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集 再立字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林家庆祝成功偷到战斗机没两天,一群从山东过来的客人来到林家
“这是偿还八路军总部所欠的军火款项,余下部分总部有意向林家采购一批电台和手摇发电机。”一位山东口音的干部示意战士把五箱金条放到客厅的地上。
林宪天打开皮箱,看到用绸布包好的一根根金条,说了一句:“山东招远的黄金部队。”
听到林宪天这么一说,那山东干部脸部轻微抽搐了一下。范虎也听到林宪天的自言自语,心里马上明白,林家可能知道这些山东客人的来历。
“这是招远的黄金?”许红莲虽然没少接触黄金,但这还是第一次接触山东招远的黄金。
屋子里没人回答,大家突然沉默了下来。
林宪天发现问题后,笑了笑:“不用这么紧张,我知道招远产黄金,这位干部又是山东人,我想运输黄金的部队,自然是黄金部队了。”
这一不经大脑的解释,反让那鲁干部有些难堪。不够这解释足以打开僵局,林家很快和总部由签订一份协议,而那借军火的欠条,给在几人的公证下盖上“已付”的印记。
“爸,我看你最近老是研究电子管。”林宪天也抄起一份放在桌子上的资料翻了翻。
林玉山没有吱声,而是不断摘抄着一些资料。
“爸,我看咱们还是把晶体管解禁吧,电子管生产起来太复杂了。”林宪天看着电子管的资料说道:
“那你不担心资料外泄?”林玉山把一支放在烟灰缸里的香烟夹起吸了一口。
“少抽点,担心有什么用,我隐约记得晶体管是46年发明出来的(1947年12月,晶体管的问世),现在是42年,中间没差几年。只要我们小心一些,问题应该不大,不过我们要小心八路军中的‘国际战士’”林宪天也为电子管的问题头疼,毕竟林宪天是学电气的。但是在林宪天上大学时,已经没有人教授电子管电路了。
“试验品和量产品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你可想好了。”林玉山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迟早要解禁,只要我们注意些,问题应该不大。”林宪天想的很好,只把电台普及到团级部队就行,毕竟八路军的电台普及率还只停留在师旅一级。
为了防止电台的秘密外泄,林宪天还特意制定了两条规定,一是,不许把电台带到外国。二是,不许拆卸这种电台。如果上述两条中任意发现有一条犯规,即中止合作关系。同时还要让延安那里的头头脑脑们签一个书面保证书。
延安,延河边。
“老总啊!这次林家又让咱们立字据了。看来这林家还是信不过咱们八路军啊!”笑着递给朱老总一份电文。
“呦!看来是人家是怕咱们中某些人,把人家的先进电台送到苏联去搞研究。”朱老总看完电文后,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问题值得注意,这说明我党在一部分民主人士眼中,还是苏联的远东支部。所以我们必须整顿好自身,才能把这个观念从这些民主人士的脑袋中赶出去。”说完才发现自己身上没有烟了。
朱老总把自己的烟递给:“这书面保证书还是像上次那样,让在家的委员签字吧!”
点了点头。
虽然挺过了夏收,但粮食还是不够吃。所以主力部队除了尽量避免和鬼子进行正面冲突外,也加大了对敌人后方武工队的派遣力度。
“一分区没有余粮,军火还是相对充裕的。”一分区杨司令员说道:
“二分区粮食不多,保证饿不死人,弹药充裕。”二分区郭司令员看着自己的本子说道:
黄司令员乐呵呵看着其他几位在座的分区司令员,又看自己的老领导聂政委,十分豪气地说道:“三分区弹药充裕,能出动一个团。”
在座的其他分区司令员马上开始低声交流意见,聂政委看着黄司令员说道:“军无戏言!”
