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双龙初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人走入场中。后面聂同维扬声道:“我这五位兄弟,擅长联手合击之术。请易水帮也出五人下场,一决胜负吧。”
那五名青年走进场中央,各自占据方位站定,拔出自己的兵器,五人都使一个式样的三尺青钢剑,跟平常江湖人常用的青钢剑并无不同。
邓智看了一眼自己一方的兄弟,现在自己和陈勇已经下过场了,还有六位兄弟没动过手,这场是五人对战,必然有一位兄弟这次是无法动手了。见众兄弟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显然都想下去一显身手。谁留下,这事还得自己决断。不过八兄弟一向彼此间感情很好,想来让谁留下都不会心有不满的。
“老八,你最小,你就别下场了,让各位兄长去吧。”邓智道。
老八罗荣心中微微有些失望,点点头大声道:“小弟祝各位兄长旗开得胜。”
其他五人戴忠、周信,方礼,梁义,赵廉跨出一步道:“我等兄弟五人来领教。”赵廉回头拍拍罗荣的肩膀道:“放心,看哥哥们杀得他们屁滚尿流。”
戴忠等五人步入场中,走到对方五人面前,距离三丈处站定,拔出背后长刀。跟邓智陈勇的刀一样,他们使的刀也是比平常的柳叶刀厚了一些,长了半尺。
那边聂同维发出一声只有自己才听得见的低叹,沉声喝道:“开始罢,五步追魂!”
那布剑阵的五名青年一愣,五步追魂是他们所修剑阵中的一种变化,乃是杀阵。聂同维发出命令,意思是不必留手,全力格杀对方。不是比武么,虽说今天是故意向易水帮挑衅,也不必下杀手吧?前面两战虽然有人受伤,最后双方也都留手了的,怎么这一场要生死相搏了?五人不明白上面什么意思,只有严格执行命令。
三丈距离,对于武林高手来说,乃是最合适出手的位置,只要一个跨步就能出手伤人,一个退步就能让对方攻势落在空处。五名青衣剑客听了命令,见对方已拔刀在手,就迅速地动起来,齐齐一个跨步,五支青钢剑化为漫天寒光,射向易水帮戴忠等人。
戴忠五人二十年来联手对敌的经历无数,配合默契,本以为就算对方有剑阵,凭着五人的默契,以娴熟的配合和丰富的经验,该是手到擒来。
那五名青衣剑客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江湖上也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声,就算剑法高明,肯定也是实战经验不足。武学一道,自己关门修练出来的跟实战中磨练出来的大不相同,一个人没有经过实战洗练,就算所习武功再高明,恐怕到了战阵上,也打不过一个习练普通武功,却经历过腥风血雨考验的对手。
但是刀剑相交,几招一过,戴义等人就知道自己错了。对方那五名年轻剑客,所用的剑法刁钻诡异,狠毒凌厉,剑剑都是要致人死命,完全不留一点余地的。而对方剑阵转动,又是变幻莫测,就算经验不足,凭着这个剑阵,也可以抵过去了。戴义发觉,自己兄弟五人从对方出剑开始,就陷入被动,战斗的节奏被对方掌握,自己五人全凭着经验老到,才一次次从对方剑下逃过杀机,却没有反击之力。他自己就已经有三次差点陷入必死之地了,如果对方再多点实战经验,自己怕已经死了三次了。
邓智被聂同维震伤内腑,本在暗自运劲疗伤,见到兄弟陷入险情,顾不得自己伤势,走上几步靠近战团,右手握紧刀柄,以防万一兄弟有险时,可以及时出手相救。就算此战认败,也不能让兄弟有所损伤,邓智暗自决定。陈勇和罗荣也看出己方的被动,见了大哥举动,也紧紧跟上。
聂同维见到三人行动,心念一转,已知对方心思。暗自一叹,虽为他们兄弟间的情谊所感,却不能让对方得逞。他也站上两步,与邓智遥遥相对。
此时战团中已有变化,那五名青衣剑客经过这一阵战斗,已经察觉到易水帮五人中,以方礼实力最弱,已有两次,都是靠其他兄弟从旁出手相助,才躲过杀招。五人实战经验虽有不足,互相间配合日久,心意相通,已知该怎么做。五名剑客阵形稍散开一些,互相距离拉大,引得戴义等人位置移动后,突然发动。
正面对赵廉的对手弃赵廉而不顾,身形移动,已到了方礼身侧,一剑标出,刺向方礼小腹。方礼的对手剑法也突然加速,一剑如闪电直射方礼咽喉。
