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名将之花’凋谢在杨成武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处分我已经背过了要是林家人问起,我自会应付,你们只管把这几个村的民兵带走。”根据边区的命令,驻扎柳条沟村的部队不许挪窝,但刘子傅可不这么想,他明白这是边区为了保护林家,才这样下令的。但现在日军的进攻被打退了,再在这里驻守一个团,实在有些浪费,于是他鼓动范虎和王彦宾,带民兵队去前面参加冬季反扫荡。
“这能行吗?”范虎犹豫道:
“没事,黄司令不是说了吗,咱们团一个人都不许动。但民兵不算咱们团的编制。这里守上一个团就够了,这么奢侈的民兵队不拉出去练练,可实在对不起那些装备。”刘子傅看着一脸犹豫的范虎和有些兴奋的王彦宾。
“范虎,要不我和老刘留下,你带着民兵队走,这样上面追查下来,我和老刘来扛。”王彦宾十分明白这时出兵的好处和意义。
“那好!”范虎下了决心。
“你到那头,别忘带我向杨司令问声好。就说红四团的兵没孬种”刘子傅说道:
“好的我一定带到”范虎答应道:
就这样范虎所带的民兵队参与了黄土岭战斗,由于民兵队所带武器众多,在战斗时,被按村分派到各战斗团担任火力支援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任务,获得第一军分区的通令嘉奖。
就在黄土岭战斗结束没两天,两匹快马冲进柳条沟。
“快找林家,有急事。”来的干部顾不上多说,便拽上王彦宾让他带路找林家办事。
“林先生,不知您有没有治疗感染的特效药?”来的干部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还真不清楚。”毕竟林家不是医生或者药剂师,为此林玉山也有些犯难。
“我们要救一个国际友人,现在他病的很严重。”干部焦急地说道:
说道这里,林家人多半猜出那个国际友人是谁了。“你是医生不?”一旁的林宪天问道:
部下意识地回答道:
“那好,你等着。”说完,林宪天起身下了地下室。过了半个小时,林宪天扛着两本近似城砖的书籍来到客厅。
嘭、嘭、两本可以砸死人的书籍撂到茶几上。伸头一看,原来是两本药典。
“这?”干部有些不明白。
“你查,我们想办法搞,不过(药品)量不会太多。”这林宪天想出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干部也不多言语,抱起药典就开翻。“你最好多挑几种,兴许那种我们就有。”林宪天也怕他要的药品,科考船不提供。
还别说,我们这位国际友人很幸运,林家库存药品中正好有一盒药剂对症,于是两个干部又快马加鞭地赶回唐县。
“阿部规秀还是没躲过那一炮。”林宪天听着新华社播发的新闻说道:
“算他活该倒霉。”一旁喝粥的林玉山说道:
“你们爷俩说谁呢?”许红莲端着一锅汤进来。
“阿部规秀,鬼子的‘名将之花’,凋谢在杨成武手中了。”林宪天向许红莲解释道:
“就是前段你说(历史中)死在黄土岭的那个鬼子军官?”许红莲问道:
林宪天点点头。“听村里人说,邻村又去参加战斗的,赶上鬼子放毒气,死了四个。”许红莲说道这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鬼子就是这样,打不过就毒气开道,什么时候咱家也能让鬼子尝尝被毒的滋味”林宪天感叹道:
鬼子的冬季扫荡结束,一直积压在林家洞库里的机床也得以运出,这次运输活动,才让一直闹不明白林家是如何存储物资的边区,看明白原来在林家住下的山谷里,还有一个如此庞大的地下洞库。
之所以林家敢把洞库亮出来,也是又考虑的。一是用山谷中空地做运输艇的登陆场,迟早要被发现。索性用洞库来引开视线,同时再他处另开辟一处登陆场。二是,林家在附近山中的新基地已经建成,这个山谷中的宅院,只是剩下掩护功能和外交功能了。
“必须保护好林家,在总部的兵工厂建成投产之前,第一军分区第四团一个人都不许挪窝。”这是聂政委给黄司令员下的死命令。
第四团在边区的大力扩充下,已经由原本的五个步兵连扩编成,拥有六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排的主力团,同时所驻扎村子的范围也扩大了。不扩也不行,一个村子也养不了那么多的人,就拿柳条沟村为例,这个比较大的村子,只驻有第四团团部和两个步兵排。不过第四团占个别的团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第四团扩到哪里,哪里的民兵的装备马上更新,向老民兵看齐。所以搞得友邻部队怨声载道。

“这些就是向你们总部交付的第一批仿型机床。”林玉山指着从洞库里拉出的一口口木箱。
来接收的干部看看木箱上的标重和编号说道:“林先生,这是我们要的机床吗?”