“柳条沟第四团,有一个星期的储备。”黄司令员直直地盯着聂政委的眼睛。
“哪来的粮食?”唐参谋长问道:
“这个……”黄司令员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抽头,范虎他们帮林家卖出去一批牲口,咱们医院的伤病员吃到的羊肉和羊肝,就是那批牲口。”
说道这里聂政委突然想起唐参谋长曾说过,为了给伤员补充营养,购进了一批羊肉。

之所以会想起用武器换牲口的注意,主要是林宪天实在吃烦了人造肉。但在冀西很难搞到大量肉食,所以林宪天便把注意打到以肉食为主的蒙古草原。
“林宪天,你不能把这画画好看点?”许红莲看着林宪天在给一张白布上的人物上色。
“没招,你儿子林宪天我就这水平。”林宪天站在远处看了看白布的上色效果。
林宪天考虑到,自己和蒙古人言语不通,便想出用这种画画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想用武器换牛羊的想法。不过现实是,林宪天的画工实在不过关,怎么看都想像是十几岁小孩的涂鸦。
“还行,能看出个所以然来,你再把细节描细些,这里、这里、这里。”林玉山指出几处画中的缺陷。“还有,光是一副看不出咱们是换牛羊的,倒像是抢劫的,你在多画几幅做补充。”
林宪天指指地上的布卷:“这是第一幅,后面还有两幅还没上色呢!”
林玉山和许红莲展开白布,这才看明白,第一幅是牧民牵着牛羊,林家拿着枪支。第二幅是双方交换缰绳和步枪被带。第三幅是牧民背枪转身离开,林家也牵着牛羊准备离开。
要说这画还是很起作用的,几天功夫,林家就在草原上换了二百多头牛羊和马匹。由于林家没有人会养牲口,所以每次交易完牲口都会被赶到柳条沟各个村中等待屠宰。
“这是哪来的牛啊!”孙先楚好奇地问赶牛的老乡:
“林家的,说要宰了吃肉。”老乡有些心疼地摸着壮牛。
孙先楚转念一想,马上跑到四团团部,此时刘昌平、范虎、王彦宾和各村村长也在为林家突然引进的牲口开会。
“刘干事,你说这林家又是唱的哪出戏?”王彦宾对林家突然引进这么一大群牲口,十分纳闷。
“不清楚,这些牛羊就像是林家凭空变出的军火和各种油料一样,谁都不知道来源。”刘昌平一直关注着林家的变化。
“那些牛杀了太可惜了,咱们要想个办法买下来。”孙先楚走进门后,喘着粗气说道:
“问题是俺们没钱买!”张村长说道:其他村子的村长也七嘴八舌地讲着自己村子的困难,鬼子的封锁让原本就不富裕的柳条沟,一直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根本没有余钱去买耕牛一类的大牲口。
“不,我们可以买下来,咱们先赊借林家的牛羊马匹,然后想办法贩卖到外地。虽然现在敌人封锁的厉害,但这种大牲口是紧缺货,我想一定紧俏。”王彦宾突然想起,他在去边区办公的路上,看到沿途田地里有不少人在人力拉犁,而且不止是一家、两家。
这个主意很好,于是众人分头行动,上报的,跟林家商量赊借牲口的,劝阻村民屠宰牲口的,柳条沟里好不热闹。
肉吃到了,父子两人又开始研究飞机了。研究了半日,林宪天越看越冒虚汗。
“爸,估计把这飞机扒下来至少要花上大半年时间,才能产生出来。”林宪天感觉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这还是活塞飞机呢!这要是喷气式,你小子连看都不带看的,肯定马上动手分解。”林玉山也擦了擦头上的热汗。
“难,坦克底盘上的那些东西我是不敢乱动,这飞机更是不敢乱动。坦克拆了咱们爷俩还能装上,这飞机呢?”林宪天敲着机翼上的铆钉说道:
林玉山登上飞机,坐上驾驶室,看着仪表盘说道:“有点难度你就放弃,这飞机咱们改不了,就原样给它仿出来。”
“那就开干把。”林宪天开始测量飞机的尺寸,看是否能放进扫描仪中。
父子两人忙着仿制飞机,许红莲那里也迎来了一位客人。
“林夫人,我看你家有70毫米榴弹提供,但是这九二式步兵炮你家什么时候开始卖啊!”范虎这次上门除了用保证书交换部分电台外,再有就是为林家的九二式步兵炮来的。
“这我还真不知道,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卖九二式步兵炮,那都是他们爷俩说的算。”许红莲知道这爷俩正忙着仿制飞机,根本没空仿制九二式步兵炮。
“哦!那麻烦林夫人,转告林先生和宪天兄弟,希望他们能搞到九二式步兵炮。”范虎恳切地说道:
“好的,我会转告的。”许红莲答应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