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四时和四方为宇宙秩序奠定了基本框架,所以象征四时和四方的四时、四方之神在创世神话和宇宙秩序神话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神话的流传和变异,四时、四方之神的形象和名字也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四时、四方之神的数目总是四位,并总是跟四时、四方联系在一起。
最著名的四时、四方之神自然是春天之神东方句芒、夏天之神南方祝融、秋天之神西方蓐收、冬天之神北方玄冥这一组,在很多文献中,尤其是在古代历法书《月令》中,都提到这四位。这组四时之神的名字,本义就是源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物候和气象特点,句芒的本义指春天草木新芽句屈而萌的样子;祝融又作朱明,表示夏天白昼盛长、阳光炎炽的特点;蓐收,蓐字的本义也是表示收获,所以蓐收表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玄冥,表示冬天光照不足、天气晦暗的特点。所以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四个名字其实就等于说春、夏、秋、冬,因为这四个季节被古人拟人化了,所以就成了四方之神。《山海经》还描述了这四位兄弟神的形象,句芒是鸟身人面,祝融是兽身人面,蓐收的左耳戴着一条蛇,禺强(玄冥)是人面鸟身,两边的耳朵上各戴着一条青蛇,形象颇为怪异,而且四神的座骑也非同一般,句芒、祝融和蓐收都是乘两龙而遨游,而禺强却是脚踩两蛇,其实,蛇也是龙,只是级别不同而已。
《山海经》中还提到其他两组四神搭档。第一组是四海之神,东海之神禺猇、南海之神不廷胡余、西海之神弇兹、北海之神禺彊,其中北海之神禺彊也代替玄冥出现与上面的四时之神中。这四神的形象跟句芒等四神的形象也大同小异,大都是人面鸟身,耳朵上戴着蛇,脚下踩着蛇,可见这四神其实就是上述句芒等四神的变体,也是四时之神。汉代纬书《龙鱼河图》中又出现另一套四海之王,而且各自还配了夫人,即东海君冯修青,夫人朱隐娥,南海君视赤,夫人翳逸寥,西海君勾丘百,夫人灵素简,北海君视禹帐,夫人结连翘。
《山海经》中还有四方风神,即东风之神折,南风之神因,西方之神石夷,北风之神鹓,这四位风神分居东、南、西、北四方,负责控制春、夏、秋、冬之风的出入。这四方风神的名字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了记载,另外还见于《尚书·尧典》,都与四时联系起来,说明四方风神也就是四时之神,用四方风表示四时,反映了上古时期根据风向变化确定时节的习俗。

《尚书·尧典》中也记录了一组四神搭档,即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这四兄弟受尧的指派,奔赴四方,观象授时,分头观察春、夏、秋、冬四时的物候、天文,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这四神显然也是四时之神。但这四神却并非出自原始神话,实为《尧典》作者将羲和一分为四的结果。《尧典》作者的生硬捏造,说明他对原始神话久已淡漠,对其中重要的四时之神不甚了了。
另外一对很著名的四时、四方之神是天文四象,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鸟、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都是动物的形象,玄武也是一条蛇和乌龟相缠绕的形象。在上古时期,春天黄昏的时候,这四象正好各自在东、南、西、北四方。
另外,古书中还常提到的五帝系统,除了中央之帝黄帝,四方之帝分别为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这四神也被分别对应于四时和四方,也具有四时、四方神的作用,但这五帝系统并非原始神话的原貌,而是战国时期学者根据阴阳五行系统的杜撰,五帝,在原始神话中并非偏居一方的方神,而都是统管全局的最高天神,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其实都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天神的不同命名,其地位原本跟黄帝差不多。黄帝与它们相比,其实还是资格比较晚的,但是,在战国时代由于崇尚黄帝的阴阳家和黄老之学的巨大影响,黄帝因此就后来居上,成为号令四方的中央之帝,而那些资格更老的天神则被收编到黄帝帐下,只好偏安一隅了。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讲到三皇五帝时还有讲到。在《月令》系统中,跟这个五帝系统相配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句芒等四神,句芒等辈在其中只是作为五帝的附庸,其实,究其根本,句芒四神才是真正的四时、四方之神,但打从有了五帝,这四神只好陪居末位了。神话传说中,这种新鬼大、旧鬼小,后来者居上位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汉代纬书中还出现了另外一套四神班子,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汁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这一套名号一看就知道是根据五行系统捏造出来的,大概是汉代方士者流为了荧惑人们的视听而造作出来的。
总之,古代神话中的四时、四方之神尽管不一而足,实则皆大同小异,尽管形象各异,名号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四时、四方的象征,是宇宙基本秩序的体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