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 八路军有坦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的天地真广阔林家一家三口站在广袤的草原上看着遥远的地平线。
“行了,景看完了,该干活了。”林玉山拍了拍遥望远方的林宪天。
“这次我发射的是减装药穿甲弹。”林宪天趴在坦克炮塔外面,再往炮塔门里看了一眼,确认里面的工装上的滑轮是否正常。
“注意了,放炮了。”林宪天喊完,拉动炮绳。
轰,一声炮响,炮弹击穿500米外的立直摆放的钢靶。“林宪天,你设计的穿甲弹,打穿了50厚的均质装甲钢板。”许红莲兴奋地在运输艇里通报,扫描仪查看到的结果。
“老爸,你把车向后开500米,我试试全装药穿甲弹。”林宪天对正往车里钻的林玉山说道:
“好,50玉山回复道:
这次可没像第一次那样顺利,一连打了四炮都没上靶,直到第五炮才上靶。结果还是击穿。
“看来这个套用的瞄准具有问题,明面测量是1003米,这上面要到1200米才能打中。”林宪天对林玉山说道:
“那你回去修改一下。”林玉山活动活动发酸的胳膊。
除了测试穿甲弹,还要测试榴弹,为了试验引信是否能正常使用,林宪天特意用普通炮弹改造了四发发烟弹,只要一,如果引信正常,将只在弹着点发烟,如果不正常,烟迹就会划出一条抛物线。
首先还是百分之七十减装药炮弹,测试两发正常,全装药测试两发正常,最后是实弹射击。这回林宪天不敢趴在炮塔外面拉炮绳了,足足把炮绳接出约五十米外,趴在挖好的一道浅沟里才敢拉动。
一拉,没响;再拉,还没响。林宪天心里有些发毛,赶忙让运输艇上的许红莲扫描一下看看结果。许红莲回答让林宪天更加发毛,“里面一切正常!”
最后林宪天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靠近坦克,爬上坦克,顺着炮绳往炮塔里看。“击没击发?难道是哑弹。怎么办?”林宪天脑门子上开始淌汗。
林宪天坐在坦克外面想了半天,决定再拉一次炮绳,如果再不响,估计就是哑弹了。
林宪天重新整理好炮绳,下了坦克,没有回到浅沟,而是趴在坦克后面,因为林宪天自己估计,如果炮弹炸膛,坦克后面应该是最安全的。
一拉,轰,坦克后退了一下,炮弹打出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林宪天擦了一把头上的虚汗,自己问自己。回想了半天,林宪天没有得出个结果,再打一发,还是在坦克后面发射,顺利击发。
再打一发,在浅沟里,没响,再拉,还不响。“滑轮工装没问题,难道是角度问题?”林宪天看到坦克后面和浅沟不在一个角度。在坦克后面一拉,炮弹击发。“就是角度问题。”林宪天捂着震得嗡嗡直响的耳朵想到。
这一连串的炮击让林宪天的听力大受影响,在此后的几天里,林宪天的耳朵一直直响。得知这一消息的边区,把一直晋察冀活动的白大夫给请来了。
“这是白求恩大夫。”看着一个憔悴的白发外国老头,林宪天心想,这就是白求恩大夫。
白大夫在听完林玉山的叙述后,说林宪天的耳朵是因没有保护好,而听到巨大声响产生的震伤,这回知道病因就好办了。随后白大夫又给第四团的伤员检查了一遍身体。
“真是好人呐!”许红莲看着离去的白大夫说道:
“但愿他能一直活下去。”林玉山搂着许红莲说道:
白求恩大夫没有活过这一年,虽然他躲过的病毒感染,但是那次感染对他的身体伤害很大,加上连日劳累,积劳成疾,最终在这个冬天去世,享年5尔曼.白求恩rmanBeth1890~1939
一连一个月的测试试车,林家终于大概摸清了T-34坦克的基本性能。
“爸,我要是爬不出来,你还要拽我一把。”林宪天在钻进T-34坦克电瓶室前,对检查发动机的林玉山说道:
“知道。”林玉山挥了挥手。
不开不知道,这开坦克的学问也不少,在平路上倒也好说,等遇到坡坡坎坎,林玉山的那点汽车驾驶技术有不够用了,坦克的倒爆,发动机的临界转速,光是这两条引起的事故,就让林玉山换了5台发动机。还好林家已经能制造发动机了,不然这车又成了空壳车了。
此外还有爷俩的行头也是一换再换。最初爷俩没有合适的坦克服,为了工作方便,就用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代替坦克服、坦克帽和坦克靴,后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身行头不能满足测试需要,林宪天边让许红莲想办法制作专用的坦克服、坦克帽和坦克靴。

