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骂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九,帝始起,披发赤足亵衣绕池急趋,面色不虞,内侍股栗不敢仰视,皆曰水气中有五彩龙隐现,侍帝如小厮,帝斥责多时,始振眉长笑而去,内侍皆此传言,检察院首座,原制知诰潘曾征问此节,帝笑而不答,余甚憾之,不得知情帝潜郑王府邸,仆役众多,熙攘难治,此后无不视帝若神明,往来差遣,无不立响急奔,不敢稍怠。帝尝言治国甚易,譬如治家,帝起奋兵以抗暴宋,万民怒目而从,三军奋勇当先,帝之言信而有征……帝欲进膳,后捧参汁,帝不悦,曰不解渴,招肉食宴,鸡鸭豕豚罗列席中,帝据案大嚼,后与内侍皆惊心苦谏,始息,十人肉食已尽入帝腹矣。”
——萧绎《中华帝国史,太宗本纪》
王妃的尖叫嘎然而止。她喜极而泣,她没有想到王爷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却记得自己的名字,王妃泪流满面,哽咽着:“王爷,妾……”
梨花带雨,李煜可没有心思欣赏,他虽不精通历史,却知道王妃口中的唐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时近这个军阀四起,民不聊生的时代末期,赵匡胤即将将割据政权一个个灭掉,建立大宋王朝,而倒在赵匡胤脚下的各路藩王最倒霉的就是这个李煜!被俘开封,被封为违命侯,受尽凌辱,最后还难逃一死。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他老婆,不!不是这个娥皇,是她的妹妹小周后。史书上说赵光义这个色狼王八蛋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被明明白白戴了绿头巾,却不敢怒,亦不敢言。
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就要了他的性命,死的都让人恼火。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连最善于拍帝位马屁的文人墨客都看不惯,何况李煜这个来自未来的热血青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了吗?”李煜瞥眼浪漫情怀激荡的王妃冷冷问道。你命好,死的早,要不然倒霉的就是你,还哭个什么劲!
“赵匡胤是谁?”王妃娥皇急拭眼泪,却难掩惊愕之色,“妾自小久在深闺,于本朝人物知之甚少……”
李煜心中一动,赵匡胤陈桥兵变,立刻就改周为宋,娥皇说的是周而不是宋,这就说明赵匡胤还没有发动陈桥兵变,可能还在当他的殿前都点检,还有机会翻盘!周显德五年是公元几年?
中国古代的纪年真让人头痛,帝王一时兴起就换年号,不是资深人士还真摸不着头脑李煜只记得赵匡胤是公元960年趁着乘柴荣(后周太祖)病死,“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可笑柴荣调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夺权,却上了这个面热心黑家伙的当。如果自己现在扇扇小翅膀兴许……
一抹笑意露出唇边,嘴里答着:“赵匡胤是柴荣这傻蛋养的狗,狗长大了,咬死了小主人,自个当了主人。”李煜道,他自觉自己说的是实情,一个性格叛逆的八0后是绝对不肯说什么“太祖顺天应时,天权人授”之类的狗屁话。
谁知不知道赫赫有名宋太祖赵匡胤的王妃娥皇却知道瞎眼周太祖,不无担心小声道:“周皇虽不是我皇,我唐已向周称臣,王爷似不宜称周皇名讳……”
李煜一愣,继而怒火衷烧:此时的南唐国力虽比后周稍弱,却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不然江北一战尽灭南唐江淮水军的柴荣怎么肯允许南唐保留年号,与南唐诗词皇帝李璟兄弟相称?不过怕把南唐逼急了,以死相拼,崩掉他几颗大牙而已,要知道当时割据十国俱在,无不对占据中原的后周虎视眈眈,南唐如果强硬点,柴荣(原文误作郭威,感谢朋友指正,谢谢)将江北之地尽还南唐的可能不是没有,而奢华享乐风气弥漫朝野的南唐苟安江南一隅,坐看北宋作大。
后世史学家都认为南唐如果发愤进取,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很大。可是他们都忽略了南唐的文弱苟且气氛,而这种气氛深入闺闼连李煜亦感到吃惊。
李煜哼声,却又不好对满脸关切之色的王妃娥皇发作,闷声道:“屋里闷,我出去走走。”丢身出屋。
