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暗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柏木春雄,你和凯瑟琳.葛瑞塔小姐交往多长时间了?”
也许是夏天的缘故,面前坐着的日本驻柏林使馆一等秘书柏木春雄感觉头上直冒汗,都是冷汗。他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冷冰冰的询问,准确的说是嫌疑犯式的受审。哆哆嗦嗦地抬手擦了擦额头,他口齿里禁不住地打颤:“两,两个月,不,不,是三个月……”
负责记录的坂井少尉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可怜虫,长长睫毛下的黑色眼睛说不出的冷峻。今天负责审讯的松任美佐少佐是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四期的前辈,平时和柏木春雄还哥俩好有说有笑的,翻起脸来也是毫不客气的。
“巴嘎,你这个大日本帝国的叛徒!老实交待,她从你这里套走了多少情报?”审讯了半小时,松任少佐也开始感到厌倦了,柏木春雄这个笨蛋一个劲地表白自己对天皇的忠诚。据他介绍,对方从未要求从使馆里翻拍或携带机密资料出去,因此也从未想到凯瑟琳居然会是苏俄的“燕子”。
“我们,我们见面也只有几次,平时也就聊聊柏林的见闻……她很仰慕帝国的风情文化,希望能有机会一起去远东旅行……嗯,她还向我祝贺过帝国在满洲的胜利……”柏木春雄绞尽脑汁地回忆着,一边为自己叫屈,“我怎么知道她会是个女间谍啊?”
“你这个猪猡,你的凯瑟琳原名叶芙扎维塔.卡尔采娃,是个受过克格勃严格训练的燕子,隶属于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日本组。来到德国以后,她以画家的身份做掩护,结交甚广,主要负责的就是窃取帝国的有关情报,”松任少佐冷冰冰地介绍着,“最近,莫斯科对关东军的动向很关注啊,你没有泄露什么吧?”……
柏木春雄被押了下去,七田基玄大使的身影从暗门中走了出来,他神色如常,问道:“松任君,你觉得呢?要不要让他回国述职?”
“大使先生,个人觉得柏木君对帝国还是忠心不二的。如果现在让他回国,恐怕还会引起苏俄方面的警惕,”松任美佐还是决定在背后拉兄弟一把,谁都知道一旦这样回国,非但这个人仕途彻底完结,只怕他的家庭也要整个毁了,“莫斯科的态度还是很暧昧,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这条线传达一些对帝国有利的情报,从而达到迷惑他们的效果。”
七田基玄默然,想是在思考些什么。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苏联一方面不希望帝国在满洲做大,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军部对西伯利亚的野心,很明显,他们现在也不希望在远东和帝国直接冲突。
事实上,苏联虽然在《消息报》和《真理报》上发表社论和文章谴责关东军的侵略行动,但官方在1931年10月29日致函日本驻苏联大使广田弘毅,声明将采取“严格的不干涉政策”。11月14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又照会日本政府,苏联采取严格的中立主义,不干涉日本在东北的行动。
当然,这也是外务省希望的局面,在巩固满洲之前没有必要再去动莫斯科的奶酪。相反,陆军省的少壮派一直主张的是日苏交战只是迟早的问题,开始愈早愈对帝国有利。

特别是今年5月少壮军官发动的血腥政变,杀死了包括首相犬养毅在内的众多内阁重要成员,军部借机宣布紧急状态,建立了强硬份子控制的新内阁。也难怪莫斯科对帝国的野心愈加重视,任何风吹草动只怕会让他们紧绷的神经更加脆弱。
松任少佐这一点考虑得不无道理啊,七田大使微微颔首,只有关东军的那些疯子才会自以为天下无敌。目前帝国在满洲的主力不过5个师团、2个骑兵旅团约10万人,他们居然就敢吹嘘要在远东全面开战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重重哼了一声,沉声说道:“松任君,你的想法我很赞同。我会写份秘密报告提交给东京,柏木君以后就在你的特别领导下行动。整个计划将被归入使馆的一号秘档。”
柏林的这个夏天,就像全国的政治气氛一样,超级热。各方势力,国内的,国外的,也迫不及待地在台上台下跳来窜去,更多带来了几分热闹。
路德没有再去凑这份热闹,此刻,他端起了餐桌上的白瓷大杯,仔细闻了闻牙买加新鲜咖啡豆的特有浓香,细细地品味起来。7月的选举过后,希特勒离国会的绝对多数也只是一步之遥,只要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软弱的巴本政府时日无多了。也难怪,越来越多工业界有影响的大佬都知情识趣地陆续站出来支持这个狂妄的小个子中士。眼看着大局将定,路德也乐得躲到郊外来,图个耳根清静了。
阳光从百叶窗中透了进来,照在他手边的一叠电文上,这是迪化方面最新的报纸摘抄。兴办教育,开启民智,是路德看重的一件大事。除了华奥托木尔集团收购了全省发行的《天山日报》外,多家报馆在宽松的氛围下也陆续在天山南北成立,还有不少北平和广州的文化人被延请过来。库尔勒的南疆总部每天有专人把各大报纸的要闻和社评整理出来,发到柏林和苏黎世的集团总部,这也成为了后来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迪化,也很热啊。路德闭上了眼睛,连日来,《迪化日报》,《库尔勒日报》,还有惠远的《仪礼白话报》,纷纷转载了《大公报》、《北平日报》、《申报》等全国大报的论战,在舆论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而张培元和马培武也分别从迪化和库尔勒来电,参军的华北和东北学生情绪日益高涨,还有军中团体私下讨论日趋紧张的热河局势。不止如此,连在土耳其进修的中级军官们也不能避免这股全国抗战的热情,血书就交了近百份上来。
热情,总是好的;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任何一个率性的举动都可能意味着万千无谓的牺牲。别的不说,在哈密铁路未能完工之前,哪怕是一个师的出击都超过了目前后勤的能力。当然,堵不如疏。一方面,“明耻教战”的宣传要抓;另一方面,轻敌冒进的思想也要警惕。
看看人家老毛子,私下里为东北的游击武装提供枪械,表面上和东京还不是眉来眼去的。一边高唱着“日苏互不侵犯”,一边时刻提防着关东军的闷棍子哪天就敲上来了。
毕竟,兵者,国之大事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