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建设工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旭日东升,金色阳光撒满大地,晶莹明亮的露珠映射出五彩霞光,宛如一颗颗彩珠铺满地面,显得格外美丽。。
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叽喳着从远处飞来,停在一棵树枝上,歪着脑袋四下张望片刻,扑扇着翅膀叫的正欢,一支利箭无声无息的刺穿它的身体,翻滚着从枝头落下。
李乐从一棵树后走出来,捡起死鸟拔出长箭,随手将死鸟放到腰边的竹篓中,机警的目光扫过清晨的大地,去没发现任何值得一提的猎物。
“最近杀的太多,这些畜生都学乖了!”失望的拍拍长弓,转身向远处走去。
穿过一片稀疏的树林,来到一片小湖边,徐晃正穿着单衣在湖边练功,一把手斧在他手中宛若活物,呼啸远近,扑面欲寒。
李乐眼中露出一抹羡慕,论及武艺,跟随在公子身边诸人就以徐晃为最高,那柄短斧在他手中简直出神入化,威力十足,让人又惊又羡,就连高顺对此也是赞叹不已,私下认为自己不是他的对手。
听说公子以前身边有个叫典韦的更厉害,就连徐晃都不是对手,也不知到底是何等人物?
不管怎么说,自己一介猎户能够跟随公子这样的人物,也算此生大幸。
李乐不算一个野心之辈,他此前最大愿望就是能够每天吃饱饭,能跟随林昆这样的主公让他很满意。
解下腰间竹篓,绕过徐晃,来到一栋用原木搭建而成的小屋前——林昆正在屋前盘腿而坐,面对山林吞纳吐吸。
呼吸之间,宁静绵长,予人一种平和宽大之感。
李乐不敢打扰,径直转到屋后,将竹篓中的猎物处理好,开始准备今日早餐。
过了一刻多钟,林昆缓缓收功,感受片刻才睁眼站起,只觉通体舒泰,精满神足,好不畅快。
这套吐吸之法是他从皮图来的,当初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练习后,发现自己思虑更清晰,就连力气也变的越来越大,如果单从外表上看,绝对没人相信文质彬彬的他比徐晃的力气还大。
尝到好处的他自然勤练不辍,特别是昨日从高枣村获得传说中的血枣后,更是迫不及待的将血枣做为滋补气血的主要材料,调制了一碗气血汤服下。如今看来效果十分好,不仅身体觉得十分舒服,就连腹内都感受到一股热气在小腹处盘桓,暖洋洋的十分舒服,比他自己练的效果要强的多。
看样子这皮图上所言还确实很有道理,只要长期服用气血汤,人的气力就会得到极大增加。
寡力之夫可举百斤重物,估计也不算吹嘘!
活动活动手脚,林昆走到树林边,身形一动,宛若猿猴的一把抓住一根枝条荡到一棵树上,上窜下跳,灵活无比,真似一只猴子在树林中晃荡。
徐晃此时也走了过来,学他样子抓住树枝荡到树上,林昆一见,手一招,两人就在树林中追逐起来,跳跃灵动,忽隐忽现。
“公子似乎更灵活了!”
提着一盘早点的李乐站在木屋边,满脸羡慕的看着林中穿梭的两人。
不过他只看了一会儿,就熟练的将木屋前石桌擦拭干净,将手中盛放米粥的陶罐放上去,微微揭开陶罐盖,冒出几许热气,又将手中几碟小菜摆好,最后端出早上的主食——一盘馒头。
李乐不知林昆为何要将这种蒸面叫为馒头,不过吃着馒头,喝着稀粥,配上几碟小菜,那真是难得享受。
摆好早餐不久,满身大汗的林昆和徐晃从树林中走出,直接来到木屋中的澡堂,里面已经烧好热水。
匆匆洗刷一下,换了一套衣服浑身清爽的走出来,林昆接过李乐递来的布巾擦擦脸,坐到石桌旁。
徐晃跟着坐下,李乐迟疑片刻才在林昆的眼神注视下坐到另一边,帮林昆和徐晃盛好稀粥。
林昆喝了一口,温度刚刚好,十分可口,又拿起馒头啃了两口,满意的点点头,对着李乐笑道:“你的手艺越来越好!”
一旁的徐晃也点头道:“这馒头蒸的好吃!”
李乐憨厚一笑,扰扰脑袋,谦虚的笑道:“还不是公子教导的好!”
林昆呵呵直笑,对这个憨厚质朴的汉子很满意:此人论练兵带队不如高顺,勇猛效死也不如徐晃,可他是第一个明确表示追随自己的人,仅凭此点就足以让自己另眼相看,更何况他还有一手极为了得的箭法。
在林昆原本打算中,是想让李乐成为高顺的副手,后来因为某种考虑才改变主意,让他跟在自己身边担当勤务兵的角色。一来是磨练,二来是了解,现在看来,此人能吃苦耐忍,心性也不差,可以大用。
心中思索,手上不停,不过片刻桌上的早餐就被三个大汉风卷残云一般的吃个干净。
摸摸微涨的肚子,林昆目注李乐将碗筷收拾好后才看向徐晃问道:“昨日高枣村之行,你发现什么没有?”
