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章 为了不让齿寒(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0年9月16日,郑家主非常高兴,这是长塘小学开学的第一天,自个家四个仔同时上学,几代人中都不曾实现的梦在自个儿手中变为现实,真令人想不自豪都难。
在同一天,一只装备简陋,弹药奇缺的武装力量也作出了令全体中国人自豪的举动,他们用敌人的鲜血作添加剂,将自己的番号铸造成无比耀眼的丰碑,丰碑上的名字: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月16日,为了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部分路段,使晋西北、晋察冀、太行山三大根据地联成一片。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下达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这一命令要求:一、继续破坏敌寇交通;二、克复深入我基本根据地内之某些据点。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以8个团、3个游击支队、2个独立营组成左、右翼队和预备队,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和第26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
参加涞灵战役的主要是一分区和五分区的部队,由杨成武和邓华指挥。为配合涞灵战役的作战行动,冀中军区组织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各地区还继续发动一系列对铁路、公路的破袭战。根据报来的敌情,聂荣臻事先已经考虑到了涞灵战役的难度很大,因为当正太路炮火纷飞之时,涞灵地区守敌如惊弓之鸟,加强了戒备,各据点都增加了兵力,加固工事,储备粮弹,严加警戒,大大减少了我军突袭成功的可能性。
夜幕降临时,聂荣臻与在烽火台上指挥涞灵战役中第一阶段战斗的杨成武、邓华等进行着频繁的无线电联络,根据敌情变化作出最新的战术调整。
9月22日20时,涞灵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从涞源战斗开始。激战一夜,一团攻占了城关的东、西、南三面。因考虑到攻击涞源及其他外围各据点的兵力过于分散,聂荣臻复电同意杨成武的意见,改变部署,只留一支部队监视城内敌人,先集中兵力扫除周围各据点,而后再攻涞源城。改变部署后,一团和二团各一部奋勇杀入三甲村敌据点,全歼守敌日伪军80余人。三团则与东团堡敌据点的日军士官生组成的井田部队(教导大队)170多人,展开了血战。参战部队在敌人的枪弹和毒气下,伤亡很大,经几度苦战,反复冲杀,终于消灭了敌人。敌井田大队长等27名日军军官、士官见大势已去,遂引火**。
一贯以凶狠、顽固、武士道精神十足著称的东团堡日军士官教导大队被八路军全歼,使华北日本侵略军大为震惊。涞源日军警备司令小柴俊男中佐特作《东团堡警备队长恨歌》,内有“惨复天地炮声震,团堡一战太凄惨”,“一死遗憾不能歼灭八路军,呜呼团堡”等字句,并刻于石碑之上。这是日本侵略军痛剧创深的哀鸣。
23日,右翼队杨成武部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
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邓华部先后攻占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

10月9日,又有大同日军1000余人来援。晋察冀军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9月23日,第129师刘伯承、邓小平部以第386旅和决死队第1纵队两个团组成左翼队,以第385旅(附第32团)组成右翼队,发起榆辽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展开攻击。至30日,左翼队经过艰苦奋战,攻占榆社县城,歼日军400余人。右翼队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援,第129师遂决定停止攻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第385旅在向伏击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日军虽被消灭过半,但余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双方形成对峙。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在这种情况下,第129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军占领。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10月14日,第129师一部在和(顺)辽(县)公路上的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
第120师贺龙、关向应部为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再度切断了该线交通。第129师所属冀南军区以12个团的兵力,对日军正在修筑的德石铁路和邯济铁路以及一些重要公路线,均进行了破击,共歼日伪军1700余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10月1~12日,举行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1500余人,破坏公路150公里。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为了对百团大战实施报复,日军于1940年9月底部署了一场“毁灭战”。编入战斗序列的部队多达5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旅团,实际出动兵力约15万。在这种背景下,百团大战转入反“扫荡”阶段。
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百团大战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这种困难的程度,今人很难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怀在一个村庄(今左权县)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这一切都可以让人了解到发动‘百团大战’为八路军带来的不利影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