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 中国的奇耻大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特勒出于对中国丰富物产的渴望,一直考虑与中国结盟,不惜为蒋介石派出大量军事教官、顾问。但最终得出的结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瞻性战略思想的政府——不考虑基础建设、不考虑教育普及、不考虑国计民生、不考虑武器国产化,宁可向外采购!最终放弃了连炮管都生产不出来的中国,转而同日本结盟。
说起来,只能怪蒋介石的运气还不够好,经过无数的努力,似乎实现了孙中山总理的梦想: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声音。但事实上的中华民国看上去更像一个邦联,由一群挂着国民党旗号的军阀们割据,只不过蒋的势力在其中实力最强而己。在这个邦联中,没有统一的税收政策,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甚至没有统一的防务体系,倒是有一大群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
比较幸运的是有一位土皇帝将手中的势力名义上划规国民政府的版图,并且在中原大战后期带兵入关帮蒋委员长打其他两个地方诸候,终于压垮了对手。为此蒋委员长任命他为副总司令,恨不得结为兄弟。
当日军方面出现不安份的动向时,张学良相信日本政治圈高层会看在他每年分送的“大红包”的份上予以及时制止。蒋委员长则不愿在其忙于巩固自身权力时和日本开战,给张学良的命令是“不可主动挑起中日军队的冲突”。
张学良虽然知日本陆军动机不良,还是留下“不准和日军作战”的命令后跑到北平去逍遥自在。
当日军的一个大队加一个联队(一千人左右)对东北军发动进攻时,张学良的亲信荣臻则下达“打死也不能向日军开枪”命令后,八千奉天东北军为十几万将士开了个好头,面对两千日本士兵“英勇地”转进到关内。将东三省交给被惊傻了的日本军人。日本军人被惊傻也不奇怪,那帮子在土肥原贤二默许下,规反军部规定,擅自发动进攻的“穷光蛋”哪里会想到:仅在沈阳缴获的东北军武器装备就有步枪九万五千余支,机枪二千五百挺,大炮六百五十门,各式迫击炮二千三百门,飞机二百六十架等,更别说在打开金库后得手的八千万银元。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东北军能够顽强抵抗的话,日本人根本就进不了南京,你们也根本不会搬到重庆。正是因为日本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东北,凭借东北的资源人力,日本人的实力才扩张到今天的水准。也正是东北军一枪不敢放的态度,才导致日本军队敢于跟中国全面开战。”
提起9.18,李文宇先生曾在重庆最高军事委员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在我看来,张学良犯的绝对是死罪,早应该明正典刑了。而他现在服的只是在西安绑架委员长的罪刑,丢失东北的责任岂是张汉卿辞职就能不受追究的?!”
七七事变前后,蒋委员长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遵守“以夷制夷”原则,战前他过于依赖美英等强国对日本的干预,相信列强不会坐视自己在华的利益被日本侵犯。可是当英美诸国在战争开始后,并没有如蒋委员长期待的那样在军事上干预,只是精神上支持而己,更糟糕的是认定中日是交战国,不能向双方出售军用物资。我国急需购买的飞机,大炮,弹药,军车,汽油都在诸强的禁运名单上。与此同时废钢铁则属于民生物资,可以继续向日本出口。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就封锁了中国的海上运输线。法国、英国也屈于日本的压力,时不时地被日方要关闭中国的边境公路,使中**队数度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逼得蒋介石不得不两次派代表与日本人谈“和平”条件,简直就是亡国在即。若非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署同盟协议,英国决定不关闭中缅公路,很可能导致中国战局的崩盘。

没有足够的飞机,就没有制空权,没有足够的防空武器,就只能任由敌人肆意地在头上扔炸弹,而且想怎么炸就怎么炸,想炸多久就炸多久,反正在重庆也没有多少构成威胁的防空武器对付飞机,就算有也是弹药不足。
从1938年初到1943年8月,侵华日军为打击中国后方军民士气对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无差别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在二战结束后,重庆市终于获得了“全世界承受炸弹密度最高的城市”的美誉。光荣乎?耻辱乎?历史自有公断!
什么叫“无差别轰炸”?文哲忍不住好为人师一把,所谓“无差别轰炸”,即战略轰炸,不区分军事目标还是民用目标,任何目力所及之处,皆为轰炸对象,为日军开世界之先河的首创。重庆的医院、学校、娱乐场所、商业中心大多毁于日军的燃烧弹,整个市区几乎完全毁灭。只有在地下防空洞的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才能让人发现这是人间城镇的证据。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无数人家妻离子散。失去制空权的中**队无法给重庆人民带来了平静的生活,反而让重庆古城历尽磨难。但重庆并没有屈服于日军的炸弹之下,中国各界暂搁政治冲突,携手救亡,士气不减,使山城始终屹立在大后方,给沦陷区广大军民以强有力精神支柱。在广大军民的心中:重庆不倒,中国就还有希望!
1941年6月5日傍晚5点多,近百架日军轰炸机来袭重庆渝中半岛,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反复轰炸。
在重庆市中区居民因准备不充分,接到警报后未及时疏散开,近万市民涌入位于较场口十八梯附近全市最大的防控掩体:大隧道。
由于日机轰炸异常猛烈,导致大隧道通风口道和供氧机械被炸毁,洞内市民因缺氧、挤压和踩踏死伤无数。日机持续轰炸近10小时直至翌日凌晨,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除身处3个洞口较近的近百人得以出洞幸免于难外,其余近万名避难人员因窒息而死。大部分死者因窒息、挤压,衣服被撕烂,皮肤变成蓝黑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惨案。据目击者说,闷死的人和踩死的人很容易区别:闷死的人脸色是紫中带黑,而踩死的人几乎看不出脸型。
经事后统计隧道内避难的市民死亡9992人,儿童为1151人,重伤者1510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传言受那些死难者亡灵的眷佑,大隧道遗址洞口处在仲夏仍异常凉爽,至今依旧是重庆市民乘凉休闲的绝佳场所。
当后世不断有人为在核弹攻击下丧生的日本民众叫屈时,可曾有人为那些在屈死的重庆居民仗理直言?
梅汝璈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参与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其去世前10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时至今日,此话仍旧发人深省。回顾侵略者令人发指的罪行,我们应该清醒地提醒自己:对待这段历史,也许可以宽容,但是绝对不能遗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