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3、文治时代
与抑制骄兵悍将相呼应的是,赵匡胤将文人摆到了国家统治这个金字塔的顶尖。(读啦网网友发布)在宋朝,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以及待遇的丰厚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
高级文人(如同今天的博士)一旦通过进士考试,结队朝见皇上,通过街市时,首都汴梁如同疯狂了一样,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当时有人感慨“纵使一位大将军于万里之外立功回朝,所受的欢迎也不过如此
纵观宋代,文官的地位不仅很高,而且生活待遇之好更是现代人不敢想象的。除了工资薪水,还有茶、酒钱、职钱、给劵(差旅费)、厨料、薪炭、马匹绉粟乃至仆人的衣食等各种各样的杂货。另外,还有“职田”,依官衔高下可得到四十顷至一二顷不等。哪怕退休了也会给他们一个管理道教宫观的闲职,借此还能领取俸禄(养老金)。总之,宋代的文官这辈子就算是吃定朝廷了,是真正的“铁饭碗”。
然而,正因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也起了不少反作用。因为封建社会的士人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学识不超过儒学,其他的诸如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而且这些所谓的“士人”们的强项也就是能背诵一些先贤圣哲们的语录,或者写一些意气绵绵、颇为感人的诗词。而让这些不懂军事的人统兵打仗,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些文人虽然嘴巴上也常说爱国,不过这种意义的爱国通常是要讨价还价的,他们要求国家把自己当二奶一样的供养,吃香喝辣,还得任由他们耍脾气。
南宋高宗事情有个李壁,曾经注释过王安石的诗文,有点儿学问,也是主战派,高宗有次想让他出使金国,这人竟被吓得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尿了一裤子(屁滚尿流的成语就是出自这位仁兄)。
结果,“重文轻武”的后遗症,把大宋弄得积重难返,赵匡胤处心积虑防止的内乱没有出现,却不得不亡于外患,这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