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到“敌后之敌后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日军不断压缩边区的地盘,边区也想出了对应的招数,到“敌后之敌后去”就是说敌进我进,你朝我这里来,我也到你那去,我们钻到你后面去,在你后面搞个鸡飞狗跳墙。www.xiaoshuodaquan.com
于是大量敌后武工队被组织起来,柳条沟也也派出了七支敌后武工队下山进入外线地区。
“一定要给武工队配齐短枪,不知道林家还能搞到武器不?”过来检查工作的查部长问道:
“不清楚,最近林家有时有人,有时没人。洞库也封闭了。”王彦宾说道:
“要不先从我们团抽调一批驳壳枪支援武工队。”范虎抱着膀子说道:
“看来只有先这样了,这是边区准备购买驳壳枪的钱,等你们找到林家人时,在委托他们购进一批。”查部长把几根金条和一担银元交给王彦宾。
坦克的后续扫尾工作还在接续,林宪天根据记录的冀中战斗经验教训,对坦克又进行进一步完善。
“不得不说,老毛子的T-34就是皮实,耐造。”林宪天对来查看进度的林玉山说道:
“这也是继承了老毛子的一贯特点,简单、憨实、谁都能造。也算是一款经典的战时武器吧。”林玉山对这款坦克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T-34坦克和德国的虎式或者其他德国坦克,根本是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一种是战时消耗品,一种战争耐用品。虽然设计理念不一样,但作为坦克的三大技术指标,T-34可一点不落后。可见在这方面德国人就不如苏联人了。”林宪天回想起一些军事网站上的苏德武器之争。
“这也能看出俄罗斯民族的本身特性,粗枝大叶的同时也不乏细腻。”林玉山踢了踢坦克的负重轮。
“是呀!该粗(糙)的地方粗,该细(致)的地方细,作为一种战时生产的武器,用最经济的方法完成同等价值的目标,这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所在。不过回头想想,如果在和平时期,还是德国的坦克比较经济,毕竟那是耐用品。”林宪天笑道:
“可惜现在不论这个。”林玉山探头看了看林宪天正在修改的图纸。
通过这次对T-34坦克的改进,林宪天长了见识,也明白了,这种大产品不是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能消化掉的。目前整个改进后的坦克,除了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连同没有改动外,其他多多少少都有些改动。
42年4月林家的改造新型T-34坦克正式登场,可惜八路军暂时买不起。
李晨的战车大队,由于油料、弹药、配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直在柳条沟趴窝。
“这是山西那头缴获的汽油。”陈秦山指着几个战士从毛驴身上卸下的汽油桶说道:
“不用不知道,这坦克简直是油老虎。边区上次送来的几大桶汽油,我们还没启动几次,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李晨插着腰,看着战士们把汽油拎走说道:
“等吧,听说过段时间,延安会送来一批汽油。”陈秦山低声说道:
“真的?”李晨低声惊呼。
“还能骗你,听说有十几吨。”陈秦山也有些兴奋,尽量压低声音说道:
“那上级答应的弹药呢?”李晨拉着陈秦山到僻静的地方详谈。
“你要的两种口径,柳树店兵工厂都没有。不过上级领导决定,大坦克用两门缴获的四一式山炮来改造坦克炮。,小坦克的炮弹柳树店正在组织攻关,估计七、八月份就能拿到炮弹”陈秦山认真地说道:
“那山炮的炮弹呢?”李晨最关心的是炮弹的供应问题。
“柳树店兵工厂提供,不多,一门炮配50发炮弹。”陈秦山伸着巴掌在李晨眼前晃晃。
“不少了,不少了。去年边区山炮连为打个据点,才批下两发炮弹。我这比他强多了。”李晨知道现在边区迫击炮炮弹比较充裕,但山炮炮弹补充起来十分困难。
