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集 鬼谷闻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睡梦之中,人生的种种幻相: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刚刚遥遥遁去,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产生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又飘飘渺渺、纷至沓来……
仿佛过了几十年,又仿佛刚刚几个时辰:得意、彷徨、惊恐、悲痛、伤感、高兴、愤怒、哀伤、忧愁、讨厌、**、无助……就像梦魇一样在不断的折磨着自己……
突然,感觉一切都不存在了,就像夜行者由远及进的足音,重归于更深的寂静,又仿佛温暖的阳光在无私的普照着广袤的大地,王禅的心中只有安静、只有祥和,在这种肃然的安祥里,平日里悲天悯人的思绪、立志救人的情怀,竟然都烟消云散,只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怡然自得,不知道究竟在这种美妙的感觉中过了多长时间――一会儿还是几天、甚至几年,依稀之间便觉得远远地有什么牵系,在低沉的呼唤着自己:
“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桀纣,死则腐骨,生则尧舜,死则腐骨……”
短短的几十字,竟然象巨锤一样在重重的敲打着王禅的心。是啊!十年、百年之后,任你是圣人亦或凶匪,任你在世间如何度过了一生,行善也好、作恶也罢,最终都是难逃一死,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就这样想着想着,意识渐渐的摆脱了那种奇妙至极的状态、慢慢的苏醒了,映入眼帘的是沉沉的夜色和跳动的一拢篝火,偶有一两点火星耐不住跳动的欢快,“啪”的一声炸开母体,随即在远处象流星一样逐渐湮灭,转而一切声音与浮华都沉寂了下去,在这温暖的夜气里,更觉出周围的静谧空旷。
蓦然睁开了缓缓合起的双眼,王禅忽然记起自己的处境――我不是到清溪采药来了么?怎么会躺在了这里?这是什么地方?谁点燃的篝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谁?”看清了这是一个山洞之后,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王禅心头一紧,厉喝一声,为自己壮胆!
从洞口走来一个蹒跚的身影,腰身微微向前弯曲,走近之后,才发现身后还背着一捆干柴。
“你这人好没道理,难道连我这救命恩人也要拒之门外么?”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在火堆旁边坐了下来。借着跳动的火光,映出了一张满是沧桑的面容、一头花白的头发以及一身干净整洁的麻衣。
“梦做得还好么?”向篝火里加了一把柴,老人笑眯眯的说。

“敢问老丈高姓大名,难道这就是您的家么?”王禅看了看山洞的布置,只有一张石床和几个石碗而已,就连“石凳”都是几乎没有加工过随便堆砌在这里的。难于相信老人住处的简陋,王禅没有回答老人的问话,反而出声相询。
“颜子一箪食,一斛饮,一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
“老丈教训得极是,对了!您怎知我在做梦?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你是怎么到这里的并不重要。既然我赐你一梦又怎会不知你的想法?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看你面相不俗,应该是个颇有才学的人,若侍立于朝堂则大富大贵,即便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也并非不可,但不知为何会流落至此?”
“老丈有所不知,我自幼就见惯了百姓的疾苦,立志活人一世。出将入相非我所愿,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国泰民安,届时最大的希望就是隐居山林,每日都能映着拂睫的翠色外出游历,傍晚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归:高士岩栖趣自幽,白云天半读书楼。银河落向千峰里,长和松涛万壑秋。高卧何须万户侯,人间别有一林丘。云中泉瀑流无尽,壁上松涛听未休。这就是我的理想啊!可惜,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王禅饱含风霜的面容上现出一脸的落寂。
“天地、圣人是无所谓仁慈的,听任万物和百姓自生自灭。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况且,世上受苦之人,多如恒河沙数,而一针一石,所救之人终是有限!”
“小的时候,我看到一则笔记上记载着一段话……”。王禅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相反他就像在自言自语、娓娓道来: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看到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受困于水洼之中。忽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后用力把它们扔回了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问:‘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