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人才招聘(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小倩就把王有财叫醒,递给他厚厚的一堆打印资料王有财稍微浏览一下,发现自己一篇也看不懂,看来小倩的文章写得有分量,于是就把它交给张明,让他去下午去一趟金陵大报编辑部,交给学报主编。
张明一听还要去金陵大学,头都大了,不过在王有财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是去了。
当张明驱车来到金陵大学,找到学报要求见主编时,值班人员告诉他,主编黄教授正在家中审稿,于是,张明又向别人打听到了黄教家的住址,费了好打一通劲,总算找到了主编黄教授,对于这种主动上门的投稿者,黄教授很烦,也很火,处于礼貌还是收了,然后看也没看,就丢到一边把小王张驰打发走了。
等张明走了以后,主编看到桌上厚厚的资料,忍不住拿起了一本,一看标题,晶体结构论,老家伙一看标题就乐了,自己就是研究晶体的,看来这个作者可能是被职称文章逼得慌不择路了,这么个大的的东西也敢写。可是慢慢的,黄教授不笑了,最后黄教授越看心里越吃惊。在这个洋洋数万字的文章中,有许多地方对当今困惑学术界的难题直接给于理论解释。
在老伴的强制下,黄教授胡乱弛了几口晚饭,然后一鼓足气看完了这篇文章的余下部分。看完以后觉得意犹未尽,又拿起下一本,一看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他看不懂,在往下翻,是化工方面的。再往下翻光学…整整十个方面,再看文章署名,都是红日公司王有财。黄教授感到头有点晕,赶紧掏出一片速效救心丸。缓过气来的黄教授,拿起电话,挨个给自己校内的的学术界朋友打电话,报告这个重大发现。
张明回到红日公司暂且不说,单说金陵大学,第二天一大早,金陵大报编辑部内主编黄教授双眼通红,在编辑部会议室内热情的招呼着一大堆学术带头人,在这帮老头、老太急切的目光中,黄教授挨个递给这些人每人一份资料,并吩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每个人上了一杯茶。
小伙子倒完茶以后,就退出了会议室,顺手把门关上。小伙子走后会议室内除了时而传来的翻阅声,一片寂静,坐着十几个人的会议室内好像无人一般的安静,众人都在埋头审稿,唯有黄教授在闭目养神。过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有一个化工系的张教授率先看完。
“张教授,你觉得你看得这篇文章怎么样?”看到这个化工专家已审阅完毕,黄教授急切的问道。
“这个署名为红日公司王有财的作者就凭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总结出来的几条学术理论,有进入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可能,前提是他们在文章中引用的数据不是伪造的,当然这些数据即时是臆造的,这篇文章仍有发表的学术价值。”
张教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听完张教授的话,黄教授也不禁生出同感。
随着其它教授的陆续审稿完毕,每一个阅稿人都对这个王有财给予极高评价。
送走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以后,黄教授叫来编辑,让他把金陵大报近期所有的文章都停了下来,专门刊登红日公司王有财的文章。
那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离开了学报编辑部后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们私下商量了一下,拥到了校长室,强烈要求学校领导层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署名为王有财的作者聘为学校的特聘教授,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至少也要邀请他们来做几场学术报告,以解众人之惑,弄得这个校长也热血沸腾,这样的人才若是能找到一些到金陵大学,足以让金陵大学在全球高校的排名榜升一大截,在国内傲视群雄。
在张明离开金陵大学一个星期后,金陵大学的第十期全部改版刊载王有财的文章。这一期的刊物一出,在整个金陵大学校园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以金陵大学为中心,迅速波及全国,随着这一期刊物上的内容被国际上几个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转载,更是在全球引起轰动,这极大的提高了王有财的知名度,同时也给王有财带来了许多麻烦,当然这是后话。
张明开车回到公司以后,就向王有财汇报了投稿的过程,当张明说到那个主编黄教授居然连看都不看时,并且脸上还露出我早料到的得意神色。王有财看到他一副小人得意的模样,脸被气成两片猪肝。把张明轰走后,在心中用最恶心的言语深深的为这个不识货主编老头家的所有女性祝福。
金陵方面还得过一段时间才有反应,王有财让小倩继续完成太阳能光伏电站所必须需设备的筹备工作。
在李晨的活动下,巢州市有关部门听说红日公司准备投资数亿美元,建设太阳能电站,并且产品还是成品油,一开始还不相信,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此类相关技术应用的报道。
于是巢州市分管工业的一个副市长杨军就来到了兴旺镇做实地调查。
下午,在公司的办公室,李晨热情的接待了杨军一行。
安坐下来以后,小倩用简明的话语向杨军一行介绍了这个电站的运行模式。把杨军一行听的将信将疑,临走时也不敢给王有财一个准信。不过意思却很明确,摸着石头过河,等见到汽油就批地,这叫做不见兔子不撒鹰。
王有财一听气乐了,不批地我如何生产汽油?
