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上海人精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小屁成了肖杰的直接下属,名称为经理助理。
不过马小屁发现自己总算跟对了一个上司。
肖杰40岁左右,是个海归,也是个很开朗的上海男人,尽管头上开始有些谢顶,但绝没有老色鬼那种让人不舒服的小聪明。
肖杰很民主,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让大家一起参与,用一句英文说是“Brainstorm”(头脑风暴)。他有时会很注意发挥马小屁的作用,会说一句,“小屁,你觉得呢?”
这么一句话让马小屁能激动半天,到上海工作2年了,除了马小屁自己暗地标榜自己博学多才有能耐,从没有那个上司把他的意见当回事。马小屁心想,我总算达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四层了,终于开始获得他人的尊重了。
对肖杰来讲,经过和马小屁接触,他觉得马小屁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除了学历比较低之外,他的知识储备很多,但是这些知识却全转化成一种与人对抗的卖弄,没有形成生产力。
肖杰想,既然马小屁成了自己的助手,就要把他用活。
当然马小屁的很多东西对肖杰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有很好的启发,比如对上海人的讨论,肖杰印象很深刻。
那是一次闲聊。肖杰开玩笑对马小屁讲,“小屁,你这个新上海人对我这个老上海人有什么看法没有?”
“肖经理,怎么又拿小屁开刷,我怎么敢对自己的上级有看法,而且我现在没有上海户口,也算不得新上海人的。”
“呵呵,那你来上海2年多了,谈谈对上海和上海人的看法如何。”
“这个问题,我还真有些看法。”马小屁笑笑,继续说,“上海在宋朝时原本是一个小镇,那时并没有上海的说法。一个历史学者说,在1843年之前根本没有上海人。随着鸦片战争,随着南京条约,上海的重要性出现了,因为上海被英国等认为是最佳的通商口岸,被强迫开放了。上海的发迹得益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正是因为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加上美国的高度发展,上海成为纽约和伦敦之间的中转站,老外的重视,让上海有了腾飞的资本。那时香港还是一个臭水港。”
肖杰“哦”了一声,表示出自己的兴趣,“那后来呢?”
“经济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人来上海当老外的雇工。我们经常说台湾有亲日倾向,是因为它做了50年的日本殖民地。上海不是殖民地,但却是半殖民地,那时的会审公廨在上海,租界林立也是在上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在上海。那时,与国外殖民主义的发展同步,上海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比今天上海在国际的影响要强很多倍,只不过那时的主人公不是中国人,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不要光谈上海的历史了,你谈谈上海人。”肖杰点点头,笑着继续说。
马小屁说得上了瘾,不管对错,就一咕隆地讲了。
“上海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不受到国外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也是在那时,民主、秩序的思想也在中国传播,上海市民率先接受,比如上海的工人是当时中国最有纪律的工人。当然还有不好的东西,这种东西的直接表现就是外国人看不起上海人,上海人又看不起内地人,一环套一环,这也被称为后殖民主义思想。”
“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抵制的,它会延续。现在的上海尽管与过去的上海又有很大不同,但是上海人的文化习惯却没有改变。上海因为新中国的成立,与西方国家隔绝了关系,香港随之代替了伦敦、纽约纽带的位置。上海进入了新中国,有四大部分人闯进了上海,陈毅和粟裕带着主体为山东人的华东野战军到了上海,山东人因为政治的原因逐步占据了上海的一大部分位置;因为上海要重新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人,就从无锡等一带抽调了工人进来,而浙江宁波、温州一带的人则组成了解放后商人的基层,再加上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老上海人,就组成了今天的上海。”

“不论是谁,只要是30岁以上的人,查查父亲籍贯,只有少数是上海本地。但上海是个大熔炉,尤其是延续下来的文化,把每个进入上海的外地人同化,可能上代人进来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只要出生在上海,他就有了历史上海的痕迹。他是民主的,讲秩序的,他也是看不起外地人的,但稍微还带着崇洋媚外的情结,尽管他不愿意承认。”
“当初政府一直在说上海精神,提倡做可爱的上海人,但是历史的底蕴是无法改变的。上海人在做事的时候,不会完全服从于某个人,但是他会服从秩序服从规则。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上海的男人在街上吵架却不打架,有人说这是一种非男人表现,其实这是上海的精神,因为上海男人知道如果一旦动手,很有可能遭到规则的惩罚,而吵架不会违反社会的规则,所以你很少看到上海本地人犯罪,即使犯罪绝对不是抢劫,而是带点智商的诈骗;上海的男人也是民主的,因为在很早的时候,他们就被熏陶着国外男女平等的精神,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内地一些地方也是一朝一夕不能达到的,所以外地人进入上海,会有很多不适应,有时会感到是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这是文化的对抗,也是历史形成的。确实,上海人有资本,特别现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属于强势,而上海最早和国外的文化有过亲密接触,这种强势的思想一直遗传下来,它会在每个场合无形发作,而上海人本身可能还没意识到。今天明天后天,以至于更远,这种看不起思想会长久存在,就如国外一样,美国人法国人等等发达国家人,现在即使中国搞得再好,他们也有一种歧视,不是经济上的歧视,而是文化上的歧视,因为他们认为最先进的文化都诞生于他们那边。在国内也一样,深圳经济发展了,被认为是暴发户,因为缺少文化,而上海发展则被认为是一种贵族气质的重生。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正如一个上海本地人讲,只要她是一个上海出生的女人,也许文化学历非常低,但是她骨子里包含着高贵的血液,这是一种天生的东西,外地出生是很难培养的。真的很有道理,根据我和一些基层上海人的接触确实如此。”
“太懂得规则,生长出的是循规蹈矩的人物。它会产生最厉害的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体育健将、高级白领,他们都是好孩子;但是却生长不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商人。所以全国最富裕的人,绝对不是上海本土出生的,而是一个新移民。上海的最高领导人也不会是上海本地出生的,一定是外地过来的。这也是文化的作用。”
“所以我想,如果在中国哪个城市会率先完全依法治市,那必定是上海,因为它具有这种底蕴,上海市民讲规则,只要制定的制度一般都会遵守,他们会责怪责任人,但一般不会责怪规则。讲民主、讲秩序、但又生活习惯西化、看不起外地人,这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上海人。”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