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上帝粒子(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2是什么概念,42就是不及格,四舍五入,你想想,你要是不考个50来分,老师会让你及格?门都没有
“那也不一定,你的概率论连续补考了3次,哪一次超过30分,最后老师被你考怕了,不也让你毕业了吗?”张明在旁边小声地嘀咕着。
这句话恰好被王有财听到,一看自己的老底被翻出来,脸色马上变了颜色。
“张明,你这一次任务完成得不好,扣你这个月的奖金。”
“……”
张明被气的欲言又止,心道,坏了,坏了这家伙被人揭了老底,为了找回脸面,开始打击报复起来。
王有财一看张明的模样,就知道他不服气,转脸对小倩说,
“小倩,依据厂里现有的设备,生产出来的太阳能电池转换率是多少?”
“可以达到55%。”
小倩看了一眼王有财,然后对张明说道。
“这怎么可能?”
项目组组长王城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在设计中,我们的这款多结太阳能电池早已超越了单结37%的理论值极限。这次由于我们这次改善了材料与设计,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能够达到58%的理论效率值,但那对工艺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王有财没有理会王城的惊叫,对小倩说道:
“告诉他俩什么才是太阳能电池的极限值?”
“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化率应该是90%以上!”
小倩的话刚落音,王城连呼不可能,王有财也感到心惊,
“真是笨蛋,连小倩都知道,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还是一个男人?小倩,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转换率?”
这个可从没有听说过,王有财也想借着机会知道如何才能实现90%以上的转换率。
“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它实质上是一个大面积的PN结,当光照射到PN结的一个面,例如P型面时,若光子能量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那么P型区每吸收一个光子就产生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电子-空对从表面向内迅速扩散,在结电场的作用下,最后建立一个与光照强度有关的电动势。提高工艺,固然可以增加一些转换率,但它的58%的理论极限决定了提高的有限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并取得突破,只有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这样就可以无限的的提高光电池的转换效率。”
小倩的话在三个人的心里引起震动。
“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张明和王城张大了嘴巴。
王有财见张明刚才揭了自己的老底,看样子对自己还有些不服气,觉得有必要对张明的自信心进行一次重大的打击,彻底让他折服自己,省的以后这家伙老是拿自己在学校里不光彩的事情来炫耀。
想到这儿,他站了起来,整理一下领带,这是他和小倩私下商量好的,要小倩为他发射问题的答案了。
“小倩,下面的你也不是很清楚,就让我来给他俩课吧。”
“好的,王先生。”
小倩非常配合的停住了。
只见走到里他俩不远的一块地方,沉思了一下,然后猛的开口,大声说道:
“要想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必须要借助传说中的’上帝粒子’!”
王有财冷不丁的这一嗓子,把王城和张明吓了一跳。
张明一听上帝粒子,心里叫道,不好,这王有财疯了,连上帝都放出来了。
“你是说利用希格斯色子可以轻易地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
“是的。”
王有财好像在努力思考着什么,慢吞吞的说着。
张明不清楚,王城可知道的清清楚楚,一听王有财说上帝粒子,马上就意识到希格斯色子。
“大师,你是说这个希格斯色子它真的存在?”
王城听了激动地声音抖颤都起来,连称呼都变了。
“我不但知道希格斯色子真的存在,而且了解他的一些特征,等条件成熟时,我们还要利用它来加工我们的产品,改变我们的生活。“
王有财明显心不在焉的回答着。
王城和王有财俩个的对话,把张明听的云里雾里,好像是在听俩个外星人之间的对话,忍不住嚷了起来。
“王总,王城你俩再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王有财一看有人接话,立刻闭嘴,装作高深莫测的模样,心里长松一口气,他奶奶的,这个上帝粒子说起来吓人,可解释起来,就自己那点脑水,不要说别人听不懂,就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

原来,在现代粒子物理学中,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它是“标准模型”这一粒子物理学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证实的粒子,但是它的存在却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因此,科学家们把它称为粒子物理学的“圣杯”,也被称为“上帝粒子”,因为一直萍踪难觅,所以希格斯玻色子的本身也就充满了神秘色彩。
“大师,自从希格斯预言这一粒子存在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试图在实验中发现该粒子从而证实其存在,可是至今所有的努力都均告失败了,那可是集全球科学的力量啊,凭我们公司几十个人的实力可以做的到吗?”
王城听了王有财的话有些担心的问道。
王有财掏出一支烟含在嘴里,掏出打火机,手有些颤抖,打了几次没点着,他把火门调到最大,然后最后用力一打,一团火苗差点烧着了他的眉毛。
王有财好像在思考什么,吞了一口烟,然后狠狠地吐了出来。
“你们不要对公司的实力抱有怀疑的态度,别忘了公司的口号是日出东方,照耀中华。”,
一转脸,看到张明如同小学生在听他俩上课,联想到大学里概率论补考的事情,那可是自己在大学里最痛苦的经历,这段经历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的这可张明。
心中越想,越觉的气愤,觉得自己这个概率论补考真是补得冤。
张明你小子真不是玩意儿,居然还敢有脸跟我提概率论补考的事。
想当初你小子在考试前是这么对我说的,拍着胸脯说一定要照顾兄弟,可你小子在关键时刻阴了老子一把,一见到班上的“小白兔”向你发出信号,这小子就好像是吃了春药的老猫一样,忙不迭的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那边去了,完全不顾自己在后面使劲的踢他,急的老子当时在那里直翻白眼。
要不是你当初夸口包我过,我早就考前就和大熊去联系通讯方式去了,也不会有后面创纪录的补考了。
更可气的是“小白兔”和你在考场上眉来眼去,可考试一结束,人家又翻脸不认账,又重新投入到别人的怀抱里,这小子最后跑到我这儿来诉苦,弄得自己最好的一件外套上尽是眼泪和鼻涕,要不是当时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角度考虑,老子理都懒的理你这个见色亡义的家伙。
不过,这小子除了概率论放了自己一次羊,后期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正是这个原因,自己才最终原谅了他。
他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来,他转过脸对王城冷冷的吩咐道,
“张明由于在校期间学习不努力,什么都不懂,你向他介绍一下现在这些所谓大家们研究希格斯色子的进展情况,也让他知道一些,别一天到晚老盯着别人的过去不放。“
说完,王有财心里十分痛快,好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
张明一听,知道王有财是在借机敲打自己,但是现在借他几个胆子,他再也不敢小看王有财,更别说翻老底,这小子现在已经不是人!
听了王有财的吩咐,王城便为张明详细的说起这个希格斯色子。
自从1899年汤姆逊爵士发现电子开始,直至如今,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微观世界的奥秘。粒子物理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困难时期,按照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斯蒂芬·温伯格的话来说那是“一个充满挫折与困惑的年代”,几乎当时已经应用的理论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困惑激励着物理学家们给出新的解答,从60年代开始,基于杨-米尔斯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逐步构建完成了现代的标准模型理论,现在标准模型早已成为粒子物理学的主流理论,它的很多预言不断为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实验成果所证实。
1995年3月2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顶夸克时,一套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模型所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看上去标准模型马上就要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它的尾声,似乎人类也马上就要听到这一跌宕起伏的,充满了与华彩的探索乐章的终曲,但是仍然有一个粒子,游离在这座辉煌的大厦之外,仿佛一个幽灵,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而且就是这个粒子可能会击垮整座大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