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集 九五至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气?难道真有王气一说?而且王气还可以脱离帝君独自盘桓于山川大泽不成?”山伯疑惑的自言自语!不由回想起了以前曾经温习过的书籍:
《天地》篇说: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地者,易也,万物怀任,交易变化。这说明广袤的大地确是存有元气的,且可以交易变化。
《春秋演孔图》曰: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孔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淮南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申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覆露照导,普汜而无私。翻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乎类。……这说的是为民帝者必有正气、必有德行。
《易纬》曰: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吕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适也;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尚书纬》曰: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汉官仪》曰: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这说明帝王处于天人之际,“接上称天子”,“接下称帝王”。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是说天子之德、王者之气充塞宇内。位居四一。而《礼含文嘉》则明明白白的说:山泽者,三皇五帝之感应也。这么说,王气积聚于九龙墟应该是很正常的了。……
…………
听着山伯独自一人的轻声言语,鬼雨只是含笑的看着他,最后见其终于肯定了王气的存在,于是又问道:
你道身为帝君者,为何被称为九五之尊?
这?……据闻皇袍上绣有九条金龙,前后各三,双肩各一,尚有一条龙纹被绣织在衣襟里面,这样无论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前后所见者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而每件龙袍的实际绣龙数仍为九条,与九五之数正好吻合!故称之为九五之尊!不知对否?
这只是其表象而已,那为什么要袍绣九龙呢?
可能是因为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一个,五是个位数中中间的一个吧?
见鬼雨摇了摇头,山伯又试探的说:
那是不是因为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鬼雨又轻轻的摇了摇头,沉默了老大一会儿,才又言道:

据传,这“九五之尊”是出于《周易》的,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于是便成为了帝王之相。再者,第五爻本来就是君位,这个位置代表的就是帝王,在乾卦中阳气在这个位置达到最盛,代表的是广施德行,慢慢积累,从初九到达这里,恰恰是最中正、刚健的好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帝王之德的象征,不可能以别的身份能配上这一爻。到了九六,还要超过九五,就是过犹不及了,这就成了“九六,亢龙有悔”。……
“难道皇袍上的九条金龙所代表的就是“王气”?天地有元气,聚而为正气!天子以德行天道,感洞天地、八方,久之,则若九龙聚而为王气!”山伯似乎明白了一点儿:皇袍上的九条金龙暗指的,可能就是九龙聚集会产生王气,而九龙墟正好与此相合,王气浓郁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了!
“大抵修道之人,无不是与天道、与命运抗争,而抗争的资本,就是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都是在不断的修炼中得到的,所以他们不得不远离人群,独自修行。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天子的王气最重,平民的比较稀少,修真之人,王气几乎就是没有!而王气偏偏存在于人气极其旺盛之处,因为修道之人体内的王气缺少得太过,如若在九龙墟修道,则……虚不受补啊!如果想在那里修行,只有到人气旺盛之处生活一段时间才行,但这样一来不是耽误修炼了么?所以,这九龙仙墟,着实令我辈中人……”
“哦!看来这就是没人在那修行的原因了!那我应该是可以的了!”
“照理如此!你一有开天神器,二是一介儒生,儒生的目标就是济世救人,伴君于左右,在熟读诗书的过程中,体内积聚了大量的正气,而这正气正是王气的基础,所以应该能够在那里修炼。如果那里的王气太过浓郁,可以布阵散去一些,如果效果较好,也可以改造一下聚灵阵,使之能大量的聚集灵气和王气,这可以让你的修行更迅速一些!左右现在无事,我再把一些常用的阵法教给你吧!”
――――――――――――――――
今天偶然的才知道,“封推”指的就是封面推荐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