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是偶然,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那么一种不可捉摸的天意,这时后汉汉高祖刘知远驾崩,隐帝刘承佑刚刚继位,镇守河中的李守贞和永兴、凤翔两镇结盟,自己当了三镇盟主,宣布“独立”,李守贞自称“梁王”。(读啦网网友发布)隐帝便命“托孤”大臣、枢密副使郭威前去评判。
郭威被特任招安抚使领兵西征,后汉的西部各军统归其节制,他立即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没有着落的赵匡胤此时恰逢机会,就投身行伍,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他见赵匡胤武艺非凡,还是同僚之子,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亲兵。
别小看了亲兵,虽然地位低微,但赵匡胤这次是跟对了人。要知道干革命最怕的便是站错队啊!郭威绝非王彦超、董宗本之流可比,郭威虽然出生贫寒,但我一再强调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出生是没有太多关系的,有雄才大略就行。(读啦网)如果赵匡胤留在王彦超或者董宗本处,最大的成就无非像他自己梦想的那样,做个校官而已。但郭威是开创后周的一代雄主。赵匡胤在他身上将学到许多在别人哪里学不到的东西(帝王之术)。
郭威时时刻刻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赵匡胤,而赵匡胤也很自觉,有样学样,积累起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这是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对于赵匡胤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从此,江山社稷的大门,将由此向他打开。
6、社会是最好的大学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的确,这所大学是世界问最高深莫测的学府,因为在里面每个人面对的都是切切实实的利益纠葛,尽管很小却相当复杂。所以,要在这所大学毕业,就必须找到好的教授。赵匡胤很幸运,因为他找到了当时最好的老师(后周太祖郭威)。

借用一句大家耳朵都听出老茧的话:没有周太祖郭威,就没有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坦诚地讲这句话不是抄袭,绝不是抄袭。
人一辈子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话一点不假。两年多的颠沛流离,锻炼了赵匡胤的机智和耐性,现在他要学习的是沙场用兵和政坛夺权的艺术。
郭威指挥的平叛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在平定河东的战役里,赵匡胤的武艺第一次用在了合理合法杀人的战场上,他大开杀戒,积累下了许多军功,但还是没有被提拔,仍然是一名亲兵。但在军队里,赵匡胤却有崇高的威信,因为他能力实在太突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注意这个特点),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为他后面实现霸业打下了伏笔。
郭老师则由于平定李守贞,以枢密使身份加邺都(今天河北大名)留守、天德军节度使,名声和权势更盛。
一直以来,权势这个东西很有些像毒品,当你适应它的时候,也就是离不开它的时候。而且,它还会不断地升级,逼迫你不断地去满足它。最后,你自己都弄不清是你在追求权势,还是权势在愚弄你。
郭威的权势大了,追求的方向也开始大了起来。他留心搜罗人才,先后得到魏仁甫、李谷、王薄、范质等人。他用李谷管理财政,魏仁甫、李谷、王薄、范质参与机谋,一步步地向最高权力逼近。
就在赵匡胤刚开始向郭老师学习的时候,实践的机会又来了,准确地说是一场动荡,根源在于后汉的最高权力机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