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把农会拉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粮开始收获,林家也是喜气洋洋
“爸、妈,这次咱家可以自己造枪卖了。”拿着刚加工好的枪管胚料,林宪天急冲冲地从地下室来到父母的卧房。
“着什么急,毛毛躁躁地,拿来我看看。”林玉山伸手要来加工好的枪管胚料。
“嗯,不错,是不是没经过处理?”林玉山看后说道:
“是,咱没那条件,我准备把这批枪管胚料和弹簧都运到二奎那里,在他那里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林宪天又把枪管递给在一旁算账的许红莲。
“那你怎么运出去啊?”林玉山疑问道:
“我也正为这事犯愁呢!”林宪天也没有什么好意见。
“找木匠做辆独轮车运出去,不就完事了。”许红莲插话道:
“那怎么掩盖那些枪管胚料呢?”林宪天反问道:
“回头把那独轮车改造一下就可以了。”林玉山想了一下说道:
林宪天看着李二奎把枪管挂在架子上,放入炉膛中,心中在想:“真怀念有电阻炉和电镀池的日子啊!”
由于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林宪天只能依靠李二奎等众铁匠的经验,来保证热处理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们的加热炉也不是标准的加热保温炉,途中需要人看火,以保证炉中里面的温度变化不大,可以说这完全是考量铁匠对炉中温度变化的经验。
“如果这批枪管出来,再加上我正在制造的撞针,我们一次能出20支汉阳造。”林宪天给李二奎算经济账。
“那你什么时候把撞针也送过来?”李二奎问道:
“快了,就这两天,等枪管出炉后,撞针刚好可以进炉。”林宪天看着一木盒标尺说道:
“对了,你那撞针行不行?”李二奎出门后,又拐了回来。
“没问题,都是进口工具钢造的,到时就看你热处理的手艺怎么样了。”林宪天笑呵呵地回答:
于是在这个夏收结束的季节,林家生产出20支上面只打有年份编号和生产批号,没有产地铭徽的汉阳造步枪。其中有两支最好的步枪,被林宪天留下,李家和林家各一支。
“可惜了。”林宪天在家端着那支打有“9340627010002”钢号的步枪反复打量。
“有什么可惜的?”许红莲好奇地问道:
“没有子弹做测试,我们就把步枪当兵工厂出的步枪卖出去了。”林宪天遗憾地说道:
“没做测试?”刚从地下室上来的林玉山搭腔。
“是的,我原本想用20发强装药子弹,看看造枪管的50钢性能如何,可惜条件不允许。”说完,林宪天把枪放回客厅里的枪架上。
“也是,发射药和击发药的问题不解决,子弹的产量永远也上不去。”林玉山去厨房洗手回来说:
“那几十桶硝酸还不够用?”许红莲端着菜盘出来。
“那些哪够(用),要是把化工厂的储液罐打劫了,兴许这一年的硝酸能够用?”林宪天自己心里也没底。
“还是先造枪吧!把这项(造枪工作)研究透了,再说别的。”林玉山端起饭碗开始吃饭。
36年刚过去一半,这天林家来了一位客人。
“林先生,我代表东峪村农会想和你谈谈。”来拜访林家的罗四柱开门见山地说道:
“四柱子,现在外面抓共党抓的很紧,你就不怕我去告密。”林玉山半开玩笑地对罗四柱说:
“林先生是开明人士,自然不会去干。”罗四柱倒是很自信。
“有什么事,说吧。”林玉山喝了一口白开水。
“我们农会希望林家能扩大招收家庭数量。”罗四柱提出农会的要求。
“为什么?”林玉山反问道:
“现在世道不好,农会想帮村里办点好事,至少能让村民吃饱肚子。”罗四柱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过来。
“那我们林家也不是大善人,你说招人就招人。”林玉山有些不悦:
罗四柱见林玉山话里有刺便说:“林先生,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在您家扩大作坊时,优先招一些村里比较穷的。这样两边均一均,大伙都有饭吃,您说是不?”
