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旧人 第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阿凤大师母,你个还是少要高声为好,如今这宜兴杀人之事,官府可也查得紧呢,各地害得牵连的人也不少去。便是那象着盗天侯九猴子的叫化子,县牢里也是押了不少的,唉,本来个臭牢臭牢的,如今关满着些臭叫化子,可也真正叫做臭牢的了。”
大庭广众人群中,公开替着杀人凶犯叫好来,总也大大不妥的,亏着朱七八大小是个官差,总算与着你个居家大师母不打不相识,有着好意相提醒。
“哼,这杀得个把贼,反要被说成贼来,世上还有无公道的,我便只与盗天侯与那九猴子叫好来,朱七八,你个也算作公人,又能把我怎的?难不成也捉进县衙关臭牢来?”
小梅花手脾气,叫做遇刚则刚,遇柔则柔,你个摆官面放官屁,她个竟是不屑的。
“阿凤啊,你个便少说两句好否?人家不涉官家,你个不惹事总也太平无事好。”
边头那婆婆忍不住要教训的。
“是啊,阿官大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官家之事少是不惹为好,这一点啊,我家小官自打出了趟远门后,如今可也牢记的了。”
随着儿子而来乌老官,总也多年不变化,十年前个萎堕老人样,如今还个老人萎堕样,不过自从茶馆店开张,几年少着每日做豆腐操劳,整个人脸上红气,却个精神了不少,回头更是对着小人打哈哈:
“阿官,阿莲,你们这便快些吃豆腐花,乌大爷这就上清虚观里求仙丹呢,你们也个想要不想要?”
“不要。“
道是灵丹妙药神仙造,原以为总也可骗来小儿家的,谁知居家一对小儿女,听着居然齐摇头,那年长些的阿官更有话说:
“他个老道药都是骗人的,只有我家瑞生堂爹爹做的药,才是真正的好药呢。”
“啊,是么?你家瑞生堂的药是没谁家可比的。”
童言无忌实属真,居家小少爷张嘴出,叫着大人听来啼笑皆非的,害得你个婆婆又是连声怪:
“阿凤啊,你看看你,你看看你,总将个阿官教的怎个好?等歇到着道观再个胡言乱语来,那张天师又有怎个好?”
“哈,这便是盗天侯与九猴子的样貌么?真个是猴相多来人相少,怎也不成个人样来?”
通缉的画影图形一张贴,人们便纷纷微观了,七嘴八舌好议论:
“这盗天侯九猴子,原也只是属猴的,自然猴相多过人相,不然还叫个猴子作甚?”
“便是那盗天侯师徒,极会改装易容的,我便听说了,那个盗天侯,还在荆溪龙湾里,扮做了个哭坟老太婆呢,也就个一次杀人未杀成,追到了宜兴城里再杀的。”
听着这些杂论出,朱七八不免也多口,他个毕竟公门中人,小道消息听说总多些,他个与你一桌分外悄声说:
“我便听说了,那盗天侯师徒实也厉害的,便是直等杀了人去,回头阴房之人也去追查了,问着所在目睹之人,竟个谁都讲说不出那盗天侯师徒个究竟样貌来,便是这画影图形啊,也是照着众人直观大概画出的,真个要照着查人来,恐怕也是难查出的。”
“喔?便是荆溪的龙湾也杀人了么?那龙湾上可是尹家窑,杏春壶做来大出名的。”
边上乌老官听了,立马有所联想道:
“便还是前两年,马迹山的水阿狗,还帮着我家捎带了两只来呢。”
“是啊,他个杏春壶做来可也精细呢,当初小官送我的一把,如今我喝茶总也用着呢。”

小居先生也是答话说。
“啊呀呀,小居先生如今果是用着杏春壶喝茶么?那你可要用把细了,仔细一不用心给跌坏了,如今个杏春壶啊,皇帝钦点的贡壶,可也是大值价钱的呢,一般着千金都难求的呢,你家还是赅着大宝贝了,使起来一定要把细了,一定要把细了。”
那朱七八听了,不论捉贼改论壶,所谓有眼不识,只怕人家遇宝不知惜宝来。
“唉,这便说了,那龙湾里也是不太平来,要杀人杀到家门口,便个做陶做壶也不安生的。”
乌老官却是兀自叹息了。
“快些个,快些个,张天师就要派丹啦,还不快些赶去则个。”
你个一家坐定吃豆腐,山路之上早也乱了去,白来赚的货色人争抢,齐着赶去山阴的清虚新观拜道仙。
龙隐镇龙隐山,一带迤逦南北山,南山山阳便为龙隐寺,佛家和尚庙,南山山阴便为水月庵,佛家尼姑庵。十年之前一夜遭劫,水月庵主持慈恩师太惨死,庵中其余尼姑也尽遭阴房掳走,官差一把火来烧,水月庵随之付之一炬。如此隔年过,龙隐北山清虚观张天师请愿县衙,在着南山之**月庵旧址新起座清虚新观,一时间佛院改道观,阿弥陀佛改念急急如律令,盛起香火与着山阳和尚庙分庭抗礼。
“青山明溪一分地,
空谷幽兰二半天。”
清虚观入门对联,写来自也十分清幽。门殿各神各仙无名堂,二进正殿即为天师殿,所供便为正一道陵天师,照例泥塑木头雕,道貌岸然天师尊容。正殿拜过是后殿,即为从前霍家大姑之休养别院,如今重起一座娘娘殿,描红贴金倒也煞为气派。
道是一庙一仙人,也有一庙几仙人,这娘娘何方神圣,如何请得到着清虚道观来,此处道士自也统一口径。只说这后殿娘娘,原为由着泰山相请而来的东岳娘娘,自当观音娘娘道行,兼着送子娘娘造化,更加锅头娘娘实惠,烧灶娘娘好使,便是天下诸多娘年混为一般,总包天下妇女之事无不灵。前殿男客到,后殿女客至,这将个好娘娘供得来,说来说去只为一样,引得客来添香火,男男女女一包捎。
“前头拜过张天师,后头再拜好娘娘。”
真神仙莫若灵神仙,前殿张天师太过天上之气,高高在上不亲近,反而娘娘女人面,看着总也和善来,于是不用个几年,那东岳娘娘自也得人心,尤其被着小孩子“好娘娘”喊顺口,去张好娘娘成了上山惯例的。
“阿官,阿莲,我们这便去张好娘娘喽。”
前殿见送符赠丹大闹热,丹药派出去,银钱往回拿,每逢这三月三,和尚道士总也吃一饱。你个神仙药,不如我个自家药,那药店居家老小入得门,索性避开你个大忙乱,前殿先不去拜,直接往后张娘娘去。
“鼎金,你个总休忘了,到得这山上,便要记着给娘娘磕头来。”
乌豆腐家规矩,以往每年上山给她个大姑娘娘送豆腐花吃,以后大姑娘娘自离开,小官每年上山磕头总不免除,这一磕便磕**长作秀才。
“是,爹爹,我总记得不敢忘。”
一走上通往后院便道,心中便是油然而生虔诚,哪怕如今的庙头娘娘,已非当年的大姑娘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