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父怜母惜掴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蓬莱。
小蓬莱是皇城太液池的湖心岛上的一处宫殿。
原本这湖心岛风景极好。尤其是到了春天,上头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后宫的妃嫔们特别喜欢上来展示自己的婀娜身姿。
可是自从沈太后的宝贝女儿降生之后,因为她“体弱多病、不宜见外人”,所以这小蓬莱就赐给了她一个人独居。
不仅如此,通往湖心岛的各路曲桥,还先后好巧不巧的“都坏了”。
先祥和帝和沈太后去看望女儿的时候,便都高高兴兴地坐船去。
原本最爱美的陈太妃还提出过把曲桥都修好,但祥和帝一句:“修好做什么?让那些不相干的人去骚扰朕那可怜的女儿么?何况有船坐也就是了。”
渐渐的,除了先祥和帝、沈太后和当今天子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成了不相干的人。长公主之事在宫中也渐渐无人提及。
甚至连潘皇后刚入宫时,都不知道永熹帝还有一个妹妹。
“牡丹,园子里的花都开了没有?本宫想去瞧瞧。”
一个娇娇轻轻的声音懒懒响起。
“长公主,刚开了一朵,还有几个花苞有了一丝红意而已。您看?”
“去瞧瞧吧。不然天天这样闲着做什么呢?”
“殿下,太后娘娘和陛下又送了许多书画来,还有奇珍异宝……”
“那些东西有什么意思?本宫好好的女孩儿家,青春岁月就这么几年,却要圈在这岛上,已经够可怜了。还要逼着本宫学那些劳什子?”
“殿下,并不是逼着您学,只是为了给您解闷儿……”
“啪!”
“多嘴的贱婢!”
“奴婢该死,奴婢有罪,奴婢再也不敢了!求长公主饶命!”
“本宫虽然暂时出不得这蓬莱岛,却也还是大夏唯一的长公主,皇帝陛下的亲妹妹。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教训本宫?!”
接着便只有凄厉的喊声。
“长公主殿下,那贱婢已经没气了……”
“那就拖出去。这种事做什么要跟本宫来说,你不该去禀报母后吗?请她老人家再给我派个懂事些的宫女来。今年的这几个都不省心,天天除了欺负我什么都不会……”
“呃,是。是。”
“我知道,你怕你去禀报,母后又说你对本宫尽不到规劝的职责,又要罚你。其实无妨的。大不了等你挨完打回来,本宫把你一直喜欢的那个金酒壶赏了你,怎样?”
“本就是老奴办事不力,哪里敢再求长公主的赏赐?老奴这就去禀报太后。”
“嗯嗯。去吧。跟母后说,我晚饭想吃一样酸酸甜甜的东西。”
“……是。”
消息传进慈安宫。
沈太后勃然大怒,手里端着的金丝银线麻姑拜寿瓷碗狠狠地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那是一条人命!
“别说身为皇家子女,便是大街上最穷苦的人家,读书写字,长见识开眼界,难道不应该?!让她读书她就把人打死!?她是不是疯了!
“我现在都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听严观的话,直接把她溺毙在马桶里!”
地上伏着的老内侍须发皆白,恸哭不已:“长公主殿下说,让老奴在您这挨完打,回去赏老奴一个金酒壶……”

沈太后闭着眼,深吸一口气。
身旁服侍的女官忙上前来给她揉心口:“太后娘娘息怒。长公主殿下怕不是想您了,使小性儿而已……”
梨花殿里,鸦雀无声。
只有沈太后粗重的鼻息。
良久。
“这个女儿,我不要了,也不管了。阿冯,依着她的性子去吧。要什么给她什么,只是,把人都撤了。
“挑两个会哄人的、阿谀谄媚的,去哄着她玩吧。只要别出了小蓬莱,随她作死去。”
沈太后冷冷地抬起头来,眼中都是伤心失望。
“她父皇当年干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她贬斥宗亲,为她责打大臣,为她瞒天过海……
“小时候何等懂事听话,何等惹人怜爱,我和她父皇每每看着她那样子都心碎!
“可是八年前落水之后,怎么就性子举止都变得这样鄙俗不堪了呢?
“若非是严观亲自看了,哀家都怀疑,这个女儿是被妖孽占了身子……”
伏在地上的冯老内侍和旁边侍立的女官跟着这话,身子都是一抖。
“去跟皇帝说一声,让他就当这个妹子死了吧。以后不要问,也不要看,更不要提!”
沈太后盛怒之下,脸色铁青,手背上青筋暴起。
冯老内侍微微抬头,欲言又止,迟疑片刻,再度深深低下头去:“是。”
等他走了,女官服侍着沈太后躺下,见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便又柔声慢语地劝:
“……那时候落水,吓坏了,醒了不是只知道哭?
“又赌气,说日新和赵真根本就不是真心对她好,连他们都赶了走……
“后来又赶上先帝驾崩,您伤心病倒,皇帝陛下忙得脚不沾地。
“整整半年,没有一个人去看望她。
“岛上的那些奴才们,就把她给纵坏了。
“您可别真不管她了……”
老女官说着,眼泪落了下来,自己抬手擦了,哽咽道:
“从生下来就囚在那个岛上,多好的人也得憋坏了。宫里连皇后娘娘都不许上去看她。陛下又忙,长公主可就您一个能说话的人了……
“您又只有她这一点骨血……
“咱们沈家……
“可就只有长公主这一点传承了……”
老女官说着说着,呜呜地掩面哭了起来。
沈太后一声长叹,疲惫不堪。
“若不是因为这个,依着我的脾气,早就把她活活打死了!”
扶了老女官的手,坐了起来,蹙眉细想:“要不把日新还给她调回去?”
“日新又不是没回去过!一开始赶出来时,先在六局搪塞着。
“后来皇后娘娘惦记着长公主当年的救命之恩,就偷偷地又把日新调回去。结果不是没三天就又赶出来了?”
沈太后眯起了眼睛:“当时我还觉得是这孩子赌气,现在怎么觉得,她这事情做的,有些不对劲?”
老女官诧异,弯下腰看沈太后的表情:“哪里不对劲?”
“说不好。”沈太后摇了摇头,细细回思,过了一时,方拍板道:“你把日新叫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