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天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0年1月,东风也来了。(事情原由,大家多少知道,我就偷了一次懒!)
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关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经历了黄巾之乱,汉室威信受挫,需要权力下放,各地方军自组势力,而宦官十常侍与外戚何进的争斗也日益加剧。终于在189年,汉灵帝驾崩后,再次发生戚宦之争,何进被杀,虽然将领袁绍率领部曲入宫杀掉宦官,但皇帝刘辩和皇弟刘协却被宦官挟持出宫,然后被何进召进京、准备讨伐宦官的董卓抢先找到皇帝并加以控制。
董卓想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于是用计壮大自己的势力,并铲除反对者,如诱使吕布杀死丁原以夺其兵马,和逼走反对者袁绍。一切准备好后,便于9月甲戌日废少帝为弘农王,而推刘协为献帝,至丙子日,更鸩杀了何太后,成为汉室实际控制人,担任相国。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掳掠,连皇族、公主、宫人也不能幸免,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也激起各地群雄的痛恨。
不过,董卓受周毖、伍琼之言,为收纳名望和平息反对,重新任用党人,荀爽、陈纪、韩融都不自愿地受到任用,又以袁绍为渤海太守、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岫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但这些举动也不能平息各地愤恨。在京都的袁术因畏惧董卓而逃到南阳,而曹操认为董卓必定会败亡,所以亦逃出京都。
逃到陈留的曹操,散尽家财,又得到孝廉卫兹的帮助,组织约五千义军准备讨伐董卓,终于在189年12月在己吾起兵。另一方面,桥瑁向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方举兵,当时韩馥对袁绍有戒心,派人看守袁绍。当韩馥接信后疑虑该帮袁绍还是董卓,但被其治中从事刘子惠反说救国又何以是帮袁绍还是董卓,认为先看其他人的举动才作行动,韩馥同意,便书信给袁绍陈述董卓的恶行,看袁绍有何行动。
190年1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支持袁绍,一起推举他为盟主,但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如曹操就被授行奋武将军。(ok到此打住,后半节还是我出场的好。)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十八镇兵马。(可还要加上我啊,所以,我就将曹操算为张邈那一镇了,我就是第十八镇,交州牧乐天。)
“大家说说,我们该不该去会盟啊?”我早有定算的问着。
“当往!”在场的‘三文四武’(田丰,孟节,庞统,赵云,张辽,高顺,张合。)异口同声的答道。这样的回答,并不让我感到惊讶,这几人都认为当往是有着个自的目的的,文臣们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该进行统一大业的时候啦,如今如此好的契机怎么能错过了,再加上他们几个人精,已经都快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怎么会不知道我的那点想法了。武将们认为可往的理由只有一个,也就这一个就行了,那就是,可以活动活动了。
我满意的点着头,看着他们,满怀**的双眼,慢慢的转过身去,假思了片刻,含着微笑,又对着他们说道,“好,三日后,阅兵,会盟!”
“主公英明!”众人同声拍着马屁!不过,我感觉也挺不错的,在后院打情骂俏,在议事厅还能听到‘甜言蜜语’真是让我神清气爽,精神倍加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