林玉山坐在沙发上不言语,一直盯着罗四柱,一直盯到罗四柱坐立不安才说:“你把你们上级的意图,跟我说一下,别用这种幼稚的理由搪塞。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罗四柱见实在挺不过,就把上级的意图和林玉山说了一遍。当然这里还是有保留,至少罗四柱没把上面想借林家这只鸡,生兵工厂这个蛋的问题说出去。不过林玉山也不傻,一想就知道,这个县委想干什么。
林玉山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我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给你们答复。”
下午从铁匠铺回来的林宪天和许红莲进家了。
“红莲、宪天你娘俩过来一下。”林玉山喊道:
林玉山又把县委的意图说了一下。听后林宪天说:“爸,按照咱们计划,这不冲突。但现实是咱家在明面的产品卖的并不好,听妈妈说是将巴(将就)维持。如果再收编几户进来,我看要贴补一些了。”
林玉山看看许红莲。“我没意见,你们爷俩商量,我去做饭。”许红莲起身做饭去了。
“我估计这县委的意思是想借鸡生蛋,让咱们培养技术工人,长期看和咱家的大目标没什么冲突。但是短期来看,也就像你说的,贸然招人,搞不好咱们原本很脆弱的资金链条,从此断掉。还有那些村民,如果真的培训,我们有没有那些时间和精力?”林玉山把自己猜测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好说,上次培训那些村民,我想都不敢想,什么基础都没有,知识要从小学教起。要是有个教书先生就好了。”林宪天臆想到:
“饭要一口口吃,活儿要一点点干,回头咱们再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没。”林玉山示意林宪天进厨房帮许红莲择菜。
经过一个晚上的讨论,最后林家作出这样一项决定。
“林先生,您说要和我们合作?”罗四柱惊讶的叫道:
“不错,我们家出技术和设备,你们出场地和人员。我家只负责收益和监督,整个作坊有你们农会负责管理。毕竟我家人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管理那么多人。”林玉山把以前中外合资的那套策略搬来了出来。
罗四柱愣了一会儿;“这样吧,林先生。我回头给县委报告一下。毕竟我也做不了主。”罗四柱无奈地挠了挠头。
县里一处秘密接头地点。
“书记,东峪村的林家要和他们村的农会合作开厂子。”刘特派员向书记汇报了整个经过。
“这是好事呀!这相当于无形中控制了一个工厂吗。至于缺教员,这好办,安排咱们的一个同志到东峪村当这个教员去,也正好加强一下那里的党组织。”书记很快就拍板决定了。
“爸,可惜咱家都没经商的头脑。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个闹钟兴许可以给他们生产。”说着林宪天把一块老式马蹄表放到桌上。
“这能行吗?”林玉山虽然没修过这种闹钟,但他知道钟表一类的机械产品对零件精度的要求极高。
“我试试看,尽量用模锻解决(问题)。我想这人再笨,做个模子给他冲总可以了吧。”说这话时林宪天自己心里也没底。
在此后的三个月里,许红莲老是见到林宪天两眼无神地在院子里转圈,转完几圈又到地下室里画图、制作样模、写工艺文件。
在某一个晚上,许红莲听到林宪天的哀号:“老天爷呀!连标准件都要画,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呀!”
“玉山,宪天这样没事吧?”许红莲有些心疼地问林玉山:
“没事,男子汉遇到这种小问题,自己能克服。”林玉山嘟哝了一句,翻身睡着了。
“这是这种闹钟的整纸和工艺技术文件,如果再实际生产中遇到什么问题,你可以找宪天解决。”林玉山把四本16开巴掌厚的文件交给罗四柱,罗四柱看到这么厚文件,有些头皮发麻。
“除了这些文件,还有给你准备的设备、模具和工装。”林宪天死盯盯地看着罗四柱。
罗四柱感觉林宪天看他的眼神不善,心想:“我好想没得罪过他,他怎么看我跟看仇人似的。”
文件顺利交接后的两个月,东峪村的闹钟厂,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闹钟。在这之前的所有不合格品都成东峪村村民的宝贝。为此林宪天还腹诽不已:“一天差上半个多小时,这都要,真是穷怕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