨丰不同汤克勤,他是个有分寸的人,不会胡来的,新38旅守台儿庄不是一位的被动挨打,这样对我士气也是不利的。”
“我懂,我只是不希望新38旅也出现那样的苗头,台儿庄一战关系徐州战局,我们都不能犯错误。”刘为章道。
“报告!”
“进来!”
“李长官,新38旅发来的最新战报,刘家湖日军炮兵阵地全部被摧毁,缴获大量物资和弹药,我军又赢得了一次大胜!”
“新38旅打的好,打的漂亮,马上把这份电报发给武汉的蒋先生!”李德邻兴奋的命令道。
“是!”
“德公,不确认一下?”
“不需要了,如果要谎报战果,何必等到这一次,原文发出就是了。”李德邻看了一眼战报的原文,直接递给机要秘书黄雪村道。
老蒋已经回到武汉,这一路上来回颠簸,车马劳顿的,加上有些失眠,他的精神并不是很好,但还是强行支撑着办了一个下午的公。
晚些时候,夫人回来,服侍他吃了安眠药睡下了。
侍从室接到第五战区发来的战报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林伟接到电报内容,自然是大喜万分,这个消息老蒋听了一定是非常高兴的。

只是这个时候,他有些为难了,老蒋已经休息了,好不容易才睡着,要是将他叫醒的话,再想睡着就难了。
可老蒋有交代,凡是第五战区的电报一律在第一时间通报于他,不得迁延枉顾,一旦发现有人扣押电报,严惩不贷。
林伟找到老蒋的侍卫长王世和和侍从官蒋孝镇,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老蒋什么时候睡醒,就什么时候通报。
反正这不算是紧急军情,而是一份报捷的战报,晚一点知道关系不大。
冷锋知道的要比刘为章晚一点,毕竟电话要比电报快多了,但比李德邻收到的那份电报要详细的多了。
炮袭计划是怎么制定的,如何实施的,那些人参与的,过程的细节,包括曹兴杨违抗命令,没有马上撤离刘家湖等等。
都有一个详细的汇报。
冷锋是真没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就被罗雨丰他们整出这么大的一个动静来,这可真是始料未及。
看来,自己小瞧了这些人了,他们只是眼界太窄了,没有接触到更先进的理念,可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了,吸收消化利用的速度绝对非常快。
这个念头,能够混出一个人来的,运气或许有,但不能时常有,头脑才是决定一切。
乱世出英雄。
他写的那些文章,应该说是讲义吧,比较零碎,虽然有规定,不到一定级别,是没有权限阅读的,但能够看到,学到,并且应用到实战中的,还并不多。
毕竟荣誉一师还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打的仗也有限,他写那些讲义的时候,也会考虑道实际的情况,部队的兵员数字,装备保障能力等等。
太超前的话,写再多也没有用,看不懂不说,还会被人当成是疯子。
这一次胜利,是打了日军一个毫无防备,包括先一步撒了一个小分队出去了,以及没有暴露守军有火炮的重武器。
日军麻痹大意了,情报收集不足,加上日军指挥官盲目自信。
新38旅是有意的没有暴露实力,日军呢以为自己攻入城了,便判断守军力量不足,胜利可期了,不由的松懈了下来,放松了对自己炮兵阵地的警戒。
日军一路南下,除了那一次在藤县,被一支神秘的中国jd突袭了炮兵阵地之外,几乎没有遭到任何主动的攻击行为。
一次教训还不够,还连着第二次,这说明,第一次教训没有打疼这些侵略者。
这一次引导炮击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侥幸成功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奇迹,冷锋接到战报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结果,但还是被罗雨丰和秦延昆两人的这个决定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战争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总等你什么都准备好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了,战机早就过去了。
所以,对罗雨丰和秦延昆的做法,他内心还是支持的,但这种事情不能经常干,盲目干,一次成功,不等于以后全部都能成功。
日本人也不都是净吃不经打的主,这一次损失比上一次在藤县东门外还要大,再来几次,他们自己也吃不消了。
所以,总结经验以及保持冷静,这是要罗雨丰和新38旅要谨记的。
该褒奖的要褒奖,该批评,也要批评,打仗不是儿戏,一旦翘起尾巴,那是要栽大跟头的。
即便如此,很多时候也是吃一堑才长一智。
上一次是赤柴的第10联队,这一次是福荣第63联队,濑谷启简直有一种左脸刚被人打过,自己觉得不够,又把右脸凑了过去,让人再狠狠的甩了一下的感觉。
这下好了,左脸刚好,右脸又肿了。
接到报告,濑谷启连夜带人从枣庄赶到了峄县,在第63联队的指挥部内,将福荣真平足足训了两个小时。
福荣的副官就在门外,听见里面至少穿出来有十六记耳光声。
福荣真平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腿都站不稳,左边脸颊青紫一片,嘴角还有没有擦拭干净的血迹。
耻辱,愤怒,浓烈的不甘心,福荣真平从军多年都没有遭遇这样的败绩,他快要发疯了!
濑谷启也急眼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台儿庄居然挡住了大日本帝国的兵锋,一次炮袭就让他损失三十六门火炮,几乎是攻击台儿庄的七成重炮都损毁了,还有弹药以及人员伤亡。
就算后方立刻给他们补充武器装备,最快也要四五天时间。
最可气的是,福荣真平居然还以为自己遭遇的是“汤”军团,而情报显示,防守台儿庄的是那支让第六师团吃过大亏的新38旅!
濑谷启虽然看不上牛岛满,认为牛岛满就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什么狗屁战术家,还不是差点儿被中国人扒了裤子?
他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是“战术家”?
但是他不敢轻视第六师团的战斗力,第六师团作战野蛮彪悍,装备精良,论单兵作战能力绝不输给第10师团。
就算牛岛满再差劲,指挥这样一支部队,也不至于会输给中国人,可他偏偏输掉了,尤其是在突袭登陆浦口战斗中,在海军两艘驱逐舰的炮火支援之下,还是没能突破岸上的防御。
而这一仗,牛岛满的对手正是现在守卫台儿庄的新38旅!
他跟牛岛满遇到了同一个对手,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而问题是,对手的情报对他们来说,掌握的太少了。
有关新38旅的指挥官的情报,写在一张纸上,还占不到半页。
濑谷启忽然意识到,也许在台儿庄有一场比藤县还要难打的攻坚战。
(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