另外三人移形换位,三支剑牵制住了戴忠、周信、梁义和赵廉四人,使他们无暇他顾,救不得方礼。原来他们的剑阵,并不限于五人发动。二人即可双剑合击,三人、四人都可依剑阵原理配合。此时三人发动的,俨然是一套小了一点的三人剑阵,威力较之先前五人剑阵,也只是稍小了一点而已。
戴忠等四人面对三人,虽说人数占优,可是对方三人凭着剑阵变换间的配合,使戴忠等人都产生三人似在围攻自己一人的错觉,虽然攻势并不凌厉,压力不大,却也不敢分神。若是此时置对方攻势不顾,而去救方礼,只怕人没救下,自己先要死在对方剑下。
四人都看到了方礼的危机。戴忠、梁义相距稍远,就算自己舍身相救也是不及。周信咬牙一刀,不顾自己身旁剑影,长刀劈向剑刺方礼咽喉的剑客。赵廉因为那名剑刺方礼小腹的剑客本是自己对手,更是完全不顾自身安危,长刀脱手,全力一掷,呼啸着飞向那名剑客,势若奔雷。
那名剑客见长刀飞来,闪身避开,剑尖一挑,挑中长刀刀柄前的护手,划了一个小弧,带得刀势转向,向方礼飞去。身影在空中一转,却又弃了方礼,挥剑刺向手中没了兵器的赵廉。
那本来剑刺方礼咽喉的剑客见周信挥刀劈来,放弃了攻势,回剑敌住周信。
本来凭阵势合攻戴忠四人的三名剑客,见周信、赵廉二人舍身去救方礼,暗道机会来了,剑阵再变,已成了二人对戴忠、梁义二人。另一人飞身跟紧周信,一剑直刺其后腰。
邓智三人看得大惊,解救不及,齐齐飞身扑出,击向剑刺周信后腰的剑客。
聂同维见状,一挥手,己方阵营中也有三条身影腾空而起,迎向邓智三人。
周信前后受敌,只挡了前面一剑,后腰一痛,一支长剑已刺穿身体,从腹侧透出来。
前面的剑客见周信已被重伤,性命难保,不再理他,回身挥剑攻击方礼。伤了周信的剑客拔出长剑,手腕一转,又向赵廉刺去。
赵廉长刀已脱手掷出,空着双手迎战两人,一个回合,已被两剑刺中,一剑正中心脏,一剑从咽喉由右而左穿过,当场毙命。
————————————————————————
明德禅师带着福居小和尚和赵匡胤二人,正行走间,忽见前方七条身影飞身疾奔而来,七人身上衣服已被鲜血染红,浑身带着血腥味。和尚不愿多管闲事,闪身避开,看着七人风驰电挚擦身而过。七人刚过,后面蹄声震动,三匹骏马全速奔过,直追前面七人。

三人不知这易州城里这么大动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听得上百人奔跑的脚步声传来。街道那头涌来上百手持刀械的汉子。三人站在路旁,看着那上百人从身前跑过,沿着先前两拨人的方向追去了。
明德禅师不愿多事,可福居跟赵匡胤都还是少年人,好奇心大,问道:“师叔,您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明德禅师道:“我都跟你们在一起,你们不知,我哪知道?”
赵匡胤道:“这些人追不上的。我们去前面看看吧——他们从那边跑出来的,那里应该有人知道的。师叔,好不好?”
明德禅师虽不愿多管闲事,但打听一下新发生的事件,也是必要的,点点头,领着两人往前走去。刚走了不过百十步,前头见一书生伴着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迎了上来。那书生明德禅师却是认得,此人武功低微,却爱到各种地方凑热闹,江湖中只要有事发生,不管是什么场合,总能见到此人身影。武功低微,行走江湖二十年却从未遇险;交游广阔,走遍中原六七国到处有朋友。此人正是宋真愚,明德禅师早就知道江湖中有这么一号人物,以前也相交过一段时间,是以远远一看就认出来了。
宋真愚也已见到迎面走来的明德禅师,老远就拱手行礼道:“明德禅师,当年少林一别,算来也有七八年了,听说明德禅师已升为罗汉堂长老,这武功佛法更是勇猛精进啊!”
明德双掌合什回礼,笑道:“宋施主,别来无恙。施主还是那么爱凑热闹,又从江南跑到这易州来啦?不知这位小施主如何称呼?”
宋真愚身边的郭荣见问到自己,忙抱拳道:“在下邢州郭荣,见过明德禅师。”
宋真愚在一旁道:“我跟郭小郎也是昨日才相识的,聊得很相投。今早出门就遇见,可见也是有缘。这位小师父就是少林方丈大师的亲传弟子,福居小师父吧?”
