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商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东郡城安邑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传说中尧舜禹汤中的禹就定都于此,此地以后也就成为禹王之子夏启建立的夏朝国都所在,一直到末帝夏桀。。如今在安邑附近还有所谓的‘禹王城遗址’,似乎从某个侧面见证了这段历史。
春秋时期,在三家分晋后,这里有段时间还成为魏国的都城,直到秦灭六国,将此地并为县治。汉承秦制,安邑遂成为河东郡郡所以及安邑县治所在。
论及历史的厚重,安邑在河东可谓独一份。
安逸城外有一处高台,名为‘禹王台’,又称‘青台’,乃是历代祭奠禹王所在,不过如今荒废已久,很有些残破。
一大早,河东太守王匡就带着几个仆从,轻车简从的来到禹王台下,打量打量四周,青草连绵,四野无人,幽深宁静,若用来寻幽访古,商谈密事那是再好不过。
让从人等在台下,王匡自己走上高台。
高台之上早已有人,直裾白衣,金制带钩,腰中挂一长剑,看上去儒雅翩翩,风度不凡,正是河东豪强之首的卫家家主卫弘。
“卫家主风采依旧,某也放心了!”王匡一见此人,眼中闪过一道冷光,话语虽然客气,但语气却十分淡然,透着股不满。
卫弘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公节何必如此?以你之才定知方悦之事有蹊跷,何必因此伤了你我感情!”
“说的轻巧,方悦之事且不说,那时疫怎么回事?莫非也要说和你们无关?”王匡神色愤怒,脸带不满的盯住卫弘,心中愠怒不已。
此次郡城时疫就在他府中爆发,弄的他狼狈不堪,若不是郡城突然来了个大夫治好时疫,他只怕还忙的不可开交,如今见到怀疑的罪魁祸首顿时有些按奈不住。
卫弘无奈的摇摇头:“公宁,你觉得我会做如此不智之事?”
王匡哼了一声:“你是不会,但此事终归和你有关。更何况你可知方悦押送的各县税款也被流民所劫,若非你的推荐,我岂能给予方悦如此便利,若我因此受累,你卫家也休想脱身事外!”
卫弘脸色大变,丝毫没在意对方的威胁,追问道:“税款被劫可是当真?”
“当然,如今这个时候我还用骗你不成?若不是我拼命瞒过此事,又有时疫流传,只怕早已闹的满城风雨!”
卫弘双目紧紧盯住王匡,不放过每一分表情,很可惜,他看不出对方有说谎的迹象。
若是抛开其他因素,朝廷规定的税赋有两种,一种是田税,为官府日常用度;另外一种就是人口税,其中人口税分为口赋和算赋,全都以现钱缴纳,主要用做军事。如今东汉边患严重,各地军事用度巨大,朝廷早已入不敷出,加上中原各地灾荒不断,流民四起,各地人口损失惨重,故而京师的税赋多仰仗三河和北方,其中三河又以河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河内和河南遭于灾荒后,这种情况更明显。
粮食被劫虽然是件大事,但河东本非产粮重地,完全可以报以灾荒流民等原因抹平此事。可是税款被劫引起的连锁反应要大的多,若无法弥补,王匡将无法对朝廷交代,一个去职免官是最轻的,弄不好人头落地都有可能。
卫弘顿时有些犹豫起来,这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河东不仅失了粮草,就连今年的税款也没了着落,若他还要王匡帮助自己,那就要设法解决此事。
可这是一大笔钱,就算以卫家的豪富也不可能毫无困难的拿出来,为了一个王匡是否值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他是个商人,将本求利是他的思维习惯,当投入和收益不相符,或者说能够以更小的代价达到目的,他就会放弃或改变,这是卫家的生存规则。
王匡略带紧张的看着卫弘,若不是税款被劫,以他对卫家的不满,肯定不会亲自来此地,甚至都不会答应和卫弘的见面。可如今税款一事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若落下来,他王匡不要说前程,连保住命就不错。
这让他很不甘,自己落到如此地步,可是为了帮他卫家,如今他卫家举荐的人把事情弄成这样,还想脱身事外,休想!
