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集 何处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仔仔细细的详谈,山伯大致明白了这里的谚语“天灾旱涝虫,**兵匪绅”的含义!说的正是本县虽然地处长江之口,百姓比其它地区的要富庶殷实一些,但也是天灾**不断。天灾者,就是这里的水利工程常年得不到维修,荒废日久,故而经常发生旱灾、涝灾和虫灾。而**,说的就是这里的邻国之兵经常从海上潜入长江,对沿岸各县进行骚扰抢夺,烧杀劫掠,而这里土匪也是盛行,因其经常与乡绅联合,打家劫舍……
谈着谈着,山伯的愁容顿起,没想到这其中的厉害关系,竟然环环相扣,复杂异常:
欲安鄞县,需先灭匪拒兵,拒兵需要招募兵源,修建城墙,加强海防,但没有巨额财物支持如何进行?而这灭匪,尤以东吴镇太白山的山贼和东南方四十许里东钱湖的水寇为甚,这山贼和水寇又互相勾结,两地最近处相去仅仅才二十许里,有如常山之蛇一般,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欲灭贼寇,难啊!这兵源何来?财物何出?如今战事纷起,朝廷上正焦头烂额,看来是帮不上忙了,只有自己想办法,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可能就是那天在银安殿中,万岁钦赐的手诏了吧!百姓是万万不能再加赋税的,还是要以乡绅作为突破点。可关键是这乡绅贼寇为了一个利字又互相勾结,用多少官府的库银才能把足有百余人的一众乡绅收买?况且这库银是朝廷以备不时之需的,如今来看随时都有可能抽调,万万不能动啊!无论如何还得以乡绅作为突破点,看来诱之以利是不行了,还有什么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在官场商海摸爬滚打数十载,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这,有用么?就连山伯自己一想到这个主意也是心虚的很!……
一旁的赵师爷看到梁县丞在苦苦的思索,于心不忍,便小心的轻声言道:
“大人,这劫匪流寇为祸乡里又不是一年两年了,朝廷也曾大力剿匪,无奈山贼草寇占尽天时地利,故而战果甚微,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嗯?”山伯从沉思中惊醒,想想也是,看来这剿匪一事虽然当紧,但眼下还有一件更为当紧之事要做!于是对赵师爷言道:
“算好了么?昨天一桌的酒席花费几何啊?”
“回大人的话,菜单以及单价和总价都已经写在上面了!请您过目!”
说着,赵师爷从袖中拿出一份菜单递了过来。山伯接过一看,但见上面写着:
烧酒650文
苔菜拖黄鱼366文
苔菜小方烤300文

网油包鹅肝400文
锅烧河鳗420文
雪菜大黄鱼380文
黄鱼海参450文
全虾仁360文
黄鱼鱼肚420文
清蒸河鳗310文
火瞳全鸡490文
虎皮全鸭450文
咸菜卤蒸蛏420文
素烧鹅160文
黄鱼海参羹330文
……
……
每桌费用为8600文,17桌共计146200文,合146两白银零200文铜钱。
望着昨天吃的菜谱及价格,山伯不由目瞪口呆,越向下看越觉得心惊肉跳:
乖乖!了不得啊!平时我每天的饮食最多才十二文钱,没想到啊!这一桌饭菜就吃尽了我将近两年的伙食,乖乖啊!我的天!这些乡绅可真够奢侈啊!嗯~!他们可真是有钱啊,看来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叫他们破点财了!
念及至此,山伯说:“念明兄,您知道我想统计这些开销的目的么?”
望着微微摇头的赵师爷,山伯于是叫他上前坐了坐,从案上拿起了一沓草稿递给他。
师爷疑惑的看了看山伯,见到他正微笑的看着自己,于是慢慢的接了过来,可是越向下看越是心惊,看到最后不由抬起头来:
“这……梁大人,这恐怕不妥吧!”
山伯微笑着看了看他,摆了摆手,制止了他继续向下说。一抬手,从书案边又拿起另一沓草稿,递给了师爷。
师爷接了过来,就连一页还没有看完,就骇得双手乱抖,甚至就连这几两重的手稿都拿捏不住,有几张更是掉到了大腿上……
山伯叹了口气,目光凝重的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慢慢的从他的长衫上拿起了那几页手稿,放在了桌上。
良久,两人都没有说话……
还是山伯首先发了言:
“这两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师爷望着山伯,良久才道:
“这?大人知不知道县令的年俸是多少?”
“月俸白银15两,年俸180两!”山伯淡然的回答道,就象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
“那您真的准备将这146两白银零200文铜钱捐出去?”
山伯无语,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第二件事,可是大逆不道啊!”
山伯仍旧无语,恭敬的从袖中拿出一卷上好的蚕丝绫锦,慢慢的展了开来!
师爷一见大惊,赶紧从椅上站起,跪下叩首!
山伯还是没有说一句话,静静的注视着师爷,过了一小会,才叹了口气,说道:
“起来吧!”
师爷恭敬的起身,接过山伯递过来的这卷绫锦,努力制止着双手的颤抖,小心奕奕的打了开来!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直到确认这是事实了,才又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山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