福居合什道:“小和尚正是福居。”心中疑惑这老穷酸样子的书生怎么认出自己的。一旁的赵匡胤已经问出来了:“宋先生以前没见过师兄,怎么见面就知道他是福居?”
宋真愚笑道:“我不但知道他是福居小师父,还知道你姓赵,叫赵匡胤,对吧?这没什么,我不过是听江湖上的朋友说起,这次明德禅师下山,带着你们两位罢了。”
“原来如此。”赵匡胤释然,同时也暗暗佩服这老书生消息灵通,自己昨天午后才来易州城,这人今天就已经知道自己师兄弟二人名号了。
明德禅师知道宋真愚最爱打听消息,问道:“宋施主,可知方才那些人是怎么回事?”
“哦,你说易水帮这些人。”宋真愚答道,“我正好在场,目睹了全部经过。禅师若是愿意听,我就细细讲一遍。”
明德禅师还没回答,旁边的赵匡胤已经催道:“快说,先生快说。”福居小和尚没有说话,但是眼睛看着宋真愚,显然也想听。
宋真愚见明德禅师微微点头,引几人到不远处一茶馆坐定,泡了一壶茶。就将易水帮受人辱骂挑衅,与人斗武决胜的经过详细讲了一遍。这人毕竟读过几年书,还真有点口才,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硬被他讲得跌宕起伏,精彩连台,听得福居与赵匡胤津津有味。就是在场目睹的郭荣,此时也听得怀疑自己是否眼睛不好,怎么看不到那么多精彩之处。
讲到第三场五人对战时,宋真愚道:“原本前两场虽然都有人受伤,但双方都很克制,都在最后一击时留了余地,不致人死命。我还以为这第三场只要一方有人受伤,就会停止,就算分出胜负,也不会决出生死。没想到那些人剑阵变换诡异,剑法狠毒凌厉,剑剑都是用杀招啊。旁边掠阵的易水帮高手见兄弟危急,就欲抢上去相救。不知道对方观阵的是误会了,还是怎么想的,就出手牵制了一下。就是这一瞬间,‘八骏’已经一死一伤。
“自家兄弟死伤,‘八骏’如何肯善罢甘休,况且因为观阵的人突然插手,原来的斗武已经演变成了混战,周围的易水帮众一哄而上,围攻对方。那些人虽然每个都身手不凡,可毕竟人数相差太远,被杀了十来个,还有七人是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那布剑阵的五人,倒是占了有阵势相助的便宜,都没被杀,逃了。
“混战中,‘八骏’又是一死二伤,还能动的,只剩下三个了。易水帮虽然杀了对方十来个人,可是下手杀人的和领头的全都逃走,自身也是损失惨重,这仇可结大了。刚才你们看到的,最前面的七人,就是那伙挑衅者;后来的三骑,是‘八骏’里的三个;最后面乱哄哄跑过去的,就是易水帮的普通帮众了。说是追杀,哪追得到?光骑马的三人追到人家有什么用,那时候还不知道谁杀谁呢?后面的那上百人,又指望不上。我看易水帮想报此仇,还得另想他法。”
听宋真愚讲完,明德禅师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却猜不够那些人到底什么目的,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阴谋的味道,心里想道,和尚我只管念经礼佛,不会想这些事情,也就放下了。
赵匡胤对此却大感兴趣,想跟师兄议论一下:“师兄,你说那些人什么目的?为了出名吧,不必下那么狠的手杀人。为了寻仇吧,何必弄得那么光明正大,非要在天下豪杰面前比斗?为了羞辱易水帮,或者削弱易水帮的实力,他们犯得着送上十几条性命吗,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福居小和尚摇摇头道:“小和尚想不出来。”
郭荣是目睹了此事发生,当时就感觉哪里有些奇怪。此时听了赵匡胤的一句“他们犯得着送上十几条性命”,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脸色大变道:“若是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送上十几条性命到易水帮手里呢?”
赵匡胤眼睛一亮,咋舌道:“好狠的心肠!怕是某方势力看上易州这块地头了。”
郭荣见赵匡胤小小年纪,相貌堂堂,心思灵活,反应敏捷,又是少林方丈的弟子,想必武功也不会太差,再过十年,定是一位好汉。不敢因年纪小而轻视,起了结交之心,与赵匡胤两人就议论起来。刚开始还是针对近日之事,慢慢谈论到江湖情形,又由江湖讲到军政。赵匡胤对郭荣的见识暗暗佩服,郭荣也欣赏赵匡胤对军事和政略的一些想法,虽然仍显得有些幼稚,但那会随着年岁增长,经验积累,慢慢完善,终究会成熟起来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