“红莲,你给我揉揉腰。”虽然林玉山在林宪天面前一贯很坚强,但在自己妻子面前,就没有那么坚强了。这不被坦克震的腰疼的林玉山,正趴在床上让许红莲给他揉揉腰肌。
此时的林宪天正躺在按摩椅上,想着如何继续改进T-34坦克。
今天李晨特别郁闷,因为他刚刚得知,林家准备对一款新型坦克进行宣传,虽然这款坦克是在苏联T-34/76型坦克的基础上修复改造的,但回头一看自己大队里的几台坦克,真是一个天上,一个下地。
“这算怎么一回事?前脚咱们买完坦克,后脚他们家就推出新坦克,这不是气人吗!”李晨看着洞库里的坦克,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你那些坦克是人家按废铁的价格处理给你的,也就是说,是人家不要的。”陈秦山低声说道:听到这句话,李晨有气也撒不出。
“听说这T-34是老大哥的新锐坦克,林家从哪里搞到的?”刘昌平低声问范虎。刘昌平认为林家后面的势力,一定和德国有合作关系,不然怎么能收罗到如此先进的武器。
“不知道,听林宪天说,都是从苏德战场上收罗到的。”范虎心不在焉地说道:现在的范虎只关心这车性能怎么样,要多钱才能搞到手。
“先看看林家怎么说,咱们再上报。”王彦宾低声对刘昌平说道:
“这车是样车,我家打算趁这个冬天到外面宣传宣传。”林宪天对围观坦克的大小领导说道:
“那你打算上哪里宣传?”刘昌平问道:
“预定第一站是边区机关的所在地。第二站是冀中平原,这山区不适用坦克,只有平原才能发挥坦克的真正效能。”林宪天把计划和这位负责安全的领导说了一遍。
“你的后勤怎么办?”李晨问道:这也李晨最关心的问题,之所以战车大队一直窝在柳条沟,就因为后勤无法解决。
“这是秘密,无可奉告。”林宪天想:“我总不能告诉你,我是靠运输艇来保证后勤保障的吧。”
“那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刘昌平问道:
“估计就在最近几日,我们临行前一定通知你们,范团长别忘给我们家准备一个班的战士。”林宪天叮嘱道:
“这个班我们大队派。”李晨赶忙把话头抢过来,范虎一看李晨抢过话头,也不言语了,他知道这是李晨想派人学习。
几天后,林家的T-34坦克搭乘着一个班的战士,开往阜平。坦克搭载步兵早有先例,不过我们这些步兵同志显然不适应上下颠簸的行进方式,一路上除了怕自己被颠下去,而把自己绑在炮塔置物栏上外,呕吐则是第二常见现象。
坦克的到来给边区高层震动很大,虽然现在边区已经建立起一支战车大队,但是高层都知道那个战车大队,目前还没有战斗力。这次看到一辆齐装满员的坦克开到阜平,阜平沿途的老百姓都十分欣喜地传诵:“八路军有坦克了。”
聂政委看着T-34坦克高大的车体问道:“能批量生产吗?”
“可以,只要你们有足够的钱去购买。”林宪天把一架相机支好回应道:
聂政委听后皱皱眉头,心想:“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进行大生产运动,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如果现在继续购买林家的坦克,中央财政不算,光是边区财政就要破产。如果是赊借,总部已经干过一次,边区还能再干一次吗?”
“没事,你们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等你们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日子就会好过。”林玉山拍拍紧锁眉头的聂政委。
“好了,想来照相的赶紧过来,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林宪天吆喝着。
于是一群干部战士和群众都围着坦克照相,至于相片,只有林宪天回到基地后才能洗出来。
“同志,你这相机是那里产的?”一个南方腔的干部问林宪天。
林宪天笑着说道:“保密。”说完把相机旋下,揣到坦克服的衣兜里。林宪天的相机是数码产品,在这个时代属于超时代产品,虽然林宪天把相机的外形改成和这个时代相机类似的外形,但还是让有心人看出破绽。
“我看你照了那么多张,是不是胶卷用完了?我们这里有暗室,随时可以洗。”那个南方干部不死心地说道:
“没事,我这是外国的先进产品,照个百十来张没问题。同志……谢谢!”林宪天赶忙想把这个干部甩掉。
那个干部看林宪天有意回避他,便打个招呼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