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全国哀悼日,今明两天改发本人博客文章,以悼地震死难者,后天恢复<龙隐市>发布.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不要轻言领养地震孤儿》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伤亡惨重触目惊心,爱心人士纷纷呼吁,多财出财多力出力,救助灾区人民,各尽其心便是。许多人士也一抒心意,希望领养灾区孤儿,爱心固然可嘉,真要实行却是很值得商榷,毕竟领养孤儿全不似收养小猫小狗,它是收养者与被收养者的不同人生强行并轨,影响之大必将贯穿人之终生。
自然灾难发生难免死伤,一如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灭顶之灾杀人毁家,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老少失亲丧后。皮肉伤痛一时之痛,举目无亲一世之痛,可人活着必须希望,于是许多破碎之家自然合并。这家丈夫找了那家妻子,丧子母亲收养失亲孩子,甚至一家几口无一同姓,大家老少结合自动重组家庭,生活互助同病相怜,面对未来坚强勇气,精神共慰藉。
汶川地震灾下,死难者定也不在少数,试想那一栋教学楼倒下,多少父母必将永失骨肉。而无数巧合意外之中,儿童幸存父母双亡,产生孤儿也将不在少数。那些死难的小学生,他们父母幸也不幸,不幸者儿女罹难,所幸者他们尚还年轻,独生子女虽已失去,他们还有机会还有青春重新孕育生命,再生养下自己的儿女来。
而面对死难的中学生甚至才刚成年儿女,他们的父母便是大不幸,他们首先是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忠实遵守者,所以他们往往只有唯一的独生子女。试想一对夫妻结婚生子,苦挣苦捱将个孩子养大,终于上得中学大学在望,谁知一刹变故,人生全部希望顿成泡影,当是何种撕心裂肺陷人于绝望。青年丧子犹有余地,中年丧子无路可退,妇女高龄再要生养小孩,纵然有心也是无力,老境当前何以为凭,老来无依的人们实可怜。

所以我在此设想,那地震失去亲人的孤儿,首先不该是由你个明星之流心血来潮大包大揽收养,而该是政府部门统一安排,灾后优先交于那些失了儿女的父母认养。且要一切人性化安排,尽量本地就近送养(让孩子终也不离他的根本,寄养到明星家庭,甚至改变国籍送到外国去,虽然生活富裕保障,对于独立的人来说未必就是最幸福);若是条件相等,尽量让着年龄稍大再次生育机会渺茫的夫妻收养;国家也该成立一个专门基金,对于他们今后人生始终保持物质关怀。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失亲孤儿从小有所依,丧子父母今后有所养,如此一举两得,虽则不是办法的办法,却是一条弥补家庭缺失弥合人们心灵之伤的良策。相信那些永远失去了自家孩子的父母,定会将这别家父母的遗孤看做老天的恩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加倍关爱培养**。相信那些失去了亲生父母的孩子,在于养父养母的悉心呵护之下,也会早日一消灾难的阴影,重回人生本该有的快乐之中。
靠人救助不过一时,人生自救却保一世,此为我为地震灾难尽心小小建议,但愿真有实现,一解凡人之痛。
水去先生
戊子四月十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