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城门论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外依旧传来杀猪般的嚎叫,可见此人的确中气十足。许仑面如死灰,在两个孔武有力的士兵的挟持下,他那肥墩墩的腻肉不住的摆动,饶是两个魁梧的北方汉子,要将他架住,也有些吃力。许仑的脸上不知是雪水还是汗水,滑腻腻一团,口中还在不断谩骂,扬言要闹到长安去。黄县长与张县尉哪敢多言一句,就傻乎乎等着致都的决定。不知不觉间,他们竟发现在这天寒地冻的节气,自己的额头上已渗出汗珠。
若是真将那头肥猪宰了,那麻烦也许就很大了,虽然他许仑也算不上什么东西,死不足惜,但奈何他有钱有势,又与长安来往密切,且为本地的城防也作出了不少贡献。致都赴任伊始,竟然就狠下重手,当真就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处境?
李瑾也不禁稍稍有些心软,心想既然已经认罪了,又有戴罪立功的表现,不若就稍稍处罚一下以示警戒,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受害者已然离去,让许胖子多放点血救济一下也就行了。
毕竟致都虽挂着郡守的名义,但实质上是来雁门逃命的,此时低调还来不及,又何苦介入是是非非之中,引火烧身?
但致都之所以是致都,就是在于他的决绝与狠辣,他几乎没有皱一下眉头,就冲着架住许仑的两名士兵喊道:“将他送到城楼上,本官今日要当着所有善无百姓的面为受害的士兵讨回公道。”
许仑虽然闹腾着,但不影响他的听力,当他还算比较尖的耳朵中传来致都这番冷酷的话语时,顿时放弃了挣扎,整个人瘫软如泥,双眼无神,呆呆望向天空,纷纷雪花袅袅飘落,本是一副诗情画意的浪漫景色,但他显然是感受不到的。
许仑几乎是被生生拖着到了城门,自太守府至城楼上,地上一溜的痕迹让人不禁对许仑有些叹服:也就这身材能经得起如此折腾,若随意换上旁人,恐怕早已皮开肉绽。
这样的热闹场面自然是逃不过众人雪亮的眼睛,善无城内,人人奔走相告,当然也不乏道听途说之辈,凭借自己的想象将事件添油加醋的描绘一番,甚至连“许仑与太守大人的夫人通奸被捉”之类的桥段也传了出来。
在许仑庞大的身躯在地上拖出的那道明显的轨迹两侧,留下了数不清的脚印,使得这条“斑马线”尤为突出。
待得这条斑马线行到了尽头,许仑已经半死不活的瘫倒在城楼上,城墙下早已是人山人海,议论纷纷,声势沸腾,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对许仑恨之入骨,但向来敢怒不敢言,今日见许胖子如此惨象,自然便欲趁打落水狗。守城的士兵不得不强行将人群隔开,以免发生骚乱。
城楼上的士兵本正在消极怠工,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谈天论地。见到此番情景,赶紧打起了精神。
致都迎风矗立在城楼上,高大挺拔的身躯在凄绝的寒风之中傲然肃立,如一座指引迷途的灯塔。他伸出双手摊开向下压了压,示意所有人安静下来。片刻之间,本来还喧嚣闹腾如菜市的城楼安静了下来,没有人敢冒犯他的威严。

李瑾见这阵势,也不禁为致都的大将风度所折服。
“赵然何在?”致都回过头来,对着众士兵问道。
一个清瘦的身影从人群中闪出,当即跪在地上:“小人在。”
“你把许仑的恶行公之于众,本官自会为你主持公道。”致都对着赵然说道,语气似乎不像往常那样生硬。对待下层民众,他向来是比较随和的。
赵然充满感激的看向致都,然后立起身子,清了清嗓子,站在城楼上,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许仑带人强抢民女,并打死赵然家中老母的情形一五一十道了出来。城楼下一片寂静,接着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纷纷用同情的目光打量着赵然,然后又充满仇恨的眼神盯向早已在雁门郡声名狼藉的许仑。
这时在下面的人群中突然有了骚动,一个年轻男子急匆匆从后面赶来,在人群中高喊着要见郡守,拼命向前挤。已经有人认得此人乃许仑的独子许贾,精明能干,为人也还算谦和,与他老子颇为不同。此子在商场上长袖善舞,同时善于结交官僚,许仑的很多关系户都是靠这个儿子接上的头,听闻与长安好几位大臣的子嗣打成一片,背景深厚。密集的人群里立时炸开了锅,纷纷议论开来。
许贾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挤到了人群的最前头,在士兵的拦隔之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纳头便拜:“求大人饶家父一命,家父已经知错,许贾愿出资为雁门郡购置马匹,加固城防。”
李瑾听得此言,心道好大的口气,马匹在这个年代比黄金还值钱,加固城防更不是一星半点的钱就能打发的。估摸着这家伙不是做“军火”就是“走私”。这时的盐铁毕竟还没有走国营的路子,许家极有可能打着作普通买卖的幌子暗地里搞着这样的勾当。
若是事实果真如此,许仑之事可就难办了。盐铁虽然没有国营,但能做得上这样大买卖的大多是各诸侯王,这些皇室子弟在各自的封地里任意予取,向来视中央法令如无物,背地里勾结朝中一些重要部门的大臣,做着“大买卖”,而参涉其中,穿针引线的往往就是许贾这样财大势小的商人。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当权者用权与无权者的钱进行了看似公平的交易。
许家若真是这样的背景,那可就轻易动不得。许仑一个大胖子死不足惜,但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集团就非同小可了,别看这些人在治国安邦方面碌碌无为,但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或许不能将一个奴仆培养为国之栋梁,但却能轻易的让国之栋梁下台作奴仆。
致都对身边的马林吩咐道:“让他上来。”马林称诺,接着下城楼,让士兵们将许贾放了上来。下面的民众议论纷纷,很多人面上现出失望的表情,许贾这一上去,必定是会作出“良好表现”的,整个雁门郡的大多数官员都没有抵抗住糖衣炮弹的侵袭,这此看来也悬。在民众想来,也许这次又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赵然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绝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