徐晃一怔,想了想才说道:“那位华老丈气势不凡,想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英雄人物。”

林昆呵呵笑起来:“你就看出这些?难道你不想知道为何华老头面对董昭却丝毫不怕?”
“晃不知,请公子明示!”
“我也不知道,你是杨县本地人,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徐晃眨巴眨巴眼睛,古怪的看着林昆,许久才无奈道:“某自去打听!”
见达到目的,林昆哈哈笑起来,站起身来吩咐李乐看好门户,就和徐晃前往流民安置点————那片已经划到他名下的荒地。
此刻这片人迹罕至的荒地上却是人满为患,数千人分为数堆在工作着,整个气氛热闹喧天,好一派忙碌。
这里已经被林昆定为泥砖生产地,而负责此片工地的就是他的准丈人马掌柜。
制作泥砖其实没多少技术含量,只要掌握一些小窍门,是个人就会干。比如泥砖不能只用泥土做,需要加入一些类似稻草的藤蔓来增加韧性;不要用阳光暴晒,要阴干,避免干裂等等。
最麻烦的其实还在于提炼制作泥砖的材料上,特别是‘练泥’更是一项累人的活。所谓练泥就是不断踩踏让泥土稀烂,以为砖泥。这项工作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累人,而这恰好是流民不能胜任的工作。
好在马掌柜面子大,找人弄了三十多头牛来练泥,总算解决这个大难题。
马掌柜按照林昆的建议,不仅将几千人分为无数个小队,还专门设置几个不同的工作区,安排不同的负责人,从制作原料到最后成砖,每个区都只负责其中一项。
经过几天的磨合,现在已经初露成效,效率大为增加。
至少林昆来到工地的时候,已经看到成堆的泥砖摆放在一边阴干,让他大为高兴。
找到正亲手在和泥巴的马掌柜,见到他满脸泥水的样子,林昆想笑却又笑不出。他到现在都不能理解为何马掌柜有这样的善心,明明可以舒服的当个富家翁,却偏偏自讨苦吃,或许人与人之间的想法真有不同。
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马掌柜的尊敬,更何况他还是自己的老丈人。
经过一番询问,马掌柜语气很有些自豪的告诉他,只要再有十天,这个工地就可以拿出一批成品的泥砖,只要到时木瓦跟的上,很快就可以开工建房。
东汉末年,烧瓦已经很普遍,各州郡县都有烧瓦工人,以马掌柜的人脉,早已联系好货源,只要泥砖制好,建房大业就可以正式开始。
泥砖瓦屋没别的好处,就是建设起来快,只要人手够几天就可以建成,在后世七八十年代,这种房子在农村风靡一时。
得知马掌柜这里的情形后,林昆又来到采石场,一大群石匠正在开采石头,将一块块大青石磨制成平整的方块,然后用马车拉走。这种事情有点技术,还要有把子力气,所以这些石匠都是请的杨县本地人。
这些石块都是用来打地基的,泥砖遇水就会发软散开,所以要在地面铺设一层高台,以隔绝地面上的雨水侵蚀,这种简单加工后的大青石就是上佳的地基材料。
这片工地由总管事高林负责,身为前高家村村长,对于这样的事很是驾轻就熟,不过他和林昆都清楚,这只是暂时任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他就要正式走马上任,成为新建林家村的总指挥。
林昆到他这里来,主要还是和他讨论新建房屋的样式问题,因为后世的某些影响,他决定将泥砖瓦屋建成四合院的样式,当然不是后世那种青砖高墙,门户森严的样子,只是借用其设计思想,以泥砖薄瓦为材料建成的居民房。
整个居民区以一户一家为单位,规整的划分为几个街道。
别看现在愿意留下的流民不算少,但林昆最看重的还是那些拖家带口的流民,虽然现在他们比较麻烦,但从长远来看,这批人才是林家村可以依靠的居民,也是自己能放心使用的人力资源。
那些孤身的老弱病残,林昆没想将他们安置成独门单户,准备修建几座大型的综合院落,将他们分别安置。相比之下,孤身的青壮在这批愿意留下的流民中极为稀少,这也正常,身强力壮又没有拖累的人谁愿意坐着等死?
无论是当强盗,还是从军都是一条出路,总好过坐以待毙。
和高林讨论一会儿林家镇建设,林昆就和徐晃前往伐木工地,他的大管家杜畿就负责这片工地。
刚来到山脚下的伐木工地,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喧闹,隐隐还有老虎的叫声和人类的惨叫。
林昆和徐晃脸色一变,脚步加快,迅速的向林内冲去,远远就看见伐木工地上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惊慌乱跑的人影,身为大管家的杜畿正声嘶力竭的大声吼叫着什么。
一转头,杜畿看见林昆和徐晃跑来,仿佛抓向救命稻草一般的扑过来,气急败坏的大叫道:“公子不要过去,里面有猛虎……”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