两人各怀心思的沉默下来,只有彼此沉重的呼吸声在高台上回荡。
“公宁,被劫走的税款有多少?”卫弘突然抬起头,脸色严肃。

“税款合计二千万钱左右,外加一尊价值百万的白玉女子像,此物是我用高价购得,准备上呈大将军,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孝敬……”
说到后来王匡语焉不详,卫弘也未追问,每年在税款之外还另有孝敬几乎是地方的惯例,至于这孝敬怎么来的就不用多问,不少时候各县给上官的孝敬比应该缴纳的税款还多。
摸着下巴走了两步,卫弘默算片刻,去年河东缴纳朝廷的税款为二千五百万钱,被劫走的税款就达到二千万,这么大的缺额不可能让卫家完全承担,就算王匡对卫家很有用,但此人毕竟不是卫家体系出身,最多也就是互相利用。
考虑片刻,卫弘开口道:“公节,损失数额太过巨大,我卫家只怕无能承担……”
“卫家主,难道你要过河拆桥?你不要忘了,方悦可是卫家主……”
“方悦乃是朝廷任命的河内长史?与某何干?”卫弘一脸冷笑,丝毫不客气的打断道,“卫某可非朝廷中人,更不曾插手河东政务,若公节真要闹的天下皆知,我卫家定当奉陪!”
王匡气的差点破口大骂,忍了忍才听出对方话中另有含义,迟疑片刻,姿态略微放低道:“卫家主恶了杨家,若我因此事受了牵连,以杨家在朝廷的威望,说不得这河东太守就成了杨奉,就算不为我王匡,难道卫家主连自己也不顾吗?”
“这就是我站在这里和你说话的原因。”卫弘看了看他,目光一闪为阴沉,“我卫家不可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填补,但公宁若是能拿出胆气,也不是没希望解决此事。”
王匡精神一振,连连追问:“如何解决?”
卫弘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被劫的税款中可有杨县上缴的?”
王匡皱了皱眉头,不解的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流民现在都去了杨县,若以朝廷规制……”
“流民?河东那里来的流民?只有一群叛逆盘踞白波谷,骚扰地方。杨县为河东大县,赋税充足,县令杨奉更是治理有方,人口锐增,今年税赋当在五百万钱,公节可以上书朝廷,对杨奉予以表彰。此外,白波谷叛逆堵绝交通,各县税赋无法上缴郡城,以至税赋大减。只要公节将此事一并告知朝廷,相信朝廷不会坐视不理,到时朝廷平叛大军一来,何事不可为?公节以为如何?”
王匡目瞪口呆的盯住卫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官多年,各种阴谋伎俩也算见识多了,可如此裸的胡说八道还是让他大开眼界。
杨奉可不是那些没有背景的官吏,乃是堂堂弘农杨氏出来的,能容忍这样的陷害?论及朝中的影响力,王匡拍马难及杨家,若不是大将军对杨家也有看法,他也未必会如此明目张胆的为难杨奉。
就算如此,他也只是给杨奉找一些麻烦,只准备抓他过失,那有卫弘提议狠毒?
此事太过需要好好考虑!
“公节以为自己还有退路吗?若不能足额上缴税款,又没合适的理由,只怕不要说保住官职,就连性命也将不保。”卫弘察言观色何等厉害,一眼就看出他的犹豫,“更何况王黄门如今深受圣上信任,他对杨家可是一直怨恨的紧,大将军更是不满杨家专横,几次说及杨家的过失。若我们联手上书朝廷,何事不可为?再说,杨奉不是让人上了一份万民书来告发我卫家吗?我们就将此书送上朝廷,以为杨奉的功绩,你看如何?”
王匡脸色青红交错,过了许久才艰难的问道:“万民书送交朝廷,你难道不怕吗?”
“那是卫某的事情,如今就看公节怎么做?我可是指出一条明路!”卫弘好整以暇的看着王匡,脸上露出掌握一切的笑容。
左右权衡,王匡终于屈服,点头道:“好吧,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卫弘露出微笑,只要王匡肯配合,朝廷方面就好办多了,这次不仅要杨奉不得脱身,还要让郭大也灰飞烟灭,让其他人知道得罪我卫家的下场。
想到得意处,卫弘不禁露出淡淡的微笑,正要说什么,却蓦然想起祖坟地里的那块石碑,心中一个咯噔,再无得意心情。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