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先得毒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我为什么会向董卓将你们二人要来吗?”秦明向下首的贾诩、徐荣问道,虽然他将两人带回,但秦明知道在贾诩、徐荣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猜疑。
贾诩和徐荣两人此刻心中也是疑惑重重,对于眼前的秦明,两人都曾听说过。此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从一个平民成为现在朝廷中的重臣,绝非等闲之辈。尤其是徐荣原本幽州出身,对于乌丸和鲜卑的战力十分清楚,秦明能斩杀乌丸大王,击败鲜卑军队,可见其实力的强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为了要他们两人,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西凉铁骑。这又是为何呢?
徐荣武将出身,虽然想不通,但还是率先开口道:“只要候爷能为我报仇,我徐荣的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是什么人?”秦明问道,对于籍贯是幽州的徐荣为何会到凉州,这其中必有因故,秦明猜想能将徐荣逼迫远走他乡者必定是幽州大族。
“公孙世家。”徐荣的眼中充满了愤怒。
“好,我答应你。”秦明没有细问徐荣与公孙世家的恩怨,爽快的答应下来。因为秦明知道公孙世家在三国时期的命运,而且公孙瓒算计他的事情秦明可没有忘记。就算没有徐荣的私仇,他也不会放过公孙世家。
秦明看向贾诩,等待着贾诩的答复。贾诩面无表情的注视着秦明良久,待秦明答应了徐荣的请求后,他突然向秦明躬身施礼道:“贾诩拜见主公。”对于秦明提出的问题,贾诩猜出了几分,秦明自从崛起以来,手下还没有一名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他向董卓索要自己,很可能是为了补充这方面的缺陷。在董卓手下由于李儒的存在,使擅于保护自己的贾诩不敢轻易的展现才能。但在秦明的麾下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尤其是秦明现在的手下还没有一个谋士,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智。在经过周密的考虑后,贾诩终于作出了投效秦明的决定。
听到贾诩的话,秦明微微一笑,上前将贾诩扶起,“能得到文和先生相助,实是秦某之幸。”虽然得到贾诩的效忠,但秦明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现在的地位和实力。如果一旦自己失去了权势,无法保证他的安全,贾诩的忠诚就很难说了,不过秦明自信自己不会给贾诩这样的机会。有了贾诩和徐荣的加入,秦明手下可以使用的人手也宽松了一些。秦明将手中的政务交给贾诩处理,羽林卫则让徐荣操练。
“主公,粮草军械已准备妥当。”赵云来报道。
“子龙,有没有人从中作梗?”秦明淡然问道。
“没有,所有办事的官员都十分配合,我军所需粮草军械足够一月之用。”赵云回道。
“子龙,你带人去将这两个人请回来,今天晚上我要宴请他们。”秦明递给赵云一张名单,在名单上写的正是郭嘉与徐庶的名字以及他们行踪住址,秦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将郭嘉和徐庶的行踪打探清楚后汇报了上来。
“诺。”赵云领命离去。
“秦浪,你亲自去一趟,将守宫令荀彧请来。”秦明吩咐道。
“诺。”秦浪应声道。

在洛阳的郭嘉、徐庶此刻正坐在一家小酒铺中,谈论洛阳现在的形势会有什么变化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再过几天,各镇兵马来到洛阳,那时才热闹呢?”少年徐庶有些幸灾乐祸的说着。
“元直,休得胡说。”年长一些的郭嘉看了看周围,小声的提醒了徐庶一句,随后感慨道:“此事说来,还是何进之过。宦官之祸,古今不绝,但他们都是依靠着君主的宠信才能把持权势。先皇驾崩,十常侍已无权势可仗,只须城中士卒即可将其一举拿下,何须招外兵入京,平添祸端。”郭嘉此言与曹操当日劝说何进之言何其相似。
“郭兄,听说你曾经见过那鹰扬将军?”徐庶问道。
郭嘉点了点头,叹道:“在英雄楼上曾见过一面,此人行事果断,性格坚毅,日后必成大事。”
“那郭兄,为何不去投他?听说朝廷已经下令鹰扬将军前去青州征讨黄巾,准允鹰扬将军征召城中士子。”
“鹰扬将军此次离京征讨黄巾,乃是因为与朝中士族大臣不和所致,我如若主动前去投他,定会得罪京中权贵。”郭嘉叹了一口气说道,洛阳门阀的权势他十分清楚,他一介寒生无权无势自然不会轻易的招惹洛阳士族豪门。
“先生何须多虑,有我家主公在,何惧那些士族小人。在下赵云,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请二位前去一聚。”赵云从酒铺外走了进来,他方才在外面已经听到两人的谈论。当他看到郭嘉,才发现说话之人正是那日在英雄楼上所见过的那名年轻士子。
“元直,这位将军就是鹰扬将军麾下大将赵云将军。”郭嘉看到赵云,心中一惊,他没有想到秦明竟然会派人来找他。郭嘉看了看赵云身后的几十名彪悍的骑兵,知道推托不得,而且洛阳城已经传遍了皇上准允秦明征召士子之事。
“好,请赵将军前方带路。”郭嘉坦然说道。
“郭兄!”徐庶还想再说些什么,被郭嘉用眼神示意不要多说。徐庶无奈,只得颓然跟在郭嘉身后。
当赵云陪同郭嘉、徐庶走出酒铺,正准备离开,却被一名青年士子拦住了去路:“你等何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掠人口!”
赵云剑眉一挑,冷喝道:“大胆,竟敢阻拦羽林卫办事!”
“我乃是朝中侍郎荀攸,你等有何凭证!”荀攸本是前来见好友郭嘉,不想却看到郭嘉正要被赵云等人带走,方才挺身而出。
“我乃是鹰扬将军麾下赵云,奉我家将军之令征召此二人。”赵云从身上取出一块令符,荀攸听闻赵云之言便是一楞,再看赵云手中果然是羽林卫的令牌。
“这如何是好?”荀攸顿时呆立当场。看到荀攸见到令牌后还不闪开,赵云心中暗怒,但最近洛阳的形势使他压下了火气,想起秦明曾经提到过的士子之中正有此人之名。“来人,请荀侍郎一同前往。”赵云一声令下,几名骑兵上前不由分说的挟持着荀攸随赵云回到了秦明的府内。街上自然有旁观者将荀攸被赵云挟持之事告与荀家知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