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人才培训(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笑了,主要是我从小就喜欢吃狗肉,这一次算是为这些新来的员工接风洗尘,毕竟公司的未来还要靠他们
说完,王有财举杯站起来,带着李晨和张明,走到其他酒桌边同大家碰杯,热情地勉励大家,为红日公司的未来,添砖加瓦,同时还表示,只要有成绩,公司是绝不会吝啬的。
在巨大画饼的刺激下,众人高声称赞王总的雄才伟略,王有财,放下酒杯双手抱拳,连连致谢。
第二天上午上班时间,王有财穿上西装,系着他的那条标志性的领带,带领新招聘的50名员工来到公司的科研部设备处。
现在公司的科研部设备处规模并不大,由原来兴旺机械厂的一个个加工车间改造而来,这个车间经过改造以后,里面装饰一新,一台台巨大的崭新机器和试验仪器很有规律的摆放在那里。
参观完公司的仪器设备以后,在公司临时的会议室内,英姿飒爽的小倩打开笔记本,用手里的激光教鞭,配合鼠标,对着着投影仪,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了生产流程。
这里面的新员工都有很深厚的专业背景,越是这样,大家越感到难度大。因为这个流程涉及到的许多技术,都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有的甚至闻所未闻,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众人的交头接耳中,王有财对这些新员工的工作进行分配,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分成几个不同的课题组。
分作完成以后,张弛拿出一份保密合同,大家一看这个合同,简直就是卖身契,除非不签,如果签了想反悔,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无人能够承受的起的。
王有财之所以来这么一出,主要是从公司的长远规划考虑的,这些人将来一旦投入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解除一些核心技术,为了防患未然,必须一开始就要防止员工的跳槽。
当然,仅仅是合同还不行,合同签完以后,小倩又拿来了一个她自己制造的测谎仪,对着50名新员工重新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一半的员工没有通过,对于这些没有通过的员工,王有才也没有赶出他们公司,而是对他们的岗位进行调整,不过这些人将来要想涉猎公司的核心机密恐怕是不可能了。
对于通过测试的25名新员工,王有财当场宣布他们的年薪在原来合同的基础上翻倍。毕竟这些人将来就是公司的技术核心,现在虽然通过测试,但难保将来不因钱财而变心。
有了这25名核心技术人员,公司的研究就有了保证。对着25名新员工,王有财宣布,公司给与每个课题组最长的研究时间只有3个月,3个月后,公司将要进行试生产。
一听到只有3个月的时间进行科研,众人都炸了窝。
“这怎么可能,你就是让中科院来进行操作,十年时间它也不敢说有什么结果,跟别说试生产了。”
一个性子比较急得家伙崩了出来。
“就3个月,准确的说是89天半,因为上午大家是不可能进行研究了。”
王有财斩钉截铁的说到,他妈的,要不是考虑到保密问题,老子早就让机器人动手,现在可能油都出来了。
“王总,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您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成绩,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手头上一无资料,二来相关设备仪器也不齐,我们如何才能完成?”
一个名叫周俊的材料学博士站起来说到。
“资料公司已经为每个课题组准备好了,有疑义的地方,大家可以形成书面形式,我会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大家解答,至于仪器,重要的设备仪器公司都有,如果还缺,可以提前一天申请,公司可以为大家制造。”王有财很大气的说到。
听了王有财的话,众人惊讶不已。
“王总,您也清楚传统的硅电池能吸收大多数光谱中的光子,可是它转变成热能的比例要高于转变成电能的比例,发电效率并不高。而我们公司这次开发的超高效能电池将采用三种材料,这三种材料能将光谱不同部分的光转变光能,效率较高,其结果是更多光能转变成电能,转变成热能的光能则很少。当然,目前世界上所有超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材料要求制造精良,但是我们制造电池板材料的机器有吗?而且必须在洁净的、可控性好的条件下进行组装,这样的实验室我们具备吗?”另一个博士小心翼翼的问道。
王有财一看手下没有信心,挠了一下头,对大家说道:
“刚才你们根本就没有仔细观察公司的设备,看来我还得亲自去给你们讲解一下。”
“你看这台机器”
来到科研部设备处,王有财指着旁边的一台仪器叫道,“激光干涉仪,精确测量到100纳米级。”
“还有,这家伙叫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机,精度达到20纳米,这些机器都是公司自己生产出来的,你们说说看,还有什么设备我们生产不出来”。

“最牛的还是这一台。”
王有财指着旁边一台用红布盖着的机器,
“这家伙叫,叫…”,
“多功能联合数据加工中心”
耳边传来小倩的声音。
“嗯,嗯,你们看我这记性,它叫做多功能联合数据加工中心,可以同时对五个元件进行加工,加工精度为0.0001微米,还有其他的参数:如,主轴回转精度、加工圆度、加工表面粗糙度等也是领先当前世界水平的。”
这些新招的员工被王有财漫不经心的解说给震撼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以前从没听说过的乡镇企业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制造能力。
最郁闷的还是张明、李晨和原来兴旺机械厂的员工,这些机械都是经过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的,这些参数怎么和原来设计的不一样呢?