“还有你高兴的,听说这次去延安学习就有你一个。”陈秦山把最好的消息告诉了李晨。
“那战车大队怎么办?”李晨听到去延安学习的消息很高兴,但他马上反应过来,他走后,谁来接任战车大队长的职务。
“放心,你走后,柳树店派来的干部,暂时接管战车大队。”晋察冀战车大队可以说是,八路军掌握的第一支装甲力量。对此不管是总部,还是延安都对战车大队寄予厚望,所以借此机会,把战车大队的指挥员调往延安学习。

这是孙先楚第二次来柳条沟,记得第一次带着制备合成氨的设备,狼狈回到陕甘宁边区的情景,现在想起就觉得脸红。
“这是延安来的孙先楚干事,这是晋察冀边区战车大队大队长李晨同志。”陈秦山把两人的情况相互介绍了一下。
“我这次来战车大队的目的,是帮助战车大队对原有的坦克炮进行改造,同时接任李晨同志的工作。”孙先楚把自己来的目的通报了一遍。
“这是我部的人员装备编制表,现在正是移交孙队长。”李晨对这一天的到来也早有准备。
军人做事,讲究雷厉风行,部队的交接工作很快完成。这里除了李晨、陈秦山的配合外,战车大队上下对李晨能去延安学习,都十分羡慕,期望自己也能去延安学习一次。
“历史书上说,现在延安的整风开始了。”林宪天翻着历史书说道:
“这政治问题,咱家还是低调的好。估计的内部事物,闹不到咱家头上。”父母对于整风被某些人操作成为整人的工具,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对了,现在咱家是否开张,接着兑换武器弹药?”林宪天征询父母的意见。
“可以,红莲,你在这几天准备准备。”林玉山对许红莲说道:
“好的。”许红莲现在有个好想法,就把原来凭票领取模式,换成仓储超市那样的购物模式,从而减少中间操作环节。
小清河通往柳条沟的水渠,现在成了柳条沟的生命渠,柳条沟70%的用水都从这里引进,正因为有了这个水渠,在柳条沟也第一次有了水田。
“山伢子,你看这多像咱家乡的水田地。”陈骞站在水田里,直了直有些发酸的腰说道:
“陈大哥,我可没水田。”弯腰插秧的山伢子叨咕道:
“唉!瞧我记性。”陈骞突然想起山伢子是地主家的放牛娃子,从小就寄养在地主家,吃过不少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吨饱饭。一直山伢子参加了红军才吃上饱饭,穿上新衣裳。
“陈大哥,等到秋天我们是不是就能吃到大米了?”山伢子也直起身问道:
“能,一定能,这里老百姓不认稻子。估计到了秋天,收上来的稻子都要进咱们的粮仓。”陈骞和山伢子都是南方人,他们主食中就有大米。所以到北方后,他们一直为吃不到大米而苦恼,这次随孙先楚到这里,见山沟里有水田地,便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插秧队。
“看样子,今年的春荒要挺过去了。”王彦宾看着山中缓坡上的黄绿相间的麦田说道:
“别高兴太早,现在离夏收季节还有两个月多呢。现在鬼子这样压迫咱们,说不定哪天就来一次扫荡。”范虎最担心鬼子在庄稼快长成时来扫荡。
“不是已经派出去不少武工队了吗?”王彦宾问道:
“他们一时半会起不了作用,我想是不是应该组织一个营,到外线打几仗,敲掉他几个据点,把鬼子兵力都调动起来,以减缓对咱们的压力。”
“关键是粮食,咱们的存粮不多,如果没有军事行动,维持到夏收是没问题,但你要打仗,这粮食消耗是个大问题。”王彦宾也盘算上哪里能找到富余的粮食。
“报告团长、政委,林家开张了。”通讯员兴奋地跑上山坡。
范虎和王彦宾对视了一眼,“这可是大好事。快!多找几个战士骑马通知其他分区。”范虎命令道:
“是!”通讯员兴冲冲地跑下山坡。
“或许,咱能从林家借的粮食。”王彦宾看着跑下山坡的通讯员说道:
“要不咱家去偷粮?”林宪天小心翼翼地问道:
“上哪里偷?”林玉山反问林宪天:
“去美国,怎么样?”林宪天提了一个参考目标。
“你能找到粮库的位置吗?”林玉山问道:
“暂时不能,估计找的话,挺费时间的。”林宪天如实回答:
“那你有时间去找?”林玉山又问道:
“暂时没有。”林宪天低下头。
于是林家拒绝了王彦宾的借粮要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