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聆听妙音焦尾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烈的震荡把大家颠簸的七昏八素,一个个东倒西歪,有些人受不了干脆吐了出来,那鲤鱼精气急败坏的吼:“妈的,在我老头子嘴里吐啊,小心我把你们都丢到水里。”
一句话惊的那些呕吐的人强忍着翻滚的肠胃,紧闭着双唇不让自己再吐出来。琪簧扶着站立不稳的行健说:“行健哥,这里真是鲤鱼的嘴里?那鲤鱼也就丈许长啊,能装下我们这么多的人?”
行健点了点头说:“是在鲤鱼的嘴里,我们现在都变小了。”
鲤鱼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从鲤鱼的嘴里可以看见万千的水花四溅飞落,带着水气的风呼呼的吹了进来。鲤鱼向着对岸游了过去,眼看着对岸的树木越来越清晰,由小变大,宽阔的河面瞬息间就飘然而渡,还没等行健他们明白过来,鲤鱼又呼气一吐,行健他们全都人仰骆驼翻的落在了岸边。
行健他们狼狈的站了起来,兵士们爬起来又去安抚受惊的骆驼,好半天才把骆驼规整成队形。那鲤鱼对行健他们说:“好了,老汉我答应你们的事情也做到了,睡觉去了。”鱼尾一摆,一头潜进了河里,不见了踪迹。
行健看天色已晚就在河边驻扎了下来,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行健他们继续赶路,走了十多里,渐渐刮起了黑风,树木绝少,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黑石,说不出的怪异。
再向前走了三五里路就出现了一道山岭,岭上参天古木遮天闭日,其间百花绽放,繁闹艳丽。行到岭下就听见一阵婉转百变的音乐声,听到耳里如沐浴光华,涤尽俗念,众人皆不禁驻足倾听,浑然忘我。
只见岭上百鸟翩飞而至,纷纷云集,随乐鸣舞,无论是老鹰还是黄莺都融洽相处,众人对着眼前的奇景视若无睹,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等音乐停止了,众人意犹未尽的叹息了一口气,百鸟在岭上盘旋了良久才各自飞散。
琪簧好奇心发作了,说:“行健哥,我们上去看看是什么人演奏出这般美妙的音乐出来的,好么?”
行健点点头说:“能演奏出这般仙乐出来,绝非一般人,定要结识结识了,走,随我上岭去看看。”
几人爬上山岭,就在参天大树间,人为拓出的一片开阔地上修建着几间小木屋,屋前垒着一座石台,上面有一个黑衣女子,盘膝坐在一个坐垫上,面前的矮几上放着一张古琴。
见到几个人走了过来,那女子讶异的说:“几位客人,来此何事?”
行健见那女子虽是身材婀娜,却面容漆黑如墨,行健心中不禁扼腕叹息,想不到如此一个兰心惠质的女子,竟然形貌如此丑陋,真乃造化弄人啊。
行健施了一礼,说:“路过岭下,聆听到小姐的无双琴技,不由心生仰慕之情,故而不揣冒昧,上岭造访。”
那女子笑笑说:“原来都是知音人,既然相见就是有缘,山野之人,无甚款待,便让小女子为诸位弹奏几曲,以酬惠意。”
那女子调了调琴弦,伸出纤纤十指弹了起来,叮盯咚咚,时而如烟波浩淼,时而如高山巍峨,时而如和风细雨,时而如铁马金戈,时而如情人低语,时而如大漠秋风……

几人如醉如痴间,琴音戛然而止。
行健看了看那古琴,其尾有燎烧过的痕迹,问道:“这琴难道就是汉时的焦味琴么?”
那女子含笑的说:“公子说的不错,这正是焦尾琴!”
琪簧好奇的问:“什么是焦尾琴啊?”
行健说:“这我在书上读到过,《后汉书·蔡邕列传》上说,吴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见火中有烈烈之声,知道这段桐木是良材,就取了出来,请制琴师裁造为琴,果然其音美妙,因其尾有焦痕,所以当时人都唤此琴为焦尾琴。”
琪簧哦了一声说:“原来此琴还有这般来历啊。”
那女子颔首不已,说:“公子果然是知音,若是喜欢,小女子便把此琴赠送给公子好了。”
行健摇手不止,说:“虽然琴音我可以欣赏的了,忝为一知音罢了,但演奏之道却是从来没有学习过的。”
那女子说:“公子若是想学,我这里有一册古琴技法,可以一起赠给公子的。”
琪簧也怂恿着说:“行健哥你就接受了这位姑娘的好意吧,你学会了琴技,我就可以经常听到你弹琴了哦,嘻嘻。”
行健想了想说:“那好吧,既然小姐好意相赠,在下就愧受了。”
那女子开心的笑了,把琴和书册都递给了行健,说:“公子不以相貌取人,且对音乐的意境感受颇深,来日定能令此琴大放异彩的,公子请回吧,小女子就不送了。”
行健他们拱手告别,走了几丈开外,几人再回头一看,都不禁啊的叫了一声,原来那几间木屋和石台全不见了,只看到一棵棵高大的树木。
几人走下了山,带着队伍继续向前走,琪簧问:“行健哥,你说我们刚才碰到的女子是怎么回事啊?她是什么来历?”
行健想了想说:“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那个黑衣女子是妖灵,是焦尾琴的妖灵。”
琪簧奇怪的问:“你怎么这么想?有什么根据么?”
行健说:“你还记得她的样子么?漆黑如墨,那琴的一端也是被烧黑了的。”
琪簧点了点头说:“你说的不错啊,那姑娘可能真是焦尾琴的妖灵耶。”
队伍一路上顺着大路前行,下午就看到了一个大的集市,街道上行人稠密,往来穿梭,一问之下,却是到了大力国,只见其国人无论男女老少皆力大无穷,看似瘦弱的人都能力举千斤。
街上挑担的人都用的是硕大的铁筐子,扁担也是生铁打造,筐子里装满了货物,码的高高的。卖柴的人直接扛着一棵大树,卖酒的人双手各举着一个大酒缸,一个农夫赶着一头黄牛过来,看到街上实在太堵了,就干脆把牛举过头顶穿过了人群。
街角有几个小孩在踢着一个跟他们差不多高的石球,一脚踢出那石球就咕噜噜滚出好远。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各抱着一个巨大的石狮子,悠闲的走了过来,石路上被踩出了一道道裂痕……
大家看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