不愧为政府的基层领导,兴旺镇的镇长把王有财拉到一个无人角落,偷偷告诉他,市里的意思已非常明确,你这个项目目前谁都没见过,怕你借机圈地,如果真的能像你们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别说那些荒滩,只要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内的土地的都可以批。

王有财知道巢州市里头的意思了,就是想增加GDP,又怕担风险。
“镇长大人,也就是说你们市里的意思就是只拿钱,不干活。”王有财有点生气地对着镇长说。
“王老板,话不能这么说,你误会了,市里这么干也是没有办法,你要的地太大,市里还要向省和国家汇报。毕竟你这太阳能项目与众不同,万一不成功,批了这么多地给你,市里也无法向上面交待。”那个年轻的镇长狡亵的笑着。
“那我的太阳能电池板放在那里,总不能让这些职工每天都背着电池板站在太阳底下吧?要是那样的话我就到别的地方去投资了。”
一听王有财打算撤资,镇长急了。不管它能不能生产出汽油,只要这几亿美元投资下来,自己这一年的目标任务考核肯定是全市第一,而且市里虽然没有明确,但意思已非常明确,无论如何,这个项目必须留下来,因为不管成败都可以增加巢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
想到这里,他不经意地说道:“你们这个项目,市里目前并不清楚,正在核实,至于私下和农民达成的协议,各级政府也不知道,而且我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些项目存在先开工后审批现象,市领导正在研究解决。”
王有财一听明白了,这叫做先上车,后补票。
晚上,在巢州市最大的一间饭店内,欢声笑语,宾主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双方都心照不宣,闭口不谈项目。
两天后,在红日公司的后面不远处,一栋兴旺镇最高,20层的红日公司科研部大楼破土动工。
自从杨副市长走后,兴旺镇镇政府的人再也不来红日公司了。
按王有财的设想,红日公司的太阳能电站项目所需设备,一般设备如果不影响效率,应该采购。但核心部件太阳能电池板、燃料电池的反应釜、催化剂等核心部件必须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市场上的产品相对于小倩的要求来说,只能用废品来形容,有些关键部件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白天,小倩指挥厂里的一大群技术人员拼命的加工各种设备,晚上小倩还要对这些加工过的设备再进行一次精加工。
三天后,各种必需的设备仪器制造完毕。
看着一台台崭新的机器,张明目瞪口呆,这些机器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原来兴旺机械厂原有职工的想象。
一帮原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小倩的指导下对新的机床进行最后的调试。看得王有财也是热血沸腾,看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有合格的人员,马上就可以投入试生产了。
金陵大学的校长被几个老家伙说的心动以后,也想见见这个王有财,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于是校长便派黄主编和几个办公室人员驱车直奔兴旺镇而来。临走时,校长再三叮嘱,务必尽最大努力请大师百忙中抽一点时间来校指点一下。
金陵大学的人来到厂里以后,态度非常客气,此时李晨正在忙着与农民签约。当金陵大学的人说邀请王有财去讲学时,以为他们弄错了。
看到人家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和恭敬的态度,李晨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他们去找王有财。
刚到车间以后,黄主编眼尖,一眼就发现张明了,他转脸指着张明对李晨说:“我早就说错不了,那些文章还是这个小伙子亲自送给我的。”
李晨一看,这下有好戏了,人家还认准了老板是学术大师。
张明一看黄主编来了,感到奇怪,不就是送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稿子去你家了吗,还有必要找上门来PK不成?看看那一帮人个个戴着眼镜,若不惊风的模样,也不像是高手。就这几个虾米不用喊人,车间里的俩个搬运工就可以把他们搞定,再看看对手黄主编也不像是练家子。想到这里,张明的胆子也壮了起来。
“小伙子,王大师在那里?”黄主编热情的同张明打招呼。
“什么王大师,没听说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对这这个搞学术的教授。尽管对方的台词不标准,但张明还是乐呵呵的应答着。
“小伙子,就是那个王有财王大师。”黄主编见张明揣着明白装糊涂,只好直接说出王有财的名字。
考,原来是找王有财这个正主来算帐的,联想到逼他送资料的情形,张明用手一指王有财。
“那个穿的最好,派头最大的就是!”
黄教授一看王有财这么年轻,感到自己的老毛病可能又要犯了,赶紧掏出一颗速效救心丸。
看到这个老头并没有和老板PK,而是非常热情的邀请这小子去讲学,看那架势,王有财要是不去就是对整个金陵大学的亵渎。
更令张明迷惑的是,王有财还真的答应下来了马上去给他们答疑解惑。
王有财要去金陵大学作学术报告,张明怀疑这是幻觉。王有财的水平他太了解了,一个考试常常挂红灯的家伙。就这个考试前经常在手心里画符咒,遇到选择题就要随机选的家伙,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学术大师,乱了,这世道乱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