“是你们要的,只是为了减少运输产生的破坏,我们重新包装了一下。”林家为了减少运输的麻烦,尽量把机床拆散,这样虽然方便,但是到了那头,再按照总装图(不是详细的装配图)把机床装配起来,这里面的学问可就不少了。(牵扯到装配钳工的手艺)
“这是所有机床的木箱编号本,别弄丢了,不然到那头拆箱,你都不知道哪件是哪件。”林宪天把一个本子交给干部。
“爸,你说他们还能把咱们拆散的机床装起来吗?”林宪天看着干部带着木箱走后,有些疑问。
“装是一定能装起来,但精度不一定有保证。”林玉山以他多年钳工经验判断道:“不过也不保证,那头有八级机修或者装配钳工的存在。你还记得以前我给你讲过的老钳工的故事吗……”
进入12月林家发生的最大一件事,莫过于林家在东峪村的老宅,让人给砸了。不过来犯的郭家也没得好,参与打砸抢的家丁,被安置在屋中的集束手榴弹炸死3人。
在林家老宅被砸后两天,解东升迎接到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林先生,你不是去晋察冀边区了吗?”解东升打着灯笼看着一身棉袍的林玉山。
“我这次来,只是来处理一下老宅的问题。”林玉山进屋把来意和解东升说了一遍。
“这是我家的房契和地契,以后山上那座小院就归解先生了。”林玉山把老宅的房契交给解东升。
“这?”解东升有些糊涂。
“这次我家彻底搬家,这地方不能待了。所以这间小屋就做你们的新据点吧。”林玉山向解东升告别后,顺后山小路来到登陆场,上登陆艇回家了。
除了林家老宅被砸外,还有两件事情。一是林宪天成功仿造出掷弹筒和50榴弹。二是林玉山根据主脑提供的防御模块,自行完成了山谷进口的防御保护工作。当然地下掩护工程也完工了。
可以说,现在的林家,只要不遇到鬼子带着几吨炸药到山谷里搞破坏,轻易不会被鬼子占到便宜。
“儿子,你看这是一包什么(东西的螺丝和销子?”许红莲把一包装满标准件的口袋扔到桌子上。
“妈,你是在哪发现的?”林宪天看着这包有些眼熟。
“在地库二层角落里发现的。”许红莲是在下地库检查卫生时,发现的这包标准件。
“坏了!”林宪天一拍脑袋。
“怎么了?”许红莲紧张地问道:
“这是那批机床上的零件。”林宪天突然想起,是自己把这些标准件遗忘在角落里的。
“那怎么办?”许红莲也有些急。
“还能怎样,赶紧把这些标准件送过去。”林宪天说道:
马上追,肯定是不可能了,估计追到半路,那头已经开始拆箱装机器了。只有尽快通知那头,箱子里的机器缺零件,是首要任务。
这面林宪天找范虎,想办法通知太行山那头机器缺零件的事情。那面去主基地查看建设进度的林玉山也刚刚回来。
“你们爷俩把把人家的零件落(la)家里了。”林玉山一出地下室,许红莲就开始数落林玉山。
林玉山看看那包标准件说道:“实际少了这些销子螺丝,那头的机器也能装上,只是十分费劲。”
许红莲一听这是哪门子邪理,缺零件还能把机器装上。于是便问:“缺这东西,那头能装上吗?”
“也能,只要用测量一下放这些零件的位置尺寸,再配好公差,一般都能装上。”林玉山很自信地说道:
不过林玉山有一点没说,那就是现在不是现代社会,标准件几乎买不到,而且在八路军那种严酷的生产条件下,即使测量出来,想产生出来,也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不过为了应付许红莲的责怪,林玉山也有想这种办法应付了。
对于机器里缺零件的问题,范虎很重视,在接到林宪天的消息后,派了两个通讯员骑马赶赴第三军分区司令部,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电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