张明听得小腿肚子只打鼓,被王有财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搞得特别的紧张,心里暗道:王有财,你真行,这种假话你都敢说,这些东西马上就要投入生产,你现在乱吹,将来产品出来人家一检测,结果不符,我看你如何解释?
在场的一个老员工也不相信,不过他也没有声张,拿了一块金属走到隔壁车间另一台联合数据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悄悄地验证起来。
不一会儿工夫,这名老员工,走到李晨身边,对着他的耳朵说了几句话。
李晨听罢,叫那个老员工重新拿了一块废料,当着新员工的面前,那名老员工把废料夹好,开动机器输入预订的程序,只见那台多功能联合数据加工中心上的各种灯光不断闪亮,导轨上不同的部件来回移动,各种刀具不断的或伸缩或旋转,一会儿功夫,一个看起来及其漂亮、光亮的金属杯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到这个多功能联合数据加工中心如此干脆利落的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围观的人如同看科幻片一般。
等这个金属杯子冷却下来,一名老员工拿出原来兴旺厂的检测设备来测量表面加工粗糙度,结果无法确定精度,显然已超出检测设备的量程,这下现场引起了躁动。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用王有财所说的那台激光干涉仪来测量,在围观人群惊讶的目光中,那台激光干涉仪显示的结果是那个金属杯子的表面加工粗糙度Ra达到了惊人的0.0003微米!
这下,所有人都彻底折服了。
对于现场演示这一环节,王有财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但是当他看到李晨让一名员工现场操作那台多功能联合数据加工中心时,知道这是说服大家的良机,所以他没制止,心里还夸李晨会做事。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我就要你们亲眼看看,见识一下公司的制造实力也好。
看到众人人不再对公司的制造能力感到怀疑,王有财借机给这帮人洗脑,他要让这帮员工明白,他王有财提出的“日出东方,照耀中华”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由充足的理由的。
“各位同事:
目前,中国科技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媒体向世界庄严宣告,某某技术,我们已经掌握的时候,国际上更新换代的产品,早就推出来了,可见当今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多么惊人。
在这个民族科技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大家不要气馁,因为有我们红日公司在,大家刚才也看到了,这些机械、设备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独立制造的,没有从国外进口一台,质量上已超出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许多,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我公司的制技术造许多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国内其他企业来说,在当今世界的科技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时。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对他们而言可能挑战大于机遇,但是对于我们红日公司而言,我们追求的是不仅仅是挑战别人,而是全面的领先对手,这个要求目前也许不实际,但我们坚信,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这个星球上,只要红日照到的地方,就是我公司的技术标准所在!”
王有财的话深深的感染了大家,在张明的带领下,公司的新老员工齐声欢呼:
“日出东方,照耀中华!日出东方,照耀中华!”
现场的气氛被推到了,几个老员工甚至激动的留下了热泪。
现在的红日公司虽然还名不经传,但是它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只要公司在这位年轻的新老板的带领下,假以时日,这个红日公司一定能冲出这个偏僻的乡镇,走向全球。在场的许多人心中都是这么想的,这也正是王有财所期待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