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海上 第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
“篷帆行海上,
茫茫无极极;
叹生若鸥翔,
共黥逐汪洋。”
这日松浦岛湾港口繁忙,岸上众多人群礼送之中,两只双篷船升帆起航,岸上送行之人正有此间肥前藩主松浦宜钝,船上挥手致意者,除了山北国相世子李察忽,更有其义子李泰佑之类。
船只出内海,一经平户岛,再经五岛列岛,前方茫茫外海无边际,两船直下南向,归程琉球山北国。鼓帆尽远离,眼见日本九州海岸缥缈呈一线,他家四公凭舷而立,不禁诗吟感慨声:
“泰佑,这一遭你随着出来日本啊,可也算得一番大经历的。”
“是啊,四公,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回出来日本,我可也正是大长见识了的。”
有得两日养伤疗毒,泰佑已然痊愈,又个精神气十足来。
“察忽啊,你个经此历练,总也知道这日本诸藩便如虎狼一般,不是你凶,就是我狠,见着谁个好欺,就要明着暗着咬上一口的。”
四公俨然两人教师,左右两人旁听的,他个一番好说教来。
“是,四公,这九州四藩尔虞我诈,原来都是各怀鬼胎的,正如父亲大人所说,我们山北国必得周旋其中,以为我所利用。”
老子做得一国之相,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将来也必为经世之才,李察忽也是好领悟。
“是啊,李相此次遣你出使松浦家,正为练就你个独当一面审时度势,那中山国为我本族内敌,而这九州鸟津家则为我近海外敌,人敌我友,人友我敌,如同当年刘备联吴抗曹,方才成就后来三国有其一,借着松浦家克制鸟津家,便是李相经年不变之国策,我山北国能够至今立于不亡之地的根本啊。”
兴亡成败一忽间,四公话说着,不禁又徒生感慨: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样话来,敌久必友,友久必敌,此番去到太宰府天满宫,或许真有意外收获呢,那鸟津家若是由此与我山北国交好,必当对于中山国有损无益,我国说不定就能借此一举奋发,直将中山国压倒永无翻身之日,以保我国从此再无后患。”
“是啊,若是真个此般好,那泰佑便是立了大功了,要不是他在天满宫一鸣惊人耀了我山北国的武威,那九州几藩如何的刮目相看?那尤为傲慢的鸟津家兄弟,如何也会来低声下气,求着与我国通好呢。”
由此想到那日本第一剑道的鸟津矢信,差着些就要羞煞切腹自了,李察忽便为大大解气。
“是啊,叫着泰佑出场,原为李相与我早早商定之计,这天满宫年年春祭比武,松浦家便是年年下风,鸟津家年年独占鳌头,今年便有意要让它来个本末倒置,让着泰佑奇兵而出,只为当着它个九州四藩,好好杀一杀他鸟津家的威风。”
这外交之策大有奥妙,一朝事远在多少朝之前就已既定了。
“是啊,欲人为之服,必得示之威,泰佑这回啊,可是真正算得英雄的了。”
丈夫英名一朝鸣,同样相仿不多年纪,你个已然少年得志,李察忽虽说国相之子,那种被着众星捧月仰慕威风,心中也是可想不可求。
“泰佑这一出啊,灭的是鸟津家的威风,挺的是松浦家的立场,扬的是我山北国的志气,这便一举几得,赢得可不是单单所谓英雄虚名来。”
四公话说如此,脸上不免也有着暗自得色,不过稍纵即逝,转头又个教训道:
“泰佑啊,你便要谨记了,一招不慎中毒伤,二招不慎挨刀刺,若个非是命大福大一切造化,你个再是所谓天下第一的,早也一朝出名一朝罢休,小命交待阎大王报到去了。”

“啊,是,真个是江湖险恶,我到此才算是真正明白了的,谁想他日本国的斥候忍者,也会这般狡诈歹毒的。”
泰佑总也血的教训,又个联想道:
“我便记着当年中国时,也个一下信了人,便叫人骗着吃了迷药,差些就卖到了那秦……她家的府上去,结果还给挨了一刀子,现在再想来,原来人心果然险恶的,不管是男人女人,无有你个不要预防他三分的。”
“是啊,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我们今后着江湖行走,虽则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那防人之心,却是时刻不可无啊。”
四公话说着,又个转头道:
“察忽啊,你现在总也知道了,为何那天比武我只让泰佑出场,一来你个世子身份,二来比武场上多也凶险,便是到了场下也难免暗算不尽,你个将来终究要接任李相之位,万一真个闪失三长两短,那四公便实在是无颜再活着面对李相的了。”
“是,四公说的是,我个武艺本就差着泰佑一截的,若个当时场上强出头的话,难说就敌得过他个鸟津矢信。”
察忽虽个如此说,心中终究有憾,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察忽啊,你总要记得了,你为做宰拜相栋梁之材,切不可为一点武名所误,从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便真想要成就武名,也该是求得将帅之名,而非拿刀拿剑砍杀人头一介武夫之名。”
四公此话说出,虽是面对你国相之子,实则也是对你平凡出身的泰佑所说,说着就有诗吟:
“刘生气不平,
抱剑欲专征。
但令一顾重,
不吝百身轻。
只说这唐人卢照邻所述的刘生啊,虽个因此而得传世侠名,却也难称英雄,终究是鼠目寸光的匹夫而已。”
独恨归来已晚,半生孤负渔竿,这长叹英雄难为的四公,正是当年太仓普济堂药号史家大公子史兴山,后来龙隐镇头仁济堂药号的东家霍兴山霍药师,赫赫有名盲侠故世子关门弟子,江湖人称半生子是也。
日夜四季十年匆匆,当年便是中元节一朝露机,龙隐镇横遭血光之灾,霍药师携同阿昔连夜逃亡,在着会稽柯山石宕藏身下。此后太湖官兵剿匪风波,死守一处的霍药师再也按捺不住,冒险去到宜兴荆溪山中一探故人安危,谁知就差误入阴房圈套,侥幸逃脱更是一路亡命。随后再领着阿昔准备北向渡江,谁知又为师姐梅花手所阻,昆山鼓楼秦家阿昔刀伤,紧跟常熟鹰鹤二子势必劫数,亏着半面子终究大义为重,含泪放行自去。
一叶小舟娄江逐波,正又巧遇一股倭寇来袭,只为劫杀琉球山北国使李刹日,霍药师见义勇为,力敌几多倭贼各自死伤逃遁。李刹日大人遇死不死,救命大恩万般难报,随后就将受伤阿昔一眼认出,你父子二人逃亡狼狈大大难言之隐,便是出言相劝若是中国无有立足,那船出海外无疑一片广阔天地。祸极福至否极泰来,李刹日一番上瞒下欺巧安排,将着霍药师父子暗藏船舱出去浏家港,一程径归琉球山北国,尽脱国内朝廷阴房追杀之苦。
人在海外隐姓埋名,霍药师父子只在李刹日大人府中安身,霍药师对外只称四公,原为他乃吴门三子以外第四子,他个李大人中国聘得的文武能师。阿昔便为李大人收作义子,平时不再与四公父子相称,他也不再叫做阿佑,而是随着大人姓李名泰佑,以后李大人升官拜相,他便为国相义子。十年安生十年人成,从前的药店少爷阿昔,一忽长成英雄李泰佑,日本九州太宰府天满宫技压群雄,好生令人得意快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