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马隆出征凉州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炎这次是下大决心了,他任命杜预代替羊祜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择日就将出兵。
这时候西北忽然又来了消息,说凉州又打了败仗,杨欣成了凉州第四个被树机能杀死的刺史,这一下司马炎又慌了,又顾不上了。
孙皓真有福,看来人不信命不行。
再派谁去凉州去好呢?很难选,到了最后仆射(朝廷部门主管)李熹居然把一个依附于西晋的匈奴左部帅刘渊推举了出来,显然西晋是真没有什么人才了。
这个刘渊就是后来十六国的汉皇帝,李熹一推举他,当下就受到侍臣孔恂的反对,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可以用他来征讨树机能!这个人心胸很大,他能尽心去为你做事吗?他要是能把凉州夺回来,把树机能杀了,恐怕凉州的祸患更重了。”
司马炎想想也怕,因此就更担忧:“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那么谁能为我去出征呢?难道就没有人了吗?”
朝堂之上没人应声,去做这样的事哪跟上在家享福好,树机能这个野人不好对付啊。
不知道武帝司马炎这时该做如何之想。
幸亏最后终于有个人自告奋勇站出来为大家解围,他说:“陛下如果能信任我,我去一定成功!”
司马炎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督马隆,这个马隆是兖州人,他因为这样一件事出了名。那时候还是老曹家的魏国,魏国兖州刺史令狐愚获罪被杀,当时的人都怕受到牵连,因此全州没有一个人敢去给他收尸,只有马隆敢。
马隆顾念旧情,派了一个人装成傻子,趁守兵不注意把尸体偷了出来,出钱把令狐愚葬了,还为他守孝三年。
这件事既被人佩服,又叫人感动。
马隆本来是做不了大官的,泰始年间,司马炎为了为伐吴做准备,因此不拘一格降人才,下诏各地推荐,兖州人推荐了马隆,说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马隆这才得了司马督这样一个六品武职。
马隆是一个将才,只是听说,却没有亲见,因此司马炎拿不准,于是他问:“你能平贼,我当然可以委任你,可是你有什么方略呢?”
那马隆说道:“陛下不必问我用什么方略,我临敌随机应变,一定马到成功,我只需要自己招募三千勇士就行了。”
武帝看他信心十足,大喜道:“你有这样的能力,我还有什么忧虑的?”立刻封马隆为讨虏将军,武威太守,让他一切便宜行事。
马隆没出来请命之前,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现在马隆得了圣旨要为国分忧了,有人却不乐意了,这个说:“国家现在就有现成的人马,何必再去招募?”那个说:“自己另设标准,用新的奖惩制度招募新兵,这不是破坏国家常例吗?”还有的说:“马隆不过是一个小将,他这样口出狂言,未必有什么真本事,陛下怎么可以信他?”

这些人自己没有办法,却专会挑刺找病,这种人是出于怎样一种心理,只有问他自己了。
司马炎却很相信马隆,树机能有勇有谋,造反多年,杀晋人无数,败晋军多次,这个人敢出来请命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的立场也不容他不支持马隆这样的人。
马隆在司马炎的支持下随即开设了募兵局,募兵局由他亲自主持,他的要求是凡能靠腰部力量拉开三十六钧强弩的人,当场立靶测试合格,即可入选。
居然有很多人应试,这些人有为了当兵吃饭的,有为了升官发财出人头地的,不一而足,但确实有真本事。马隆带人只从早晨选到中午,半天时间,就招募了三千五百个新兵。
等待测试的人还排了长长的一溜,可是马隆却说人已经足够了,因此很多没机会的人就愤愤不平,由此可知晋朝还是不乏猛士的。
这个马隆也太奇怪,这样的猛士不是越多越有胜算的把握吗?看来这个人是很自负的,一个人太自负了,一般就没什么好结果,尤其是作为一个将领带兵打仗。
不少人因此又撇嘴。
马隆带着他的新兵浩浩荡荡去了武器库,去挑选趁手的家伙,可是武库令不准他挑选,——领兵打仗很了不起吗?这里老子说了算!你打败打胜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偏就全给你一些烂家伙!魏国时的那些朽烂的旧兵器不是还在吗?这个就是你的了。
武库令或者是想索贿,或者想以次充好,中饱私囊,或者是受了某个嫉妒马隆怕他立功的人的指使,任凭马隆怎么商量也不肯通融,气得马隆跟他大吵了一场。
吵也白吵,谁让你不开通,不明白事,谁让你喜欢出风头,显得人人都比不上你有能耐,比不上你对武帝更忠心耿耿!
马隆无奈,只好报告最高当局。
马隆气哼哼地对司马炎说:“我此去当亡命战场,誓死报效朝廷,回报陛下的知遇之恩,可是武库令这种做法,是出于陛下让马隆讨平胡虏的本意吗?”
我这是拿着命在搏啊,他们这是在为国为你办事吗?这些人是在谋杀!
武帝立刻手谕一封交付马隆,武库令到底是不敢得罪武帝的,马隆这才得以自己随意挑选兵器,分发给三千士兵。
未闻司马炎对武库令有任何处置,他这个人真宽厚。
武帝的宽厚是出了名的,他的宽厚对老百姓是一种福,但也是一种祸,他的宽厚有时候表现得太无原则,对善恶美丑一视同仁,难怪晋朝是一个最理想的藏污纳垢之所了。
马隆一切准备停当,辞别武帝,带着三年军资出发了。
时间是羊祜去世的第二年,咸宁五年(279年)十月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