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集 五佛镇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众人便将那块甜瓜大小的黑色石球胡乱放于地上,头也不回地直向山下而去。
其后,茅山道士凌空在佛光以及正气的洗涤下,终于脱胎换骨,褪去了所有邪恶的心灵,当又借着阵法恢复了部分的功力之后,终于破阵而出,不再理会内中仍旧被困的逝影元神,游遍了名山大川,选出了一优美僻静,且灵气充沛之所,勤加修炼,两千多年之后又修到了渡劫期,经历了重重的天劫后飞升而去,相应的那块甜瓜大小的石头,其外面也变为了雪白的颜色。
凌空道士破阵而出,从而使阵法的威力大减,蛇妖逝影的元神在刚刚有所向善后,不顾元神依旧没有变好,积聚了所有的功力,也破阵而出,但是石球的中心部位却没有变白。
公元841年至846年(唐会昌间),天童寺附近又有巨蟒作祟,吞噬行人,其后,心镜禅师寻到了那块仍带佛光,被蛇妖所惧怕而扔在山谷的石球,并以此法宝将蛇妖诱杀除害,镇于地下,上建五佛镇蟒塔,俗称少白塔,呈八面七层,黄墙青瓦,八角徐翘,挺拔壮观。塔内设扶梯,盘旋可上塔顶。顶层开拱门,外设平台、栏杆。凭栏眺望,岭下风光尽收眼底。因下镇蟒,故后世俗称铁蛇关。
随后禅师便运用法力,将石球化身无数,布于周围,借以永镇蛇妖。后人见其颜色外白内褚,就如有馅的馒头一般,皆俗称其为石馒头。今若细心,在岭上仍偶可拾得。
一众行人终于在当日傍晚酉末戌初回到了鄞县县城,待到在城门口各人俱都告辞后,山伯英台和鬼雨鬼凤四人也回到了县衙,一席四人谈兴正浓,直到金鸡报晓才回到了各自的住处。
山伯和英台因为早已不需睡眠,于是便又来到了书房,盘坐行功了片刻后,才将吸纳化解于凌空和逝影二人的魔气转化为自身的佛功,融入了经脉之中。完成后,二人便又照例将玉蝶、元神和元婴放出,彼此分分合合,阴阳交修,又从四周吸纳了数量极为众多的金星,二人估计可能是鄞县的百姓已经知道了自己已经成功的铲除了妖魔,这点点数量极为庞杂的金星,便是众百姓的感激之心了。当二人将这金星悉数纳入体内,才又发现了这玉蝶比以前又有了不同,这才记起当时和蛇妖斗法时,他曾将本命真身将玉蝶与元婴和元神捆绑了,可是不知为什么却叫玉蝶给化解了,事发突然,当时也没顾得上看,此时才又仔细的看来。
只见两只蝴蝶的触角都是花花绿绿的,布满了红绿相间的花纹,通过元婴用白白胖胖的小手触摸了一下,只感觉柔柔软软,再不复以前那样玉质所特有的坚硬。二人便又将玉蝶的元神归位,其它的元婴以及元神在紫府中围坐,欲待再次控制一下,看是否还会再象开始时的那样,将触角随意的伸缩。

可是当二人通过元神指挥玉蝶时,却发现这玉蝶自头顶以上却全然没有了知觉,欲待奋力感知,就好像被什么阻挡住了一样,元神总是冲不上去。
二人大感奇怪,于是便将元神收回,然后将二人所有的元婴、元神以及玉蝶合一,又在头顶与触角接触的位置细细探查了一番,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昨日玉蝶将蛇身收入触角中之后,因为蛇身中有蛇妖所贯注的魔功妖术,也一并被收入玉蝶的触角之中了。而因为当时玉蝶忙于和妖人的斗法,便本能的将触角封印了起来,以防止这蛇身内的魔功趁着玉蝶不备时兴风作浪。而破除封印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
当二人明白其中的原委后,便将合体的元婴分开,只见玉蝶体内立时便见两个微型的山伯与英台立于虚空之中,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山伯的元婴周围有九颗发出各色光芒的明珠,在缓缓的围绕着身体旋转,或明或暗,光芒闪烁吞吐,煞是好看,偶尔却还会被收入体内,立时只见各色的光芒闪现于体表的儒衫之上,就好像这衣服会改变颜色一样,不断的往复游走。而英台的元婴却是身材婷婷,玉立于一座金莲宝座之上,而金莲台中间雪白的莲蓬,却由原本是莲子的位置,在英台微露出的白玉一般的足部未踏及的地方,向上冒出了寸余长青金色的火焰,而莲台外层的花瓣,就好像是由火焰组成的一样,虚虚实实,极其的缥缈,叫人无法辨别到底是花瓣变成了火焰,还是火焰正变成花瓣。此时英台正双目微闭,全身上下散布着淡淡的白光,观之气质高雅,宝相端庄。如果再头戴宝冠,身穿五色衣,下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再配以插着玉柳的雪般洁白的玉净瓶,那明明就是观音再世了!
当二人将元婴分开之后,只见英台元婴的手臂由下向前,平平举起,只听“呼”的一声轻响,足底金莲上熊熊的火焰,便分出了一大半,向着玉蝶的头部飞去。
只见这团火焰到达了玉蝶的头顶,渐渐凝实,最后变为一个指甲大小通红的珠子,内中似有火焰在燃烧,在跳动。随后便见英台将手臂收回,嘴里开始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吟唱起来:
“南无喝呐怛那哆呐夜耶,南无阿俐耶婆卢羯帝,烁钵呐耶菩提萨陀婆耶,摩诃萨陀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谙,萨皤呐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俐陀,……”
这不正是传自康僧会的《金刚伏魔咒》么?
只见这颗赤红的珠子随着英台的禅唱,开始发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