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诱惑—趴着门看宋史(007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天,孟昶正在批改公文,突然丞相毋昭裔告诉他,在奉节有一位隐士很有才能,可帮助孟昶实现未尽的梦想于是,孟昶便派人去请。
所谓隐士,其实就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有没有真本事,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性格很古怪。
可是派去的人却怎么也请不动这位先生。
孟昶觉得此人架子太大,不想再去请了。可毋昭裔对他说,这个人一定要请,因为这个人以“诸葛亮”自居,的确很有能耐。
孟昶思来想去,觉得有必要见见这个神秘人物。于是,他亲自前往接回了这个人。
这位隐士先生其实真名既不姓诸也不姓葛,更不姓诸葛,他姓王,名昭远。
王昭远从小接受长辈们的教诲,听了许多诸葛神仙的传奇故事所以,他一直对诸葛亮崇拜不已。人要是崇拜某个人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就会毫不客气地把自己当成那位偶像。王昭远不仅言谈举止模仿诸葛亮,就连衣着打扮也不例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
他们触膝而谈,聊得很是投机。孟昶感觉王先生口才极好,十分敏慧,甚至知道自己心里面的想法。而王昭远也觉得这位主子靠得住,很听自己的话。于是,孟昶任命王昭远为枢密院事,帮助自己处理日常事务。
自从王昭远来了以后,孟昶发现这位仁兄办事效率真高,不但他自己的工作完成,还随便把皇帝的业务也给办了,而且他还发现自己现在去后宫的时间也多了,还可以经常外出旅游。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像神仙一样。
人的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放纵,它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驾驭。

之后,孟昶又作了一件让王昭远高兴不已的决定,他把政事完全交付给王昭远。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为拙劣的决定。因为虽然王昭远自比诸葛亮,但他实在没有继承诸葛亮的任何优良品质,反倒是比其嚣张不少。凡是敢于批评这位仁兄的人,最后通常只有两种结局:被贬或者被杀。
所以,你要指望这样的人给你治国,那就太天真了,整人还差不多。
刚刚有点起色的蜀国在王昭远的带领下,开始往下滑,而倾斜的程度,取决于王先生的力度,他越是关注朝政,下滑的速度越快。
当然,要说王先生一点贡献没有,那也太委屈他了。实际上,他的雄心壮志只能用天和地来衡量——直取中原,统一天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地工作,虽然后来证明,这一切毫无效果,但他不气馁、不放弃的坚强决心还是让许多无能之辈无比钦佩的。
乾德二年十一月,赵匡胤突然兵分两路进击后蜀,北路主帅王全斌和崔彦进、王仁赡等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是平后蜀的主力;东路主将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光义,率陆军两万出归州,顺长江逆流而上。
消息传到成都,大臣们十分紧张,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由于事发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没底,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十分兴奋。
这人正是王昭远。
他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实现自己抱负、扬威天下的机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已经等了很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