自从家主郑王爷金龙附体以来,郑王府一夕数惊,又被王妃的赏银刺激得精神极其亢奋,都铆着劲再立功劳,再拿银子。王妃一声尖叫,立刻大批内侍从各个角落云集点翠宫前,听见宫内王妃与王爷正在悄声低语,不敢冒然闯入,伸颈贴耳想探听点消息,连王医正和两个御医三个朝廷命官也在太监宫女堆里探头探脑……

哗啦一声门声响,王爷已昂然而出,脸色非常难看,众内侍宫女慌忙跪地乱纷纷请安贺喜,王爷理也不理径直远去,偷眼望去,不觉大吃一惊,王爷披头散发,光着脚,穿着睡觉的亵衣大步而行……
正茫然失措间,门又响,王妃也出宫来,虽非着亵衣,也未钗未籫,脸上有青白之色,手里拎着王爷的靴子追寻王爷而去……内侍宫女无不目瞪口呆,大多敢紧溜走,生怕王爷王妃一怒牵连到自己就大大不妙,却有少数胆子大的悄悄跟在后边,包括王医正和两个御医……
古代宫殿多土木结构,最怕失火,所以重要场所多备大缸防火,而在官宦豪族世家,这种消防设施就演变为水塘水榭,砌石修栏,种莲养鱼,既能就近取水防备回禄之灾,又可隔窗闻香,伸竿垂钓,演变成一种休闲游玩之所。
超级文雅之士李煜的居所当然少不了这种雅极之所,而且是超大超豪华型的。他的点翠宫居所后边就有一大片水面——钓叟云潭。
李煜心中煎熬着怒火,不辨路径,随意而行。广阔数十顷的钓叟云潭自然而然闯入他的视线,海子成不规则的新月状,庸懒侧卧少女般与点翠宫既若既离,海子边沿着海子曲折婉转地铺设着石板,抱粗垂柳与盛开野花夹抱石板小路两侧,微风袭来,夹杂着草木清香水气扑面而来,令人暑气顿消。
风拂面,李煜不禁打了个冷战,他有些冷静了,抬头观察周围的环境,路口一块数人高,十人合抱,状似戴笠老翁的太湖石引起李煜的注意,太湖石光润如玉,可鉴人影,老翁腰间镌刻着两行字,龙飞凤舞,个个都有碗口大小。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另一行是“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李煜渔翁词,实是李煜题在他人渔翁独钓图上的词句,表达了他逸世心态。)
李煜的真迹,“李煜”冷笑一声!刚刚平复的情绪又激动起来,顺径疾行。
因为叫李煜,李煜对于1500年前的重名者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所以对南唐历史进程甚为了解。
李煜的渔翁词写在他哥文献太子弘冀对其虎视期间,有向弘冀表明无意大宝,有避祸的意图,却无法掩饰深入其骨的消极浪漫,逃避现实的情绪,其实这种得过且过,及时行乐的态度由来已久,从其祖,南唐开国皇帝李弁有日,打不出来,没辙。)开始就不思进取,坐失一统天下良机划门而过,其继承唐祚为己任、求天下一统的报复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招牌。
行下效,南唐社会充斥苟安思想就不足为奇,特别是到了后主李煜期间,在北宋政治,军事,经济步步紧逼,百般凌辱之下,依然不肯振作,打一棍子退一退,再打再退,欲加助长了北宋气焰,以至于北宋来使个个飞扬跋扈,肆意刁难。宋灭南汉,李煜也曾准备奋斗到底,发誓若宋兵渡江,必与金陵共存亡。
言语激励人心,而对李煜的乌龟性格知之甚详的赵匡胤却笑曰:“吾料定此穷措大妄语也,其必无此心。”果然不过数日,李煜就故态又萌,一头扎进佛经与美女堆里。
乃至于老婆隔三差五被色狼老赵拉去淫乐,连痛骂一声的勇气也没有。
只敢唉叹——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他不死谁死!他连虎狼窝里尚笑“此间乐,不思蜀”的阿斗都不如!
穿越历史,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热血青年李煜踏着石板路疾行,南唐有发达的经济实力,傲视中原的农业,织锦,手工业更是北方无法比拟,文化鼎盛,远结契丹,海运发达,实质上当时的南唐是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要“继承唐祚为己任、求天下一统”愿望也大有希望,且有长江作为屏障,只要江防得当基本上处于不败之地,那个年代想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何谈容易?
可是南唐灭亡了,末代帝王受尽屈辱而死。现在李煜知道南唐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社会没有逆境奋斗的风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