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唐、宋、元、成、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唐、宋、元、成、邺
“他说的是真的吗?”宇文化转身试探性的问公狼。后者想了半天慢慢的点点头。
“看这阴狼多聪明,他刚才是想该不该跟你说实话。”野人兴奋的大喊,唾沫星子溅了宇文化一脸。
“那你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年代。”宇文化擦了擦脸上的唾沫试探的问到。
“年代?兄弟你说的是朝代吧。现在是大邺二十三年啊,怎么拉。”野人看着宇文化很纳闷的反问到。
“什么朝~~”宇文化好象没听清楚。
“唐、宋、元、成、邺啊,邺朝。”野人强调到。
“等等,不是唐、宋、元、明、清吗?”宇文化有些糊涂了。
“什么明、清。元朝完了就是成朝,成朝完了就是邺朝。”野人继续强调。
“难道我记错了,不应该啊。”宇文化忽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心中暗想到:也许这个世界是历史的一个分流,也就是说这个空间从元朝以后就和现世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空间。
“怎么了兄弟,有什么不对吗。”野人狐疑的问到。
“哦~~没什么,你说的对,是唐、宋、元、成、邺。我这脑袋以前被撞过有些糊涂。”宇文化赶忙笑到。
“要紧吗,兄弟,我可认识镇上有名的大夫,他好象最近正研究怎样把人脑袋拿刀打开什么的,说是从华佗留下来的古书上看到过。”野人热心的说到。
“开颅~~”宇文化一惊,赶忙摇头说到:“不用不用,我这脑袋休息一会就好了。”心中暗想:让他给我开颅,就算成功了也非感染了不可。
“兄弟打哪儿来啊?”野人忽然发问。
“这个~~~我忘记了。”宇文化只好装傻,心想:我能告诉你我从200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吗。
“看来兄弟的脑病不轻啊,需要及早看大夫。兄弟今后有什么打算?”野人继续发问。
“这个,我不知道,走哪里算哪里吧。”宇文化无奈的说到,心想:家是回不去了,现在必须尽快的适应这个新环境。
“兄弟要是不介意就先到寒舍暂住几天。”野人很真诚的发出邀请。
“这~~怎么好意思。”野人的话正中宇文化的下怀。
“哈哈,那就这么定了。”野人哈哈的大笑,表情极为愉悦。
公狼明白救它的宇文化即将离开,爬在地上发出一声哀号。宇文化走上来摸着公狼的头说到:“狼兄,我还有事,还要去找我的那两个朋友。我们人有句古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也就此别过吧。”
公狼明白宇文化的意思,转身钻进狼**。不到一会公狼、母狼相继走出狼窝,嘴里各衔着一些叶子和一块类似水晶石一般透明的石块。宇文化接过叶子交给了野人,转身拿起那块透明石块端详起来。
“这是芥蒿草,有接骨续筋的效用,很名贵的。”野人拿着叶子说到。
“那这块石头是什么药吗。”宇文化转身把石块拿给野人看。
“这~~金莹剔透、内露寒光,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狼魄。”野人接过石块一看大惊失色。
“什么魄。”宇文化有些糊涂。
“兄弟不知道,阴狼三十年小成,五十年大成,一百年便能修出狼魄,一千年才会修出狼魂。但这百年狼魄应该是在阴狼腹内,可能是有的百年阴狼意外死亡,所以才会留下狼魄,这可是宝贝啊,阴狼对兄弟你可真够慷慨。”野人看着百年狼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哦~~那应该就是传说中内丹了。”宇文化想起了《聊斋志异》里的狐仙。
忽然野人把百年狼魄送到宇文化的嘴边说到:“吃了它。”
“啊~~这玩意真能吃吗。”宇文化接过百年狼魄,左看右看。心想:这么硬不会噎死吧。

“虽然我不知道百年狼魄到底有什么效用,但肯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说不定对兄弟的脑病有帮助。”野人依然很关心宇文化的‘脑病’。
无奈宇文化只好闭着眼睛吞下了百年狼魄,事实证明它真的很硬,只觉得喉咙里奇痛难忍,好象喉管要爆裂开来一样,噎得他脸红脖子粗差点没背过气去。宇文化掐着自己的脖子原地蹦了三蹦,终于,百年狼魄随着食道滑入胃中。
“什么感觉。”野人颇有兴趣的问到。
“很硬~~”宇文化喘着粗气说到。
“我问你百年狼魄吃进去身体感觉怎么样。心啊、肺啊、脑袋啊有什么感觉没有。”野人指手画脚的在自己身上比划。
宇文化仔细的感觉了一下,只觉得胃里好象有一股寒气正缓缓向全身扩散。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说到:“冷~~有点冷。”
“冷就对了,阴狼属阴。那还有没什么其他感觉?”野人注视着宇文化说到。
“没了,什么感觉也没了。”宇文化摇摇头说到。
“哦~~算了,时候不早了,这里离寒舍还有很长的路程,我们还是赶在天黑之前回去吧。”野人颇有些失望的说到。
宇文化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阴狼,转身和野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一路上从野人的嘴里得知,原来此人叫秦海,因为排行老三,通常别人都叫他秦老三。今年二十六岁,由于家境贫寒至今还是单身一人。没事就喜欢打猎,一张劲弓拉的出神入化、百发百中。
而这个时代的元朝是被一个叫武成祖带领的义军打败的,建国号为“成”,自立成高祖,定都丰阳。然而历史的长河总是不断的更新换代,成朝在统领中原五百年后,由于末代皇帝武嗣切荒淫无道,鱼肉百姓。最终在大成五百三十六年,被林立率领的义军攻克,建国号为‘邺’,自立邺始祖,定都丽安,不过这已经是二十三年前的事情,如今在张立的统领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到是一片盛世景象。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出了森林,映入眼帘的是一所不大的村落,据秦老三所说这里叫秦庄,村中大部分都姓秦。秦庄建在群山之间,四周依然是茂密的森林。房屋全是由一些红白相间的石头所搭建,由于没人规划建造的很乱,给人的感觉就好象进入迷宫,到是徐徐的炊烟和阵阵的香味惹得宇文化食指大动。
“好香啊~~”宇文化咽了一口口水说到。
“一闻就是我娘做的饭菜。”秦老三这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路上不断的碰到下田的村民抗着锄头回来,秦老三的人缘非常好,遇一个村民便都和他说一声:“老三,回来了。”然后秦老三就说“是啊,回来了”。宇文化粗略的算了一下,他少说也说了五十句“是啊,回来了。”
秦老三的房子建造在村子的正中央,有些破旧而又打扫的很干净的大门上挂着两块桃木板,上面写着‘冬去春来好年景,太平盛世永长存。’几个繁体大字。顺着大门往里看,四间简陋的小石屋建在正北方,屋外的石墙上挂满了金黄色的玉米
“三叔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人。”大门里忽然跳出一个大约五、六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大喊。
“三儿啊,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为娘担心死了。”石屋中蹒跚的走出一个七旬的老人,身上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破旧棉袄,右手拄着一根已有些发黑的绿竹杖,脸部的褶皱显现出岁月的沧桑,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思儿的急迫。
“娘,三儿这不是回来了吗,我还带回一个客人来,娘您看。”秦老三说着把宇文化推到了老人面前。
“老人家您好。”宇文化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给老人鞠了一个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