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梦断青山》第二十二章:心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民十分诧异的看着安妮,急急的让了座。
华林将水果放到茶几上,对着安妮大大方方的叫了声“阿姨”,回头对志民说“我过去看看”便离开了。


“没去漂流?”志民对安妮的造访感到突然。不过,他没有显现出任何的慌乱,而是十分得体的拉过一把椅子,在离安妮五尺远的小桌旁坐了下来。
安妮没有回答,她上下左右的环顾着,末了问道:“一直住这里?”
志民也没有回答,只是含着笑意点了点头。
“想长住下去?”
“是的,我这里投有项目,完工后就搬过去。就在桥的那边,这里可看得见。”志民指了指窗外。
安妮立起身来向窗外看去。

志民为安妮冲好茶水,顺手拿了几个梨,坐到座椅上慢慢的削着。
“觉得这里怎么样?”志民将削好的梨递过去。
“很美。”
安妮接过梨,心里有些慌乱,未等志民接话便转换了话题。

“那人是服务生?”安妮微微移动了一下坐姿,一支腿倦到另一支下面,靠向椅背,以优雅的姿态吃着水果。

其实,从进门的第一刻起,她就怀着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的怪异的心情,想从蛛丝马迹中了解或知道点什么。可出乎意料的是,进屋第一眼却看见了这样一个年轻人。
听见安妮的话,志民笑出声来。
他放下正在削着的梨,点上黄果树牌香烟,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看呢?”
他不愿说华林是服务生,更不愿说华林就是他的打工仔。

其实,从内心来说,安妮也不认为这个年轻人会是服务生。只不过,她想用这样的方式证实心中的疑惑。
说实话,华林端着水果走出洗手间时,她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他走过来和轻轻拉上屋门又出去时,她一直都在问自己;“这人是谁?”。
从他说话的口气及志民点头应允他离去的神态来看,他们的关系似乎有些并不寻常。

接下来的时间,她回避了这个话题,聊了些不着边际的逸闻往事。再后来,她不得不回到正题上来。
她决意要对这个男人说几句多少年来一直想说的那些话,说完后,也许就该是今生的永别。

“志民,”她用两人还在一起时惯用的称呼,“我知道,我们结合是个极大的错误。这桩往事是不是一直给你流下了深重的阴影……”她顿了顿,想再说点什么,可就这样打住了。
志民吸着黄果树牌香烟,看着缭绕的烟雾,“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安妮。”
在志民看来,安妮应该永远是个快快活活的人。当初之所以要做出离异的决定,关键的原因是,若是勉强捆在一起,安妮的快乐便会永远失去,他要把安妮应该有的东西还给她。作为一个男人,自己酿的苦酒就由自己独自承受吧。
可是,安妮伤感的语气让他感到,伤口虽已平复,但伤痕却永远留下了。

“安妮,”志民同样也用起了两人还在一起时他对她的称呼,“没能给你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很遗憾。我知道,对你来说,我是个不称职的丈夫。我是冰,你是火。对你来说,水火能在一起共度四年已经很不容易。现在你依然记得我,我很感激。”

志民掐掉烟蒂,接上一支后笑笑的接着说:“我相信,我们也有过很多美好的时刻,你不会忘记,我也不会忘记。我很幸运,尽管分离多年,我们依然没有成为陌路人。不过,我们的分离是性格和命运注定了的。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自己是一匹离群索居的狼。我厌倦和讨厌过于热闹的场合,也许越是洪荒的地方越适合我……”

安妮捧着茶杯,看着志民。

眼前这个男人,正是他的诚实,或者说是他不同寻常的理智与野性,才让她在离异后五光十色的温柔乡中一直难以忘怀。她断定,今生无论作何漂泊,这个男人将会象一座怪异而冷峻的山那样永远留存于心底。

接下来,他们在好几分钟里谁也没说一句话,安妮抬起头来的时候,看见志民正透过缭绕的烟雾看着她,烟头已接近指尖,他却浑然不觉。
“戒了吧。”安妮说道。
这是安妮与志民一道生活时常说的一句话。
那时候,她没有强迫,只是一种劝导,体现的是女人对于丈夫的关爱或恳求。现在,不经意间听到这句话,志民多少有些凄然。

志民灭掉香烟,从桌面上拿起烟盒,看了一面后又翻过来看着另一面。
过去,他曾对这样的劝戒十分的恼火。可今天,他就这样反复的看着,心里升腾着另外一番感受。他猜想,安妮的目光一定依旧落在他的脸上,只不过,眼神绝不会象从前那样了。

他猜对了,她看着他,眼神不仅忧郁,而且还流露着隐隐的哀痛。
安妮已经感到,这样的话题如果继续进行下去,一些剪不断的思绪必将会越理越乱。这不是她想见他的初衷。
她同意志民的说法,已经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
她微微疏了口气,定了定神后说道:
“志民,有句话想对你说,希望你能听进去。”
志民打开烟盒,抽出一支,并不点上,而是随意的把玩着。末了看着安妮笑道:“说吧。”
“看来,你是决心在这里长住下去了,是不?”
“嗯。”
我知道,我们的婚姻留下了创伤。但是,你应该象自己说的那样,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老是这样苦着自己,好好的找个伴吧。。”
志民知道安妮所说的“伴”的含义,他早知道,她要说的就是这句话。
他先是埋头想了想,随后笑道:“找到了呀,你没看见?”
“谁?”
“就是你刚才你问的那个小伙呀,”
“他?”安妮显得有些惊异。
“是啊,他叫华林,几个月来一直与我一道。”
“……”
安妮知道,志民的话既有玩笑的成分,又有转移话题的意图。她本想再说点什么,可是,话题显然有些难以继续。于是,只好愣愣的看着志民。

其实,志民没有丝毫玩笑的成份。
好些天来,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打算:项目完工后一定要将华林留下做帮手。
凭着几个月的交往和了解,华林也许会留下来,他对此深信不疑。

好几年后,安妮终于相信,志民当时的回答不仅是认真的,而且也是诚实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