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不情愿的志愿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庆和许晓玲同值夜班的时候,杨书福得意非凡,觉得自己的快乐,已然到了文学艺术中所描绘的无以言表,只能心领神会的境界。像吃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或者读了一首妙绝天下的好诗,脣齿余香,以后的日子,他不停地回味当时的快乐,许晓玲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如花绽放;又继往开来地憧憬着更令人心醉的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已近十二月,仿佛时间也像现代人一样富有效率,一天的时间不到二十四小时就给跑完了。不过,书福与晓玲的感情发展得比时间还要飞快。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本来上自习课,班主任李老师像灵感一样,毫无征兆,忽然降临,说全班都去学雷锋,到市里某著名广场捡果皮纸屑,当志愿者。
大家听了,纷纷头皮发麻,心里极不情愿、叫苦连天,无奈迫于班主任的威严,面上还不得不装得风平浪静,或者心甘情愿。
等李老师转背走出教室,大家就开始发牢骚。
杨书福冷然独笑,想当志愿者为社会服务当然是好事,值得宣扬,真有这种热心肠的人,值得佩服,可是以自己现在的境况,自顾尚且不暇,哪有心情热心公益,心里根本没有学雷锋的热情,偏得自欺欺人地装出万丈豪情去做好人,真让人啼笑皆非。不过,既然学校决定了,自己就算不情愿,去一回也没什么,反正是捡垃圾,情不情愿倒没什么大碍,把垃圾捡了就是了。看来有些时候,是否真心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行动过,有行动才有意义。
他私下将心里的感受对晓玲实话实说,她笑着说:“志愿者是值得赞扬,叫我们做志愿者无可厚非,只是垃圾光靠志愿者捡是没用的,只会越捡越多,中国人看到反正有人肯自讨苦吃捡垃圾,他们就会扔得更加随意,更加勤快。”
书福忍不住笑道:“就是嘛,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且不能用这种强制性的方法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我觉得要以情动人,才能激发人的博爱之心。我敢保证,要是可以选择不去,肯定没有几个人会去,听听大家的话就知道了,还不都是碍于老师的面子和自己的名声,这简直跟吝啬鬼被逼着捐款做慈善没什么两样。”
“不是吧,难倒连最最善良的杨书福同学也不愿意去吗?”
“那倒不是,我只是说说某些人的心理罢了,不论你是否真心要去,别人看了都只当你是傻瓜,就算嘴里赞扬,心里却未必,更别说以身作则了,中国人就是这样的——至少对做捡垃圾的志愿者是这样看的。不过我和你一样超凡脱俗,是不在乎别人看法的。只不过现在我自身难保,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拿来奉献啊。”
“那我借你一个胆违抗师命好了。”
“那怎么行呢,福州是我家啊,我再懒再自私,家务活也还是要干的。我只是觉得去捡垃圾,还不如去宣传卫生文明,那样才能治标又治本。而且我同意易卜生的看法,‘想要真正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过于将自己铸造成器’。”

坐校车到了那广场,大家吃了一惊,意外地发现广场上竟然没有游客随地乱扔的果皮纸屑,心里开始窃喜,同时愉快地疑惑,印象中这个广场上的果皮纸屑虽然没有多到俯拾即是的程度,至少也像闹市区的乞丐,这边一个,那边一伙,莫非有热心青年抢先学雷锋了?
于是大家由衷感叹,雷锋还是多一点好。
林志光就如梦初醒地说:“他妈的,我在这里土生土长了二十年,今天才发现原来这里这么一尘不染,这么多雷锋啊!”
等确定广场一尘不染后,李老师号召学生说:“来吧,大家一起照张相,反正来都来了,照张相纪念一下。照完相大家就自由活动,晚上记得要回去晚自习,自己注意安全。来来来,快点站好,像体育课那样由低到高站好。”
杨书福这时候已经气愤交加,心里极不情愿照这种沽名钓誉的相,他知道这相片是要放到学校的宣传栏里供人欣赏瞻仰的。他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可惜他的胆子还没有大到敢与班主任抗衡的程度,只能随波逐流了。不过照相时他偷偷地把手举到林志光的后脑勺,握住四根手指,只留一根中指高出头部,直指苍天,以表鄙视。
到人站好,李老师又嘱咐:“陈德贵,把旗子的角拉住,别让旗垂下去,上面的字要能看得清楚。”就是上面印有ΧΧ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的旗子。
于是李老师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当背景,不费吹灰之力地照了自己的宣传照。照片上只有李老师一个人如沐春风地笑着,充满成就感,学生们仿佛是步行从遥远的市郊学校来到市区的,个个筋疲力尽,没精打采。这样的照片显然不适合做宣传用,可惜李老师快乐过了头,竟没发现学生的异样表情,无法及时修正,不知道相片洗出来后,她会做何感想。
照完相,一半的人逛街去了,王倩就拉着刘诚,非要他陪自己逛街不可,刘诚烦不胜烦,又不得不略尽男朋友的义务,便游街示众般痛苦地陪她去了。
余下的人大多游览于山,虽然没什么风景,总算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大家对半山腰上民间艺人和曲乐爱好者的吹拉弹唱甚感兴趣,尤其那许多乐器,以前只见其样,未闻其音,如今现场欣赏,令人大开眼界,受音乐的感染,好多人都起了拜师学艺的念头,只是相遇恨晚,如今毕业在即,怕是没时间学了。自然又免不了一番虚度光阴的感叹——这是学生们——不,也许是所有人都最擅长做的事之一。
吴芳兰也雅兴大发,正兴致盎然地向弹奏扬琴的师傅请教,杨书福怕她纠缠,又跟着自己和晓玲做电灯泡,忙趁她不注意,悄悄地将她身旁的晓玲拉走,说一起去西湖游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